南北挂钩机制下徐州、无锡产业联动发展初探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沈正平 时间:2010-06-25

    摘要:在加快苏北的江苏省南北挂钩机制下,徐州、无锡两市在纺织服装、医药化工、塑料制品、机械加工、食品饮料、资源加工等领域具有较大的产业联动发展潜力。据此,本文提出强化市场主体地位、实施政策倾斜、加大资金、技术扶持力度等对策。

  关键词:南北挂钩;徐州无锡;产业联动
  

  近年来,为缩小区域差距,实现“两个率先”,江苏省提出南北挂钩、加快南北产业转移的意见,在政策、产业、资金、技术等各方面对苏北给予大力扶持,推进南北产业联动发展,全力加快苏北振兴。在此背景下,无锡、徐州的南北挂钩合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也暴露出诸多问题。本文以徐州、无锡为例,试图探讨苏北与苏南产业联动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徐州、无锡发展现状
  
  (一)经济基础。两市经济发展呈现较大差异。从总量和速度看,2004年,徐州市地区生产总值达1095.8亿元,二、三产业分别比上年增长15.3%和13.7%。同年,无锡市地区生产总值达2350亿元,二、三产业分别增长19.4%和15.5%。从均量看,2004年徐州、无锡的人均GDP分别为12005元和52825元。显然,无锡在总量、均量、速度等方面均优于徐州。
  (二)产业结构。改革开放以来,无锡逐渐拉大与徐州的经济发展差距,两市逐渐步入不同的发展阶段。按陈建军提出的经济发展阶段加权评价法,徐州刚进人化中期阶段,而无锡已开始进人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根源于产业发展差异,进而反映在产业结构差距上。2004年,无锡二、三产业分别高出徐州8.1和3.7个百分点。显然,工业发展的差异是两市经济差异的主要根源。
  
  二、徐州、无锡产业联动的基础
  
  (一)产业结构高度及差异度。通过对徐州、无锡两市2000—2004年产业结构高度及差异度进行测算,结果表明:2000—2004年,徐州、无锡两市产业结构均向高度化不断演进,但明显处于不同层次,无锡产业结构高度明显高于徐州。从变化趋势看,2000—2002年,两市差异度缩小,而2002—2004年,两市差异度逐渐扩大。这表明,挂钩合作以来,徐、锡两市产业互补性逐渐增强,产业合作、联动发展的前景较为广阔。
  (二)产业结构变化率。自2001年徐州和无锡挂钩合作以来,两市产业结构均得到不同程度的优化,但徐州优化程度更为明显。总体看,两市产业结构变化率呈递增态势,说明挂钩合作初见成效。
  (三)产业联系。从地区经济联系的角度看,产业结构的差异是产生地区经济联系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可得到2004年徐州、无锡两地产业之间的联系度。比较可知,产业联系度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饮料制造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和化学纤维制造业,其他如金属冶炼、塑料制品、印刷媒介、纺织、机械等产业也具有较高的联系度。
  若以联系度的强、中、弱三种情况对2004年两市产业联系度进行分类,结果表明,徐、锡两市具有强联系度的产业有饮料制造、木材加工、化工、金属、塑料、纺织等9大产业,基本属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加工型产业,从发挥比较优势和降低成本出发,这一类产业应是今后一段时期无锡向徐州转移的重点产业。而两市中等联系度的产业基本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从徐州的经济基础和江苏省的政策倾斜点看,这一类产业的转移有较大潜力,但需要加大资本(尤其人力资本)和技术储备投入力度,同时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如具备相关配套产业的工业园区)和高效的软环境建设。但要把徐、锡两地的产业联系转化为实际的产业联动,必须在发挥市场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其核心在于构建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联动机制,使两地产业合作得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四)区位商。区位商反映了地区产业结构中专业化部门及其专业化程度,从而间接反映区域间产业联系的结构和方向。2000—2004年,徐州的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烟草加工业、饮料制造业、通用机械制造业和非金属矿采选业的专业化程度有较大幅度提高。2004年,其区位商大于1.3的地区专业化部门为饮料制造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烟草加工业、通用机械制造业、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食品制造业、非金属矿采选业、电力、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结合产值比重可判断,徐州主导产业为机械、食品饮料、电力、建材、烟草、非金属矿物制品等产业。2000—2004年,无锡的运输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家具制造业、皮革毛皮羽绒及制品等产业专业化程度提高幅度较大。2004年,其区位商大于1.2的地区专业化部门为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医药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皮革毛皮羽绒及制品、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综合产值比重可知,无锡主导产业为电子、机械、金属冶炼、轻工、医药业等产业。
  
  三、徐州和无锡产业联动发展的现状
  
  (一)市、县、区及开发区之间对口合作关系。政府强力推动为挂钩合作提供了重要保障。自2001年4月无锡与徐州建立市级挂钩合作关系以来,两市先后建立了县、区及相应开发区的对口合作关系,极大发挥地方政府在政策倾斜、关系协调、项目推动、土地供应、政策管理、资金周转等方面的强势效应和主观能动性,有力地扩大了南北对口合作的领域及规模。
  (二)产业转移。两市展开了全方位、宽领域的合作。据江苏省苏北发展办公室统计,无锡向徐州转移的产业主要有:纺织服装类、医药化工类、塑料制品类、机械加工类、农副食品加工类、资源加工类。至2004年,两市签约各类产业合作项目150余项,主要涉及资源加工、纺织服装、冶金化工、机械制造、商贸设施和房地产等领域。其中,投资进入实施阶段的500万元以上的产业合作项目达34项,项目总投资近36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6亿元。其中,工业项目27项,总投资20.3亿,实际到位资金3.4亿元。

  (三)产业转移模式。无锡产业转移模式呈多样化态势:①资源、原材料利用。如无锡市朝阳股份有限公司与沛县河口镇政府2万亩水果蔬菜基地建设项目,无锡华姿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与睢宁县农业局3万平方米温室大棚花卉种植项目,无锡市朝阳有限公司与徐州旺达农副产品有限公司农副产品营销协议,无锡市金象纺织机械厂与徐州贾汪区青山泉马庄村纺织机械合作生产项目,无锡市地方电力公司与邳州市地方电力公司合资建设热电厂项目等等,这些项目主要利用徐州丰富的农业、煤矿、机械等资源。②降低土地使用成本。如无锡柯兰实业有限公司与

徐州广达铁路工程有限公司开发房地产项目。③拓展市场。如江阴全顺汽车有限公司与徐州市同德发展工贸有限公司销售汽车项目。④降低劳动力成本。如无锡协新集团与徐州毛纺厂产品加工贸易合作项目,无锡第一毛纺织染厂与江苏马仕西服有限公司合资开发绿色环保产品项目等劳动密集型产业。⑤提升徐州产业技术水平。如无锡康利精机的“汽车放音机机芯及模具五金件加工”、信元通信的“机顶盒”、大禹科技的“环境远程监控图文网络信息系统”和永中科技的“永中集成Office平台垂直应用二次开发”等4个信息产业项目落户徐州,对发挥苏南地区现有的信息产业优良基础和先进技术、带动苏北发展、促进全省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产业转移与科技成果转化、干部交流、劳动力转移的互动发展。在挂钩合作的基础上,两市广泛开展了以科技局、无锡江南大学等为载体的科技合作及科技成果转移,推动了徐州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干部交流和人员培训也为挂钩合作开辟了新的途径。
  
  四、徐州、无锡产业联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对口合作,两市在产业联动、科技项目合作、干部交流、劳动力转移等多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也暴露出诸多问题:投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园区(或开发区)建设亟待优化升级,物流发展水平亟需进一步提高;产业合作的方向和重点有待进一步明晰,两市家的沟通与交流欠缺;项目合作前、合作中、合作后的全程信息交流及服务存在脱节问题,信息不对称的影响依然存在;政策扶持与资金扶持的协调度、科技成果转化率及转化成功率等均有待提高;劳动力培训的力度不大,再加上“孔雀东南飞”效应的作用,徐州高素质劳动力欠缺。
  
  五、对策思考
  
  (一)继续改善徐州投资环境,树立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服务意识和效率意识,以优良的基础设施、优质的服务和全方位的开放意识吸纳苏南产业向徐州转移。
  (二)创新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的建设和管理,杜绝开发区开而不发、工业园区土地荒芜的不良现象。加大物流建设力度,推进产业集群式发展。
  (三)强化市场主体地位和互利共赢的合作原则,发挥政府在产业联动中的政策、体制、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导向作用,加大市场培育力度,着力搭建良性互动的合作平台。
  (四)明晰地区比较优势,明确产业合作的方向和重点。充分发挥徐州在资源、土地、劳动力、市场、基础产业等方面的优势,在拓宽合作领域的基础上重点推进纺织服装、医药化工、塑料制品、机械加工、食品饮料、资源加工等领域的合作。无锡应充分利用资金、技术、管理及企业家资源(尤其民营)等方面的优势,深化与徐州的产业合作。在企业的投资、合作与决策过程中,加大两市企业家的接触与交流力度。同时,在产业合作的前期考察、交流、协商、谈判、项目审批、企业选址,到资通、土地征用、开工建设等一系列程序中,加强信息跟踪与交流,以一流的服务打造产业合作的精品工程。
  (五)继续加大财政资金对苏北的转移力度,进一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率。苏北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资金与技术的短缺,加大对苏北的资金与技术扶持可为两市产业联动发展提供基本的资金及技术保证。
  (六)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是徐州的主要优势之一,也是无锡产业转移的主要诱因之一。有针对性地搞好劳动力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是加快徐、锡合作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