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状态与农民增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佚名 时间:2010-06-25
    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的提高及其波折,与大环境是紧密相关的。改善就业环境,目前的焦点是改革和完善土地征用制度;完善就业培养机制,提高劳动力素质,强化就业能力;优化就业结构;加强就业保障制度,营造农民就业的良好氛围。

  关键词:就业状态,农民收入,观

  一、农民收入不稳定,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得到迅速发展,农民的收入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也显现出很不稳定、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严峻形势。

  从表1可以看出:(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变化。农民人均纯收人从133元达到1000元用了15年时间,即从1979—1994年;而从1221元达到2000元只用了3年时间,即从1995~1997年;再从2090.1元达到3000元用了8年时间,即从1998年—2005年。这28年期间农民收入增长变化经历了“慢—快—慢”的过程。(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具有周期性。从1978—1985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57降为1.8,历时7年;而从1985—1994年,城乡收人差距从1.8上升到2.86,历时9年;而从1994—2001年8年期间,城乡收入差距基本没有多大变化,但这中间1994-1999年又有所下降;从2000年开始有所上升,2001年为2.90。从2002年城乡收入差距开始上升到3.11,至2005年达到3.22,历时5年。这28年期间,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从下降到上升到停滞再上升,基本上都在7年左右时间,恰似一个U字形,这刚好与前面所述的农民收入“慢—快一慢”相吻合,即当农民收入增长加快,城乡收入差距就缩小,反之亦然。在1993-2001年期间,1996—1998年城乡收入差距明显下降,刚好是农民人均纯收入跃进2000元期间,而从2001年城乡收入差距又上升扩大,2000年正是农民人均收人增长在这段时间最低的时候。(3)28年来农民的收入增长是很不稳定的,忽高忽低,能够保持增长在5%以上,并连续3年以上的只有二个时期,一是改革开放初期,1979—1984年,年均增长16.5%,是最好的时期。二是1994—1996年,年均增长6.44%,当然最近这二年也不错,都在6%以上。

 

  从以上分析可以说明一个问题,农民收入不稳定,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特别是国家的政策是紧密相关的。改革开放初期(1979-1985年)农民收入增长极为迅速,城乡居民收入缩小,与当时推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实施多种经营,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一系列有利发挥农民创造精神,保护农民利益的政策和措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为什么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000元到2000元只用短短的3年时间?主要原因在于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召开,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性的转折,创造了非常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和氛围,极大地调动了城乡居民的积极性。最近农民收入又开始比较快的增长,与2003年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进入经济发展新阶段,与中央提出“以工补农,以城带乡”,从2004年开始又连续出台1号文件,大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是息息相关的。为什么1989—1991年农民收入陷入最低谷?这与当时全国进行治理整顿和经济调整不无关系。1997—2000年农民的收入又接连下降,这与当时的国外亚洲危机,国内经济紧缩又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体制还很不完善的情况下,农民收入增长是很容易受到经济社会的大环境和国家的相关政策影响。

  经济社会的氛围和国家的政策之所以对农民的收入增长起推波助澜的作用,是因为它们会对农民的就业状态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而农民的就业状态是决定农民增收的关键。

  二、就业状态:决定农民增收的关键

  如何促进农民增收,无论是政府,还是老百姓,还是学者和专家都倾注了极大的关注,并提出许多良策和采取了不少措施,但是给人们的感觉,似乎缺乏一个共同的目标,多元的目标没有、甚至不可能被整合起来,也很难形成合力。或者说,各干各的,各有一套,这必然导致提高农民收人水平难有实质性的进展,难以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我们认为农村“就业状态”是农民增收的关键。什么是“就业状态”?在经济学里,运用的概念是“充分就业”,主要是指就业的程度,是从劳动力的供求数量对比关系上分析,如果达到均衡就是实现了充分就业。但是,在我国特别是在农村,就业问题就不仅是一个劳动力就业岗位的对比关系,而更为重要的是就业的平等性和就业能力的问题。这是与一定的制度和体制环境紧密相连的。换句话说,研究我国农民的就业问题,不能只探讨有多少剩余劳动力,需要提供多少就业岗位,有多少人失业,这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这不能完全说明农村农民就业状况。因此,我们非常赞同用“就业状态”来分析农民就业问题。我们所说的农民“就业状态”包括四个基本内容:一是就业环境,主要是讲就业的平等性,即制度方面问题。二是就业结构,这又包含两个内容,一个是农民就业自身的结构,即农民雇用就业,通常所讲的打工,以及“自我就业”,如从事种植、养殖、加工、运输、经商,甚至开工厂、办公司等等;另一个是产业结构对就业结构的影响。三是就业能力,即通常所讲的农民的素质,关键是受的程度和所掌握的技能。四是就业保障,包括工资制度,失业、社会福利保障,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

  那么,为什么说“就业状态”是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关键呢?农民增收难,就难在农民就业状态没能得到进一步改善而产生的硬约束。就业环境不理想,长期的二元城乡结构,不平等的就业制度,影响了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就业结构不合理,造成农民外出找工作难,无法改变农民收入结构,因为目前农民收入的增长,主要是靠外出打工;就业能力低,难以适应就业岗位的变化和要求,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来源和持续的增长;就业保障不合理,严重挫伤了农民就业的积极性以及影响劳动力后备军的培育,造成恶性循环,最终影响农民的收入。概而言之,“就业状态”的基本内容:就业环境是基础,就业结构是条件,就业能力是关键,就业保障是保证。四个方面紧密相连,缺一不可。最终决定了农民的收入。

 

  实践证明(见表2),比如我们所调查的福建沿海地区的“就业状态”比较理想,收入状况就比较好。主要表现在:一是就业环境还比较好,城乡二元结构正在改变,城乡的隔绝和限制的藩篱逐渐拆除,农民就业有了一定的基础保证;二是就业结构比较合理,宜农的种地,宜工的从事各行业的工种,既有第三产业,也有第二产业。同时从事第一产业的大大减少,这是很正常的,合乎的;三是就业保障得到落实,比如工资上升的占30%,60%的给农民工上了“三险”;四是农业的就业能力比较强。可能是我们调研的乡村都是沿海比较好的村庄,农民都有外出打工的愿望,并且对外出打工收入都基本满意。这一方面说明就业能力还比较强,另一方面说明社会比较好的村庄已经比较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外出打工、依靠其增加收入已经比较满意。“就业状态”比较好,农民的收入水平也就比较高,两者存在正相关关系。

  三、落实发展观,改变农村就业状态,促进农民增收

  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的、社会的、经济的,又有地理的、人文的因素。如果从就业状态视角进行分析,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有如下几个方面。从就业能力方面来看,目前比较突出的是农民科技文化水平偏低,先进农业技术难以接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劳务收入很难再大幅度增长,农村务农劳动呈现出“高龄化”、“低质化”趋向,影响了农业的化。从就业结构来看,目前农民就业结构相对比较单一,不是务农就是外出打工。其根本原因在于农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缓慢,农业产业结构比较简单,种植结构单一。产业结构影响、决定就业结构,最终影响农民的收入。农民增收离不开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从就业环境来看,目前影响比较大的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它是造成农民相对贫困的体制性障碍。农产品价格偏低,农业生产成本高是农民实现增收的制约,新的“圈地运动”,损害农民的土地收益。从就业保障来看,资金困扰着农民家庭收入的增加,而费用支出却增多,当前、医疗和住房又严重制约其收入增长;同时,基础设施很落后,灾害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

  推动农村新的改革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其根本在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在农村的贯彻落实就是要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作用,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归根结底必须依靠农民自己,农民是主体,而改变就业状态,是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促进增收的关键,政府要起主导作用。应当抓住当前的大好机遇,即已经进入反哺农业的阶段。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为农民主体作用的发挥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和强有力的支撑,引导农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增加收入。

  1.改善农民就业环境,目前的焦点是:改革和完善土地征用制度。对于农地制度改革,农民关心的一个焦点是征地补偿。在农村土地征用补偿方面,对农民利益的侵犯是极为明显的。必须尽快改革和完善土地征用程序和补偿机制。根据调查,相当部分的农民希望以土地入股分红的方式作为补偿,建立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通过协商允许农民参股,以后每年领取土地股份优先股金或者土地租金,分享所征土地的增值效益。有一部分农民对“土地换社保”的方式也表示赞同。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对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培训,拓宽就业安置渠道,积极促进农民再就业,这也是失地农民迫切需要的。

  2.完善就业培训机制,提高劳动力素质,强化就业能力。农民增收难的关键原因在于农民的素质普遍不高,难以适应现代生产的要求,农民的低素质与低收入之间形成了恶性循环。因此,要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职业技能和转移就业的能力,为农民打造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好的发展平台。特别要重视对农民经营知识的普及,使广大农民增强市场意识、投资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拼搏意识;通过提供创业辅导、管理咨询等措施,为农民创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全力支持农民创业,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多种经营,实现由“劳务型”向“老板型”的转变,同时还能带动本地农民就地转移,实现就业。与此同时,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

  3.促进农业科技机制创新,优化就业结构。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推进农业技术开发研究机制的创新。结合实现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要,加大重大科技项目的研究开发,不断增强农业技术的综合竞争力。按照“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主体培训”和项目进村入户的工作思路,依托各地农广校、农函大,开展以当地主导产业为主的核心农户培训。完善科技特派员和村级农民技术员选聘任用制度,采取多种措施加快农业科技研究和新品种、新技术、新农机、新农艺的推广普及,把各种先进适用的农业科技推广到农村每个角落,使农业科技成果得以尽快转换成现实生产力。

  4.加强就业保障建设,营造农民就业的良好氛围。现阶段要进一步健全农民减负保障机制,对大多数农民来说最现实的困难和最大负担就是教育和医疗支出,只有解决了这两大问题,减轻了农民负担,才能保障农民的收入增长。

  完善农村服务机制,解决农民融资难问题,必须加快推行农村金融体制的整体改革,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步伐,真正把信用社培育成农村金融的主渠道;逐步放开农村民间金融。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创新融资机制。农民贷款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农民缺少认可的抵押物,融资成本高,风险大。可以探索以林权证、大农业资产等作为抵押、质押的担保形式,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同时,还可以通过发展信用担保机构,构建“龙头企业+担保公司+银行+农户”的“四位一体”模式,通过市场机制,解决农民发展生产中的资金短缺问题。加强农村个人信用制度建设,培育良好的信用环境。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公共产品供给市场化运作,要发挥政府财政投入的主导和引导作用,提高财政资金的投资效率。通过适当安排补助资金,采取“以奖代补、项目补助、以物抵资”等方式,引导农民积极投工投劳参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在农村社区文化、卫生、、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领域,积极引人股份制、合作制、招投标制等市场运作办法,采取税收优惠、贴息等措施,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将政府的支持和社会力量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农民为主、社会参与”的新型建设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