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期中国的产业升级障碍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施 斌 时间:2010-06-25
  摘 要 转型主要是指技术转型、产业转型、增长方式转型、及经济体制转型的合成变动,其中主要是指由于技术进步导致的产业升级过程。分析了经济转型期的产业升级的障碍,指出要加快科技投入体制改革,实现国家科技战略由跟踪模仿到自主创新的转变,注意产业发展的国内外差别,进一步扩大我国对国际产业转移的吸纳规模,顺利实现中国的产业优化升级。
  关键词 经济转型 产业结构 国家科技发展战略 优化升级

1 引言
  2003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里程碑,人均GDP跨上了1 000美元的新台阶,表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的经济转型时期。拉美、东南亚许多国家的经验表明,在人均GDP达到1 000~3 000美元的阶段,正是各种矛盾交织显现的时期。如果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中国经济将跨入更加顺畅的快行通道。如果回避或任其发展,就有可能引发经济和社会风险,甚至使发展的进程陷于停滞。
  经济转型主要是指技术转型、产业转型、增长方式转型、金融及经济体制转型的合成变动,其中主要是指由于技术进步导致的产业升级过程。这种转型是整个经济结构的提升,是支柱产业的替换,因而是一种阶段性质的变化或飞跃。
2 经济转型期中国的产业升级障碍分析
2.1 技术创新的障碍
2.1.1 宏观制度因素
  (l)不尽完善的政企关系。一方面,政府职能转变的滞后和过多的行政干预,导致企业仍然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技术创新主体,企业、政府和科研机构的关系尚待理顺;另一方面,政府各机构对技术创新的管理协调不力,在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入不足,造成创新项目的选择存在盲目性,甚至出现了新的重复建设和投入的分散化。
  (2)有待健全的融资制度。国有商业银行存在某种程度上的“贷款歧视”,如对中小企业及民营企业的投资偏好较弱,严格的审批制度等也不利于推进创新;资本市场发育滞后,限制了创新资金来源;风险投资机制尚未建立健全而制约高技术产业之发展;诸因素共同作用使创新资金源渠道单一,而且金融机构与企业创新的经济合作关系不畅也导致技术创新规模缩小、创新风险加大。
  (3)落后的政策体系。企业迫切需要技术创新的良好外部环境。据调查,科技开发贷款政策、将技术开发经费打入成本政策、科技人员奖励政策、减免税政策、产业政策、融资政策等是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方面。其中前四项政策影响最大,而此方面,我国的政策制定与执行显得滞后。
  (4)僵化的科研体制。教育投入不足及教育体制的落后,使创新型人才短缺,教育、科研、企业之间缺乏必要的信息联系,即产学研脱节。一方面人才培养不适应技术、经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技术、经济发展所需人才又不足。
  (5)尚待完善的其他制度。专利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执行不严及其他制度的不健全,也不能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而延迟技术创新的步伐。
2.1.2 微观制度因素
  (1)企业制度落后,企业制度尚未真正建立起来。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公司治理结构,由于真正意义上的公司治理结构还没有建立或运作的不规范,致使企业仍然是产权不清、政企不分,企业缺乏一套相对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其后果是,一方面使企业难以成为自主型的市场主体,缺乏创新的动力和压力;另一方面则导致企业的产权制度不明晰和管理机制的缺位,滋生了经营者的“道德问题”。
  (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低效,使企业创新的源泉——员工的创造性受到遏制。一是企业全员素质较低、技术人员少。据统计,我国研究人员占总人口的比例为2%左右,远远低于美国7.6%、日本7.5%的水平;二是企业家缺乏创新意识,而企业家却是技术创新机会的发现者和技术创新的发动者。实践表明,高速成长的企业无不是在创新型企业家的推动下发展的。
  (3)管理制度落后。较差的管理基础、市场营销观念淡薄、狭长型的组织结构等均难以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微观环境。
2.2 经济资源瓶颈的制约
  中国经济的高增长是建立在高投入、高消耗和高排放基础上的。2006年中国GDP仅占世界的4%,却消耗了世界1/4以上的钢产量,30%的煤和一半的水泥。总体来看,我国部分基础原料生产规模已经达到世界前列。但是部分战略性资源仍然构成我们发展的瓶颈。尤其是水资源和石油资源的日渐短缺已成为我国“十五”计划乃至今后长期的制约因素。目前,我国很多城市都面临缺水的威胁,在旱季部分城市甚至连生活用水都困难,这将严重限制这些城市的产业发展。近年来能源生产和消费一度出现双双下降的局面。一方面,由于经济增长速度的减慢,能源需求量锐减;另一方面,能源行业结构调整,造成相当数量的中小煤矿关闭或停产,能源供应出现了“买方市场”,使得中国能源发展的矛盾逐渐由总量平衡为主,转变为结构调整为主。然而,就石油资源来说,我国的石油储量和持续生产能力很难满足国内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这些缺口只能依靠进口石油来弥补,而依靠进口石油维持经济增长,将面临重大的进口风险。
2.3  中国产业政策不平衡的制约
  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差距的缩小一直被我国政府放在相当的位置,其表现就是对GDP总量的执着追求,并由此形成了数量扩张型的增长模式,出现了强势增长和弱势竞争力并存的局面。从“相对于盈利”和“资本回报率”等指标来看,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不仅与发达国家无法相比,甚至低于印度、韩国、印尼、泰国等亚洲国家,由于这一原因,当前中国GDP的增加,并不意味着中国人民总收入即GNP的等额增加;同时,统计意义上所显示的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与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也存在背离现象。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强调的是中国人民在本国经济发展中利益的获取,要求必须大力关注中国经济增长在本国人和外国人之间的收入分配效应。现在,决定国际分工的要素禀赋差异已经由资源转为科技和人力资源,上游产业控制下游产业、无形生产控制有形生产,知识技术创新能力强的国家控制知识技术创新能力弱的国家的特点日益明显,没有自主研发能力的国家不可能成为富裕国家。要追上发达国家,归根结底体现在科技开发能力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于能否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动力作用。技术创新方式选择直接影响着赶超目标能否实现。在参与国际分工时,不能忽视比较优势,但更应该努力推进产业升级,在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领域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3 经济转型期中国的产业升级的对策
3.1 更新观念,实现国家科技战略由跟踪模仿到自主创新的转变
出于对利润追求的考虑,一般不会从国家战略层面去思考自己的技术发展道路,而往往把采用现成的技术作为可靠的  选择。在产业升级阶段,国家必须通过适当的政策引导,鼓励企业走向自主创新的技术发展路线,维持国家在高端技术层面上的战略主动性。为此,必须转变观念,不能单纯从“成本——收益”角度去考虑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在国外资本加速进入且独资控股倾向日益强烈的情况下,应该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时确保要害领域的产业自主权,将核心技术培育和产业结构转型作为国家战略设计的重点。在技术威慑成为国际斗争焦点的背景下,要发挥大国作用,必须同时解决好传统意义的化和科技进步,产业升级这两个基本任务,处理好开放条件下技术的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的关系。这是关系到走“依附跟进”还是“跨越发展”道路的重大问题。在现阶段既要引进,也要突出创新,要利用国家制订新的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契机,从指导思想上明确科技发展必须从跟踪模仿向自主创新的转变,同时为了保证适当的灵活性,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订过程中,对科技、领域的专项规划,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规划期,不必拘泥于过去的惯例,以适应全球科技迅速发展的需要,扭转我国比较优势战略呈现出的不适应性。
3.2 充分利用外资,进一步扩大我国对国际产业转移的吸纳规模 
  我国应根据国际产业转移方式变化的特征和趋势,积极引进外资,坚持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并重,实现产业接纳方式的多样化,主要有:逐步提高间接投资比重;大力发展国际证券融资;适度放宽外资企业通过兼并收购方式对我国进行产业转移的限制;积极发展国际上通行的其它有效的国际投资和产业转移方式,如BOT投资、项目融资、海外投资基金等。发展跨国经营,利用产业转移带动国内产业升级,设立海外研发机构,力求产业技术与世界同步。在国际产业转移结构高度化、转移方式多样化的新形势下,我国要因势利导,迅速加入国际产业转移的行列中,利用外资产业带动和发展跨国经营等主要手段,促进国内产业升级,发展民族产业,增强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3.3 注意产业发展的国内外差别,提高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2005年末,我国共有规模以上高技术企业11 333家,其中三资企业占32.4%,对高技术产业出口近90%是通过三资企业实现的。与此同时,我国自主产业和企业在国外采取的技术壁垒、反倾销、知识产权争端中经常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今后国际政治经济中的不确定因素将日益增多,必须改变外资导向型的发展战略,从战略高度提升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现在我国已经是世界贸易大国,但如果不能尽快提高出口商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就无法获取国际交换的最佳效益,也就无法成为真正的经济强国,还有可能造成进步与贫困共生的局面,影响社会稳定,削弱国家的长远发展能力。在全球条件下,民族或者国家属性依然是我们思考问题的基本出发点,对外依附性强,一方面要承受世界市场景气变动的冲击,同时还要为跨国公司承担经营和研制开发风险,在分析自生能力时,必须对外资企业和本土产业的差异问题给予足够重视,鼓励国内企业增强开拓市场,技术创新和培育自主品牌的能力,全面提高出口竞争力。在核心技术缺乏的情况下按照比较优势参与全球分工,不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此,不断提高出口商品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比例显得更为重要,在我国自主产业资源不断流失的情况下,增强自主合作意识,大力推行“人才、专利、标准”三大战略,提升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必须切实列入工作日程。
3.4 从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和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出发,加快科技投入体制改革
  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需要持续不断的经费投入作保障,从发达国家科技发展经验看,企业成为科技投入主体是科技起飞的前提条件,现在我国企业R&D投入已经占全部投入总额的60%以上,科技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逐步形成,但由于政府投入目标和企业投入目标不同,介于战略目标与市场目标中间的研发存在着严重缺位,不能片面强调企业自主开发而放弃国家的责任。特别是对那些市场容量大、技术含量高、产业链条长、带动作用明显、具有战略性的高技术产业领域,国家更要在资金和政策上予以扶持。同时在中央政府层面上,必须避免重复建设导致的有限的科技资源被稀释。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重点突破和跨越式发展,完成科技主要是指由于技术进步导致的产业升级的战略目标,使我国成为真正的科技大国和产业强国。

1 刘辉煌.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向与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J].求索,1999(1) 
2 郑杭生.转型中的中国社会与中国社会的转型[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3 韩留富.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成因及调控措施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01(2)
4 郭克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J].管理世界,2000(2) 
5 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6 王雪峰,徐勇.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与中国工业的技术进步[J].工业经济,2002 (3) 
7 刘文纲.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研究[J].经济出版社,2003(2)
8 刘祖云. 社会转型与社会分层[J]. 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