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张 岚 时间:2010-06-25
  摘 要 我国服务业在入世后的5年中取得了很大的,但同时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从总体到行业探讨了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介绍了服务贸易的两种新型模式:外包和众包,以及它们在中国的发展状况。运用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对中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作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服务贸易 竞争力 外包 众包

1 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
1.1 2006年中国服务贸易收支总体情况
  2006年,中国服务贸易规模稳步增长,逆差同比有所下降。服务贸易收支总额为1 928亿美元,同比增长22%。其中,服务贸易收入920亿美元,增长24%;支出1 008亿美元,增长20%;逆差88亿美元,下降6%。据世界贸易组织2007年4月份统计,2006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1 870亿美元,进、出口分别位于世界第7位和第8位,出口位次比2005年提升2位,进口位次保持不变。
1.2 中国的跨境服务贸易在GDP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
  2006年,跨境服务贸易收支总额/GDP=1 928亿/209 407亿=0.92%;2005年,跨境服务贸易收支总额/GDP=1 571亿/
180 000亿=0.87%。这一结果说明,中国的跨境服务贸易占GDP的比重在近几年是逐年递增的,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中国服务贸易占全球的比重是不断上升的。
1.3 分行业探讨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状况 
  我国服务贸易总量不足,在国民中比重偏低,不仅远远落后于经济发达国家,而且长期低于发展中国家水平。从总体上看,除等少数行业外,我国多数服务贸易领域都处于逆差状态。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货物贸易的发展水平,服务贸易出口与货物贸易出口的比例为1∶9,远低于世界平均1∶4.2的水平。但是服务贸易的概念毕竟太过宽泛,因此,分行业来探讨中国的服务贸易,对于我们更加细致地理解服务贸易的发展状况是十分必要的。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2006年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状况来看,我国运输服务和旅游服务居于首位,贸易总额分别为553.8亿和582.7亿美元。两者中,虽然旅游服务总额仍居于首位,但运输服务的增速却是26%,远远高出了旅游服务的14%。运输服务出口比重上升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中国货物贸易高速增长有力地带动了运输服务出口的增长。旅游服务业的领先也得益于中国独特的山水风光和人文风情,再加上受到收入因素、因素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中国民众去国外旅游还未能成为风潮,所以中国的旅游服务业这一领域还呈现出大额的顺差。但随着中国更大程度的开放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走出中国国门观光的民众将会越来越多,未来中国的旅游业将会面临更大程度的挑战。入世以来,中国的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咨询等新兴服务业贸易部门迅速发展壮大,其出口增速分别为38%和41%,超过了其他部门,也超过了发达国家相应部门的增长速度。但由于这些新兴行业的基础较为薄弱,最终这些行业是否能具有国际竞争力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2 外包和众包在中国的发展
2.1 外包
  什么是外包呢?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定义。但是外包与制造业有一个非常不一样的地方:制造业是别人拿了一个产品希望在国内建厂,国内厂家和别人合作一起制造一个产品,往往中方是甲方,国外是买家。制造业20多年来一直是这么一个概念,现在外包正好调过来,中国变成乙方,提供服务的对象是在海外。
  外包分为两类:一类是服务外包,另一类是离散IT服务。服务外包是指服务提供商与用户签署一个多年的合同,并且连续进行服务。如果严格按照这一条来讲,中国服务外包的公司并不多。关于离散IT服务,服务外包包括两项,一是IT外包,即为ITO(Information Technology Outsourcing);另一类是业务流程外包,即为BPO(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IT外包服务是指电信运营商通过整合内外部专业资源,基于ITIL实践,结合电信维护经验,为客户提供包括、IT和硬件系统的设备租赁及维保、实时监控、日常运行维护、故障处理和定期运行分析报告等在内的整体服务。业务流程外包是指企业检查业务流程以及相应的职能部门,将这些流程或职能外包给供应商,并由供应商对这些流程进行重组。BPO是将职能部门的全部功能(如事务处理、政策服务、索赔管理、人力资源、财务)都转移给供应商。外包供应商根据服务协议在自己的系统中对这些职能进行管理。一些BPO合同是根据服务水平进行支付的,将供应商的收入与业务绩效或成本节约程度联系起来。
  世界顶级的毕博管理咨询公司指出,到2015年,中国和印度将可能成为全球服务外包业的中心。以中国发展势头最为迅猛的IT服务外包为例来看中国服务外包业的前景,2005年,中国软件外包服务市场规模达到8.89亿美元,同比增长40.5%;到2009年,中国软件外包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45.60亿美元。Gartner公司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寻求向国外转包IT服务的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公司已经把目标瞄准中国,预计中国最早在2007年将成为一个成熟的外包市场,到2010年将成为从事IT外包的三大国家之一。
  中国发展服务外包具有诸多优势,但也存在不少约束。一是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不足,缺乏有国际声誉的服务类大公司。二是人力资源产业链存在缺陷,高中低级人才不匹配,高端人才不足;人力资源数量与质量不匹配;外语水平普遍不高,国际交流能力有待提高;培训体系不完善。三是商业运作环境有待完善。四是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网络支持、水电、办公环境、存在一些约束,大城市房屋成本上涨过高。五是政策与法制环境有待改善,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六是缺乏对信息技术支撑的服务支持政策。大连作为国内软件产业发展最迅速的城市之一,可以说是中国外包服务的聚集地。2006年8月,国家“千百十工程”服务外包基地在大连启动,大连成为国家第一个被授予“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称号的城市。

2.2 众包
  众包是美国的标志型媒体《连线》杂志在2006年6月独出心裁提出的一个概念,其名为Crowdsourcing。随之,维吉百科上也添加了这个新词的准确定义:众包指的是一个公司或机构把过去由员工执行的工作任务,以自由自愿的形势外包给非特定的(而且通常是大型的)大众的做法。从Linux系统诞生的那一天开始,它互动性的研发模式,就为众包的诞生提供了技术支持。
  一向倡导运动时尚的耐克,从邀请巨星拍摄球鞋广告改变为通过网站等新媒体召集运动爱好者,让他们将自己的运动过程拍成DV,并最终挑选其中的片段作为自己的主打广告片。此外,宝洁公司也是众包措施最早的受益者之一:来自意大利博洛尼亚地区的一位教授发明了一种喷墨打印方法,能够在蛋糕上打出可食用的花色图案,宝洁公司利用这一技术生产了Pringles炸薯片,薯片上印着笑话和图案,结果使销售额提到了两位数字。得益于众包,这项新技术只用了1年研发时间就应用于市场,而不是通常所需要的3~4年。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宝洁公司把其外部创新比例从原来的15%提高到50%,目前,宝洁公司内部有9 000多名研发员工,而外围网络的研发团队达到了150万人。而外围网络和网上专业人士带给宝洁公司的最大好处,就是使它在短短两年间就先后推出了100种新产品或新技术。
  众包理念的精髓体现于它不再是封闭的公司内创意团队,而是完全敞开性的与大众互动的平台。众包使得我们迈进了一个“产销合一”的时代。众包工作者是消费者,同时也扮演着生产者的角色,公司通过越来越多的劳动外部化运动将节约更多的成本而最终的受益者仍将是客户。我们需要挖掘的将不再是单个的公司,也不再是生产链,而是顾客的内部价值链。这条内部价值链指的是,当的客户得到该企业生产出的产品后,就会花时间、金钱去弄明白如何使用该产品,如何进行维修和保养、如何储存,甚至如何丢弃。可能会和其他产品发生联系,或者成为某种复杂过程的一个部分,而且不只是一个用户,每个用户都有不同的要求和侧重点。
3 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分析
  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认为,一国竞争优势的构建主要取决于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产业、企业组织、战略与竞争度以及机遇和政府作用。将这一竞争优势理论运用到对我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分析中来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高等生产要素相对贫乏。高等要素包括化的电讯网络、高科技人才、高校研究机构和领先学科等。高等要素是后天开发的,对机、通信、等国际服务的提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又是一个资金相对不足、高素质人才短缺、滞后、劳动生产效率较低的国家,高等要素的贫乏将成为制约我国资本、知识技术密集型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瓶颈。
  (2)服务需求潜力巨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居民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大大提高,消费与储蓄偏好发生变化,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对包括在内的休闲服务,以及与信息、教育、房地产、汽车、电信、金融、保险等行业相关的服务的需求将会逐步增加,前景十分广阔。
  (3)相关产业支持不力。我国由于传统体制的束缚,条块分割仍局部存在,相关产业间合作不够紧密,行业内恶性竞争俯拾即是(如旅游业),企业密集和信息环境质量低劣,缺乏协同作战的意识。
  (4)企业组织、战略与竞争结构欠合理。我国企业组织结构还有待改进和重塑,另外,我国企业尤其是服务企业普遍存在重竞争策略、轻竞争战略的倾向。 
  (5)政府的辅助作用比较弱化。我国政府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干预轻孵化的倾向,对教育、研究、开发的投入和指导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这对国家竞争优势的构建很不利。 
4 提高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针对我国服务贸易中存在的问题,为实现到2010年服务贸易额达到4 000亿美元、年均增长20%的目标,中国要抓紧出台服务贸易出口政策,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制定以提高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为导向的发展战略,整体推进服务贸易的发展。应该着眼培养新的竞争优势,以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为导向,确定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战略重点,使其成为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亮点。
  (2)加快建立服务贸易高等要素生成机制,努力提高服务贸易高等要素的市场供给能力。在制定服务贸易发展战略时,要注意加大对教育、科研和开发等高等要素的投入,加速建立健全服务贸易高等要素生成机制,努力提高高等要素的供给能力。
  (3)充分发挥政府在服务贸易发展中的协调作用,建立健全中国服务贸易产业救济和保护机制。一方面,政府应该对一些缺乏竞争力的服务行业给予适当的保护,加大政策倾斜和扶持的力度,完善财政、信贷等优惠政策,促进这些服务行业竞争力提升。另一方面,政府也应该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引入竞争机制,将服务企业推向市场,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国服务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4)推进国内服务消费需求的结构升级,提高服务消费的比重,做大做强国内服务产业。随着中国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应该引导居民优化消费需求结构,提高服务消费的比重,为中国服务贸易国家竞争优势的形成,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5)消除阻碍新兴服务业发展的制度掣肘,积极推动其市场化进程。服务业中的新兴服务业如电讯、金融保险、房地产、旅游,以及可实行市场化运作的部分科教文卫服务等行业领域,在其发展中存在不少制度障碍,阻碍其发展进程。为此,要消除制度掣肘,推动新兴服务行业的市场化进程及其发展。 
  (6)以服务外包作为扩大服务出口的突破点。要在短期内使服务外包得到较大发展,必须扬长避短,采取有力的措施。第一,按照服务外包的要求,建立和完善服务外包的特殊园区,如软件园、科技研发园区、国际物流园区等。第二,改善运作的软环境,包括提高政策的透明度和可预见性;规范政府职能与行为;简化审批程序,提高政府办事效率;杜绝政府工作人员的腐败行为;对海外专才实行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培育产业集群。
  (7)积极参与世界性的服务产业结构调整。入世有利于开放我国的服务市场,有利于我国融入世界经济与市场体系,参与新一轮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信息、科技、会议、咨询、服务等行业,带动服务业整体水平提高。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主要是需求潜力大的房地产、物业管理、旅游、社区服务、教育培训、文化等行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改组改造传统产业,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服务技术,着重改造商贸流通、运输、餐饮、农业服务等行业,提高技术水平和经营效率。
5 结语
  中国的服务贸易整体水平偏低,远远落后于货物贸易,造成了中国贸易发展的不平衡;旅游和运输占据了中国服务贸易的六成,新型服务出口高速增长;大力发展外包和众包是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一条重要出路;加快服务业人才的培养是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另一条重要出路;政府应当健全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加强国家对服务贸易的宏观管理;中国应积极参与世界性的服务产业结构调整。

1 万红先.入世以来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变动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5(5)
2 吕世平.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比较分析[J].国际贸易,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