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产业升级与结构转型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陈小朋 吉亚辉 时间:2010-06-25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温州在以轻为主体的产业集群带领下高速增长。但近年来,由于产业没能及时升级、产业结构调整滞后,经济增长速度开始减慢。本文分析了温州在产业结构、产业质量及引进外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集群升级与结构转型的对策。
  关键词:温州;产业集群;产业升级
  
  温州地区经过多年的已形成以轻工业为主的十二个产业集群。其中有的产业已形成原材料供应、半成品加土、成品生产加工机械制造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区域生产,产业链相当完整。但温州的产业集群目前还是停留在劳动密集型、低加工度的发展阶段上,基本依靠资源和成本的比较优势参与竞争,但近年来,温州改革的先发优势明显弱化,由于产业不能及时升级。产业结构转变缓慢,导致温州经济发展速度下降,经济增速在浙江省各地市中的排名也开始落伍。尽管温州GDP总量仍居浙江省第3位,但2003年,GDP增速排在全省11个市中列倒数第2位,2004年排名倒数第3位,至2006年上半年,虽然增长速度高达14%,但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仍居后。从2003年8月份起。温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幅一直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因此,以温州为例,探索如何在各种资源要素和环境制约下实现产业升级与结构转型,使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十分必要。
  
  一、温州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结构不平衡。2003年以来,我国以资本、技术密集的产业得到高速发展,工业化进程跨入重化工业的发展时期。在浙江省。引领浙江经济高速增长的杭州、宁波两市,一个由高科技产业、钢铁产业等带动,一个由临港石化产业带动。而温州的产业结构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比重小。这导致温州因没有重化工业提速的支撑,发展速度在浙江省居后。目前,温州的制造业结构仍局限于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如皮革制品、服装、塑料制品和打火机等。这些产业的收入弹性小,市场发展潜力已不大。
  
  (二)产业质量低。温州经济以民营经济为主,GDP的80%以上由民营经济贡献。由于温州民营经济以内源性资本为主,技术人才相对短缺,因而产业大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制造业,装备水平落后,技术水平低,产品的附加值和加工度低,资源消耗高,污染大,盈利空间小,对劳动力资源的素质要求较低,以产品样式新颖、价格低廉为其主要竞争优势。产品主要面向市场及“三北”市场。虽生产绝大多数为中小企业,但因为形成产业集群,规模经济效益明显,企业间交易成本低,又存在专业市场,故能以低成本竞争优势占领全国市场,甚至以OEM形式参与国际分工。但因为企业以低级生产要素投入生产,产品附加值低,行业进入门槛低,目前正面临国内中西部地区及国外越南、印度等国企业激烈的竞争。
  
  (三)引进外资少。1984年到2001年,温州实际利用外资的比重只占浙江省的4.44%,而同期杭州、宁波占全省比重分别是30.30%、35.48%。尤其近几年,浙江省其他各市在引进外资方面力度很大,台州、金华等市引进的外资额已超过温州。温州不仅引进外资少,引进国内的投资也少。这与温州的当地情况与观念有关,一方面,温州本地企业多,每年需要的工业用地多,而温州是一个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城市,人均土地不到0.3亩,工业用地供给与需求严重失衡,本地企业从这方面考虑也不愿引进投资与自己竞争工业用地。另一方面,温州民间资金雄厚,从资金需求这方面考虑也不需引进投资。而且温州人特别注重家缘、亲缘关系,是一个“熟人经济”社会,因而外地企业不容易也不愿意进来。再则以“无为而治”著称的温州市政府对公共投入不足,国家历年来在温州的投入很少,导致城市化集聚条件不充分,对外来投资吸引也不够。引进投资少的直接结果是对当地的经济拉动就少,导致发展速度趋缓,产业结构调整滞后。

   二、促进温州产业升级与结构转型的对策
  
  (一)做强传统轻。温州的仍应立足于轻工业,温州十二个产业集群是温州工业很好的载体,创造了温州近一半产值。因此,今后的目标是力争把温州打造成“国际轻工业城”。目前,在温州像剃须刀、眼镜皮鞋、低压电器等全国的市场占有率依次为80%,60%,20%,在国内市场的发展空间已非常有限。现在急需改变产业集群的增长方式,从数量增长转为质量增长,抛弃高投入、高消耗、低附加值的生产方式,转到依靠科技创新、品牌创建提高产品附加值。这样,既可解决目前面临的土地、电力、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短缺的制约,又可避免只依靠低成本为竞争手段的价格战。像飞利浦、博朗的剃须刀卖价几百、上千,而温州产的剃须刀大多只售几十元,这中间的差价是巨大的。除产品质量与国外品牌有一定差距外,还有就是没有掌握核心技术、品牌知名度不高,只赚取一些加工费用而没有技术附加值和品牌附加值。因此,必须改变只是“生产车间”这个现实,努力向价值链的高端发展,占领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以获取高额利润。价值链是指从产品的设计、生产到销售,直到最终消费使用的过程中,所有制造价值的活动范围。在价值链中上游的研发、设计及下游的销售、品牌都是高附加值的环节。如,耐克公司只经营研发设计与品牌营销两个环节,把加工制造委托给、越南等国的低成本代工厂生产,这样不但提高了资产经营效益,还因为占据价值链的高附加值环节而获得高额利润。由于公司把资源集中用于设计及营销环节,还大大增加了产品竞争力,在与其它用品公司竞争中处领先地位。从价值链的角度看,温州在加工制造环节除谋求规模效益外,应从三个途径——产品升级、工艺流程升级、功能升级来谋求产业升级。首先,进行“工艺流程升级”,解决高投入、高污染的问题,巩固低成本的竞争优势。这需要建立一个面向产业集群的研究平台,专门研究产业中的关键技术与共性技术,引导产业集群进一步发展。由于解决的是产业中的关键技术与共性技术,攻关难度大、投入资金多、风险大,不愿投入,需要财政出资,并多渠道筹集资金,以项目形式向全国招标。另外,还要引进设备、技术。对规定范围内进口的研究和技术开发用品,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对引进的先进设备免征关税并提供融资,对引进的技术要消化吸收并二次创新。当然,企业还要积极融入到全球价值链中,向国际著名企业学习。其次,进行“产品升级”,提升产品档次质量。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鼓励企业与科研部门、高校联合共建工程实验室、共性技术研发和工程化平台。对企业的技术创新给予贴息或补助等形式进行支持。这样,一方面可占领高端市场谋取高利润,另一方面,又可避免因产品同质带来惨烈的价格战,使产业集群能可持续发展,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再次,进行“功能升级”,尽一切可能整合资源,加大研发投入,掌握核心技术,努力创自主品牌、区域名牌,建立独享式销售,获取高附加值。
  
  (二)培育新的高增长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进入高增长率的重化工业及高科技行业是一个较好的选择。如果温州选择进入重化工业及高科技行业,必须考虑原有的产业基础及要进入的这些行业的制约要素,选择那些与本地原有产业关联度大及本地供给要素制约小的高增长行业进入。从延伸产业链的角度看,温州的塑编产业集群、低压电器产业集群、合成革产业集群等都需要上游产品——石化原料。如,温州市苍南县的明矾矿产储量居世界之冠,以前是开采为主,加工少,获得利润少,发展乏力。因此,从增强区域竞争力打造完整产业链来看,温州发展与当地产业集群关联度大的重化工业、精细化工尤其必要。温州港为发展临港重化工业创造了条件,温州电厂为发展高能耗的重化工业提供了电力保证。从各方面考虑温州发展重化工业承接世界重化工业转移时机成熟,而温州也有发展基础及条件,必须抓住机会把重化工业发展成温州的支柱产业。新型材料产业也是应重点培育的产业,尤其是本地很有竞争力的不锈钢行业,温州的低压电器等产业集群对其需求量很大。发展新型材料产业也可使温州产业链向上延长,完善产业链,增强集群竞争力。新型材料产业在我国还是朝阳产业,发展潜力好附加值高,温州应抓住机会进行产业转型。利用温州港优越的条件,抓住浙江省把温州定为“浙南沿海船舶修造业发展的主要区域”的政策契机,大力发展船舶修造业,船舶工业技术先导性强、产业关联度大、资本和劳动密集,对当地经济带动大。全球造船中心正在向东亚转移,温州应抓住这次机会承接世界造船企业在温州落户。
  
  (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虽然温州民间资金充裕,但从资金向资本转化也需要渠道,况且外资可带来新资源、新渠道,增加了就业,提高技术,扩大出口,促进工业化。尤其是温州需要引进外资来投向重化工业及高技术产业和基础产业,加速温州产业结构优化进程。外商直接投资所带来的一揽子资源,尤其是技术资源和管理技能,不仅有助于温州建立新兴产业,还能使传统产业得到升级,使内向型的产业向出口导向型、更具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演进。具体可行的做法是利用FDI来促进温州十二个产业集群的升级和发展新兴产业。就温州目前的十二个产业集群中的企业看,尚无在全国具有绝对竞争优势和占据价值链高端环节的企业,更无全球知名的品牌,绝大部分企业仍靠分工协作以规模经济参与竞争,单个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因此,温州需要抛弃粗放型增长方式,通过优势企业与跨国公司合作进行产业升级,这是温州产业集群摆脱当前困境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条道路。在与跨国公司合作时。应利用他们的技术、管理、市场渠道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但要避免丧失自主品牌及销售渠道。可在加工制造环节与跨国公司合作,融入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进而攀升至较高价值链环节。温州要积极吸引跨国公司把全球价值链中的高附加值环节投资于温州,促使集群内企业与跨国公司形成产业链,从而使跨国公司的技术落地生根,进而带动温州产业发展和升级。因此,需要政府提供一系列优惠措施,如低息贷款优惠、税收优惠、提高折旧率等降低跨国公司投资温州的风险。同时政府要提供一条龙服务,加大公共产品供应,完善基础设施以降低其商务成本。在紧缺的土地供应方面优先考虑单位土地面积投资强度大、技术含量高的跨国公司。引进外商直接投资不仅可弥补温州工业投资少的缺陷,而且还可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使其成为促进温州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和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