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科夫斯基第六交响曲《悲怆》赏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杜新平 时间:2014-06-25
  序曲的第一乐句:
  引子之后,一个小停顿,音乐活跃起来,紧张的期待和不安的预感显然也加深了。由中提琴和大提琴奏出的第一主题,是从引子主题滋生出来的,但是它从原来的沉重呻吟变成焦虑的高吁长叹,此时它的音调也失去了原有的歌唱性特点,变短促的、若断若续的一阵阵发作,显得特别惊慌不安:
  第二乐章(复三部曲式)是二拍子加三拍子的五拍子圆舞曲,充满了清新、愉快的气氛和迷人的情绪,反映了他生命中短暂的喜悦中间部分,叹息的音调又驱走了舞蹈的曲调,重新又表现出无可奈何的哀伤。结尾对中间部情绪进行了补充,在安静的气氛中又含有激情的音调,最后在一片安静中结束。《悲怆》的第二乐章在西方音乐史上之意义在于,柴科夫斯基把本属于一般音乐会领域的圆舞曲带进了交响乐的高雅殿堂,同时也丰富了交响乐的表现手段。
  第三乐章是诙谐曲和进行曲结合的乐章,也是整部交响曲气势宏伟的高潮乐章。其结构为没有展开部的奏鸣曲式。主部主题与副部主题形成对比,主部主题是幻想般的、飘忽不定的诙谐主题,但其中孕育着副部主题材料。副部主题变成沉着坚定的进行曲主题,这个主题在整个乐章中掀起了一个又一个高潮,体现了主人公决心战胜一切的意志和力量,斗争的精神贯穿在悲剧性的作品中。就如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说的那样,在这部作品中:“起着主导作用的,不是自暴自弃的思想,而是斗争和克服悲惨命运的乐思。”乐章的结尾非常宏伟豪迈,表现出压倒一切的意志和力量,它与紧接而至的哀歌般的第四乐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按照传统,具有欢腾,凯旋性质的音乐应该出现在套曲的末乐章,担当着表达结论的作用,是整个套曲中速度最快的部分。然而,柴科夫斯基早把具有这种性质的音乐提前安置在第三乐章,而在末乐章创作了一段极其忧伤的慢板音乐,彻底打破了古典交响乐的格局。
  第四乐章是深情的慢板,是一首刻画内心无比悲楚苦痛的哀歌。它是含有奏鸣曲因素的单三部曲式。第一部分的主题,二度下行的叹息音调,不协和的和声以及缓慢的速度,体现出了深刻的悲剧性和紧张的戏剧性。中间部分采用对比主题,b小调转到明朗的D大调,旋律温柔抒情,宽广的气息代替了短促的呼吸,体现出对生命的眷恋,但当中还是存在叹息味道。音乐不断展开,当音乐发展到顶点时,乐曲突然强收,随着哀鸣的下行模进音调的出现,再现部出现,音乐仍有所展开。暗淡的尾声采用中间部分的材料,使音乐的悲剧气氛达到了顶点,最后,整个交响曲在中间部分的音调上寂静地结束。
  作者在酝酿这部作品的过程中,常常情不自禁地淌下热泪。因此,人们一直把这部旷世之作誉为“经典的忧伤”、“灵魂的震颤”。柴科夫斯基生前也曾对他的侄子达维多夫说过,悲怆是他的“安魂曲”。而就在《悲怆》交响曲首演后不久,这位音乐巨人竟真的与世长辞了!所以在人们用心去聆听《悲怆》交响曲时,总会情不自禁的体味到脆弱与坚强,短暂与永恒。
  柴科夫斯基的音乐在欧洲与美国逐渐受到欢迎,他与当时最伟大的勃拉姆斯和格里格齐名。虽然大众的喝彩不断,却掩盖不了他内心的绝望,觉得自己的生活已经被摧毁了。1890年,梅克夫人突然不再与他通信,虽然此时,柴科夫斯基已经在经济上自立自足,但对他而言,人情比金钱重要的多。宣泄倾诉情绪的重要通道封闭使他更陷入寂寞悲伤中。形成了《悲怆》交响曲的创作背景。在这种极度的困惑与悲伤中,柴可夫斯基通过对交响曲的创作,来抒发和缓解情绪上带来的压力。
  总之,柴科夫斯基这位带给无数人喜悦的优秀音乐家,本身却被悲惨不幸的私生活所折磨。他的音乐充满浪漫乐派传统精神,他的创作主观上直接表达他内心深处的情感,他的作品特色是深刻的旋律复杂的情绪历程,精心编排的主题与结构。他将一生的经历都融入到了第六交响曲《悲怆》中,这一代表着柴可夫斯基一生悲叹的作品,带给我们的是无尽的震撼。同时燃烧着这位忧郁的作曲家生命中最后的余晖。有人评价柴科夫斯基是俄罗斯民族之魂,更高的评价是:他的音乐已经超越了国界的藩篱,是全人类音乐宝库中最珍贵的遗产。
  
  参考文献:
  [1]杨民望.世界名曲欣赏[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1年3月.
  [2]冯云.告别音乐与人生柴科夫斯基第六交响曲结构与内容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2005,(10).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