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利器提升组织学习力 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陈江 时间:2014-06-01
  四、 提升组织学习力利器4——系统思考: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要有全局的认识,并能清楚理解各经营活动之间的关系,组织学习才能有的放矢,才并能快速提高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
  
  系统思考是指管理主体自觉地运用系统理论和系统方法,对管理要素、管理组织、管理过程进行系统分析,旨在优化管理的整体功能,取得较好的管理效果。彼得·圣吉在其著作《第五项修炼》中明确指出,系统系考是五项修炼的基石。组织只有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思考上,才能很好的指导组织相应的认知水平的学习。系统思考可以帮助组织认识市场模式,并在执行或改变这些模式的过程中,从适应性地学习到创造性的学习。组织学习过程中若不是系统思考,企业将会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常常是解决了一个问题,新的问题又接踵而来,甚至解决老问题的措施,恰恰是触发新问题的前导。所以,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开宗明义就从“系统思考”出发,颠覆旧有的机械、片断、静止的学习或思考方式,将组织学习看做一个有机的整体,以整体思考代替片断思考,以动态思考代替静止思考。通过全局性的一套系统办法来提升企业的学习能力。因此,组织学习力的提高必须基于对企业经营活动有全局的认识,并能清楚理解各经营活动之间的关系。这样,组织学习才能有的放矢,并能快速提高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
五、 提升组织学习力利器5——分享知识及记忆:在企业内转化和扩散知识,是提高组织成员的学习水平的关键环节,要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或方法对企业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进行有效管理,避免组织知识的流失
  
  知识的分享和交流是提升组织学习力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知识的交流分享从主体来看,不仅仅是在个体层面进行,而是跨层级、跨职能部门进行的。团队之间、跨职能部门之间和整个组织都共同一起分享组织的知识。从知识内容来看,不仅仅是企业显性知识的交流分享,同时还包括对企业发展起到关键作用的隐性知识的交流分享。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弘高的知识转化4种模式:一是社会化--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二是外部化--从隐形知识到显性知识;三是组合--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四是内部化--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弘高的知识转换模式清楚地告诉我们,组织学习的分享知识实际上就是如何进行知识进行转化及扩散,从而提高组织成员的学习水平。
  同时,分享知识也就是知识的交流和转移,知识转移意味着知识在不同层面的扩散。对话、讨论、团队工作小组和个人聚会等都是很好的交流、分享知识的方式。团队工作小组在提升组织学习能力中的重要作用在组织学习文献中经常被强调,特别是多学科和多功能的工作团队。组织成员通过不同方式的交流、分享自身成功或是失败的案例,分析成功的经验和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这些知识就可以得到传递、解释和整合,从而组织成员能很好地从前人的经验中得到启示,避免走弯路。这种知识的交流、分享、整合可以导致创造一种良好的集体组织学习氛围,并能很快把知识转化为创造力。
  除了分享知识外,企业必须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或方法对企业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进行有效管理,也就是做好组织记忆的工作。组织记忆是组织学习过程中的知识存量,组织记忆对企业的发展将会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人员的流动、轮岗等都可能导致组织知识的流失,所以,组织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志就是组织的记忆能力。组织是否有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或方法对企业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管理对提升组织学习能力非常关键。多位学者也非常认可,组织记忆对提升组织学习力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美)阿吉里斯著.张莉等译.组织学习.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 (德)迈诺尔夫·迪尔克斯等主编.组织学习与知识创新.上海社会科学院知识与信息课题组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3. Goh S, Richards G. Benchmarking the learning capability of organizations. 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1997:15(5):575-583.
  4. Hult. G.T, Ferrell O.C. Global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capacity in purchasing: Construct and Measurement.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1997,(40):97-111.
  5. Sinkula J.M, Baker W.E, Noordewier T. A Framework for Market-Based Organizational Lea- rning: Linking Values, Knowledge, and Behavior.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1997,(25):3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