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案例教学法”提高会计课堂教学实效的思考与探索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刘宇梅 时间:2014-01-03
  如在学习账户与复式记账时,要求学生以同桌为组,一人负责出纳角色,一人负责会计角色完成各自的职责(完成后再互换角色):
  某厂于19*1年1月1日开业。截止1月10日,该厂共发生了六笔经济业务,如下:
  (1)现金400
  (2)银行存款 20 000
  (3)材料 4 900
  (4)固定资产 170 000
  (5)应付账款 30 000
  (6)营业费用 1 000
  请说明这六笔经济业务的内容。(注意:这六笔经济业务入账后的结果必须产生题目所列出各账户的余额)
  ⑷总结与点评
  这是新授课案例教学的最后环节,要求学生写一个案例分析报告,对自己在案例阅读、分析、讨论中取得了哪些收获、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尚待释疑等进行反思、总结,并通过反思进一步加深对案例的认识。最后,教师要对此次案例讨论作全面点评。
  
  三、实施“案例教学法”要解决的问题
  
  1.确保课堂教学案例的来源。
  “案例教学法[3]”是通过课程资源的开放性、多样化来支撑课堂教学,其核心在于教学资源的生活化。学生课外时间去搜集案例是其中一个方法。同时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解决这一问题。第一,班级或学生订阅《财会月刊》等财经杂志;第二,积极利用学校资源——图书馆、学生阅览室、电子阅览室。以上这些,保证了课堂足够的案例来源。
  2.发挥教师对学生探究的指导作用
  “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学生围绕问题搜集案例、展示研讨案例,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态度的发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是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对学生撒手不管,相反,教师在课堂教学前必须有所作为。
  第一,按照学生自主组合、不同层次学生搭配的原则,将全班划分为若干个小组,设立小组长,每节课的案例由一个小组提供,每组确立一个核心发言人,其它组员进行补充。案例的呈现方式可以是制作的课件、材料的投影、甚至学生的阅读,以小组循环滚动的方式进行。
  第二,教师提前明确每节课的学习目标,要求小组点评的内容必须配合课堂教学进度,点评做到观点与材料的统一。遇到出现重大财经热点,教师就指定案例内容。比如,学习《会计工作的组织和管理》时,要求学生搜集有关财政部关于会计工作改革的文件;学习《会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时,要求学生搜集有关《会计法》制定过程的材料;学习《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时,要求学生搜集2007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素材,等等。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师备课,作好充分的课前预设。
  
  四、“案例教学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思考
  
  首先,学生学习基础会计课的积极性大大增强。因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问题是学生自己去探索解决的,认识是学生通过生活实例的分析而形成的。这样就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课堂枯燥,学生厌学的局面。
  其次,较好地达到了“以生为主”[4]的目的,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只是作为教学的组织者、设计者、引领者,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感受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学习《财务报告的编制要求》中,让学生围绕学习目标,自主查找搜集相关材料,自主设置研究相关问题,学生在学习中充当主体,养成兴趣,体验探究,掌握方法。
  第三,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寻找案例,使学习过程达到自主化、活动化,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体验。例如:在“会计的含义、特点”的教学上,学生从“家庭生活”这一常见的现象去发现、体验,使教学贴近生活,达到了教学“生活化”的目标。
  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 对提高基础会计课堂教学实效是有效的,它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让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案例教学法”,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
  [2]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展创新改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 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 钟祖荣.学习指导的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