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地区蚕豆新品种青海12号标准化生产技术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唐菊 郭兴莲 时间:2015-01-02

  摘要介绍了高原地区蚕豆新品种青海12号标准化生产技术,主要包括生产基地选择、精细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及贮藏等内容,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蚕豆;青海12号;标准化;生产技术;高原地区   
  蚕豆是我国重要的出口豆类,其中青海、甘肃、宁夏等春蚕豆区是我国大粒蚕豆出口的重要生产基地,年出口产品占我国蚕豆出口总量的50%~60%。青海蚕豆无虫蛀和病斑、种皮光亮,被国际市场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蚕豆。为了提高产量和商品性,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特色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1]。青海12号是2005年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蚕豆新品种,该品种株高中等,长势强,分枝多,结荚多且集中,丰产好;一般产量6 000~6 750 kg/hm2,品质优,百粒重220 g左右,适于青荚保鲜,是粮菜兼用型品种;适宜在海拔2 000~2 600 m的川水地及部分中位山旱地种植。现将该品种标准化生产技术总结如下。
  1生产基地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灌排方便、耕层深厚、肥力中上等水平、中性或微碱性土壤的田块。选择小麦或洋芋茬口,避免以豆类作物和油菜为前作。豆麦轮作区2~3年轮作1次。具体的适宜指标为:土壤容重在1.2 g/cm3左右,土壤耕作层孔隙度在50%以上,有机质含量1%以上。
  2精细整地
  播前按照“早、深、净、细、实、平”标准整地。前作收后及时深翻,耕深25~30 cm,要求耕深一致、不重不漏、犁垡齐平,以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和通透性能[2-3]。当日均温降至0~2 ℃、土表达日消夜冻状态时灌冬水,返春后及时耱平保墒。按照“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氮、磷、钾、微肥相补充”的原则,进行优化配方施肥。结合春翻,底肥施腐熟农家肥45~60 t/hm2、尿素45~60 kg/hm2、磷酸二铵150~225 kg/hm2;或施尿素120~150 kg/hm2、过磷酸钙330~390 kg/hm2。未进行冬灌的地块及时进行春灌,蚕豆播种前15~20 d灌溉,灌后土壤达适耕状态及时耙耱保墒。播种前浅翻15~20 cm。
  3播种
  选用胚部饱满、大小均匀、无病虫斑点的青海12号蚕豆原种作种。当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2~3 ℃,于3月中旬至4月上旬播种。青荚生产采用分期播种,每隔15 d种植1期。干籽粒生产播种量285~300 kg/hm2,基本苗15.0万~16.5万株/hm2,采用等行距种植,平均行距40 cm,株距14~16 cm;或采用3窄+1宽的宽窄行种植,窄行行距30 cm,宽行50 cm,平均行距35 cm,株距16~20 cm。青荚生产播种量195~225 kg/hm2,基本苗10.5万~12.0万株/hm2,3窄+1宽种植,窄行行距30 cm,宽行50 cm,平均行距35 cm,株距18~20 cm。播种深度为6~8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