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梨优质节本栽培技术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覃皓 时间:2015-01-02

  摘要根据多年梨树栽培管理经验,结合金秋梨生长结果习性,总结了金秋梨优质节本栽培关键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金秋梨;选地建园;培肥地力;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
  
  为提高金秋梨种植效益,笔者根据多年梨树栽培经验,结合金秋梨生长结果习性,总结出金秋梨优质节本栽培关键技术,以供广大金秋梨种植者参考。
  1选地建园
  金秋梨喜冷凉、湿润、肥沃、夏季避风的山地条件。因此,紫色页岩、板页岩发育成的山地壤土且夏秋避风的地段是金秋梨最适宜的立地条件。红、黄土经培肥也适宜金秋梨生长,而石灰岩地区,小气候夏秋干热,且土壤保水保肥力弱,金秋梨在这样的地段生长缓慢,虽结果早,但树势容易早衰,花芽早期(秋、冬)枯死脱落,且果小、质粗、果心大、成熟早、口感差、不耐贮,是金秋梨的最不适宜区[1]。为防止花芽早期萌动、冬枯死亡,金秋梨需选择在海拔300 m以上的山地或湘中以北地区栽培。大多数果树都要求适度规模种植,金秋梨最好选择有3.3 hm2以上的连片地段,与养殖场配套建设,以获得规模与综合效益。
  2培肥地力
  金秋梨虽能在陡而窄的山地栽培,但陡而窄的梯田不适应机械中耕、施肥、喷药、采摘运输,全靠人工锄挖、肩挑、背扛。使用挖掘机则可修筑宽而环山连续的缓坡(5%坡度以下)梯田,既适合机械作业又不易造成水土流失。使用挖掘机修筑环山连续的缓坡梯田,只需上下水平间距4 m以上撩壕,撩壕后暂不完全回填平整,只在壕内以4 m左右株距集中周围表层肥土植树。植树后在株间行间(含梯壁)进行人工生草(草种可选白三叶、霍香蓟、满园花等)或自然生草栽培。待生草长至10~30 cm(视草种而定)需控制生长时,对果园进行分区轮流放牧[2]。每年冬季集中铲除生草、落叶、鸡(鹅)粪与表层肥土,堆集于树蔸周围,扩大树蔸周围培土,逐渐回填,平整出梯面。如此3~5年,撩壕内土壤会得到很好的风化、培肥改良,达到自然培肥、保持水土的目的。
  3整形修剪
  金秋梨优质、丰产、抗逆、便于作业的树形有疏散分层形、延迟开心形、多主枝自然形等[3]。控制树冠高度2.5 m以下,株间留空0.5~0.8 m,行间留空1.0~1.5 m,主干高0.8~1.0 m,每株培养5~7个主枝,主枝上直接着生短果枝或短果枝群(不培养大的侧枝)。上下主枝之间分层分布,层间距50~60 cm,短果枝间距8~10 cm,以防止枝叶密集、重叠、交错,造成果园密不透风,光不透底。因此,金秋梨定植后的第1~2年内,只需在冬季进行适度短截,春季按上述要求抹芽定梢,培养5~7个主枝,并保持主干1 m以下不留枝,1 m以上过多大枝应及时删除,小枝保留,让其转化成结果枝或小型结果枝组。定植3年后主枝养成,以后只需每年春、夏季抹芽定梢,冬季适度疏删、短截。切忌春、夏季不管,冬季耗费大量人力进行疏枝、短截,造成树体养分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