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县保护性耕作实施意义及主要技术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任传逢 陈延旭 杜峰 时间:2015-01-02
  2.2秸秆覆盖技术
  包括小麦和玉米秸秆还田覆盖技术2种,要求播种后秸秆覆盖率不小于30%,并能满足后续环节作业[3]。一是小麦秸秆粉碎还田覆盖。用联合收割机收获小麦的同时,将秸秆粉碎后均匀抛撒地表。二是玉米秸秆粉碎还田覆盖。还田方式可采用玉米联合收获机或秸秆还田机作业,秸秆粉碎长度小于10 cm,以达到小麦免耕播种作业要求。
  2.3机械化植保技术
  播种后或播种的同时喷洒除草剂,作物生长中、后期必要时进行人工除草。分别于苗期与扬花孕穗期采用人工或化肥深施器追施化肥,随时监控作物生长情况,加强病虫害防治。
  2.4玉米机械化收获与秸秆还田技术
  采用玉米联合收获机作业前要进行地块清理,捡拾脱落的果穗。机械收获时果穗损失率不得大于1%,总损失率不得大于3%。还田秸秆的切碎长度不得大于10 cm,切碎合格率不得低于90%,抛撒覆盖率不得低于80%。
  2.5深松技术
  深松的主要作用是疏松土壤,防止土壤板结,打破犁底层,增强降水入渗速度和数量;作业后耕层土壤不乱,动土量小,减少了翻耕后裸露的土壤水分蒸发损失。深松选用单柱振动式深松机,作业方式选择小麦播前深松。主要技术要求是:在土壤含水量在15%~22%时深松,深度23~30 cm,一般3~4年深松1次。
  3保障措施
  3.1政策引导,加大投入,以点促面,示范带动
  保护性耕作涉及农业生产技术的多个方面,同时又牵扯到千家万户,该技术必须有政府的重视和政策的扶持,农业部门的鼎力配合和其他部门的协助,才能更好地发挥它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保证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稳步推广应用,坚持先试验、示范,后推广的原则[4]。注重宣传典型,充分发挥示范引导作用,不断扩大示范成果,确保示范一户,成功一户,带动一片。
  3.2加强宣传,抓好技术培训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印发宣传材料等形式,广泛宣传保护性耕作。进村入户,召开保护性耕作现场会,到保护性耕作先进地区参观学习,进一步提高广大干群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认识。保护性耕作项目实施过程中定期或不定期开办专业技术培训班。一是培训村领导干部,让他们带头搞好宣传、试验、示范等工作;二是培训农民,让他们了解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产生、发展、应用现状,使他们充分认识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优势,达到提高认识、更新观念、自愿接受新生事物的目的;三是培训机手,使他们掌握保护性耕作机具的原理、使用、调整、维护、修理技术,达到会使用、会调整、会维修的目的。
  
  4参考文献
  [1] 郭新荣.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7,23(2):159-160.
  [2] 籍增顺,洛希图.旱地玉米免耕系统土壤养分研究:Ⅰ.土壤有机质,酶及氮变化[J].华北农学报,1998,13(2):42-47.
  [3] 郭瑞,季书勤,王汉芳.保护性耕作研究进展及其应用探讨[J].河南农业科学,2007(7):5-9.
  [4] 刘福来,刘国平,陈治文,等.保护性耕作技术及其机械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农机化研究,2009(7):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