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环境的不利因素及改善建议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5-01-02

                      作者:李东徽 何晓龙 蔡晓琳

  摘要阐述了我国运动环境的现状,通过分析气候环境条件对人体运动产生不利影响的主要因素,提出科学合理利用植物、改善体育运动场所环境的建议,以期降低不利因素对人运动能力与健康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运动环境;现状;不利因素;改善建议
  
  近些年,随着社会进步、生产发展和环境恶化,体育、环境和健康三者的辩证关系愈来愈受到广大学者的重视。人常言:运动有益于健康。孰不知,这种观点只有在某一前提下是正确的,即运动发生在适宜的环境中,而在某些不利因素过多的环境中运动反而会起反作用。因此,环境对于体育活动具有“双刃剑”的作用,适宜的环境有助于健康并促进体育运动能力的提高,不适宜的环境不但不能提高体育运动能力,甚至还会影响到人体的健康[1]。
  1我国运动环境的现状
  我国自20世纪末就提倡通过体育活动增强国民身体素质,在全民健身的大背景下,各地都建造了大量的体育运动设施和场地。据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截至2003年12月31日,全国共有各类体育场地850 080个,其中标准体育场地547 178个,非标准体育场地302 902个,非标准体育场地中绝大多数为全民健身场地;室外游泳池、室外网球场和足球场等室外体育场地共485 818个,占标准体育场地总数的88.8%。以2003年底全国总人口129 227万人(不含港澳台地区)计算,平均每1万人拥有体育场地6.58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1.03 m2。
  普查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体育场地数量、规模有明显增加,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有较大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体育健身条件也不断改善,但体育场地分布也不均衡且质量普遍不高,尤其是室外场地。究其原因,除主要受经济发展的影响外,还有就是运动场地环境条件的营造,在体育区规划设计时往往被设计师轻视甚至忽视,其更多地去关注朝向、光照等表面因素,植物种植设计的重心也大多偏向于单纯美化,缺乏对多风、强风、多尘、高紫外线辐射等环境不利因素的考虑,使绿化设计优化运动环境的作用难以体现。
  2环境主要不利因素对人体运动的影响
  2.1多风、强风的影响
  多风、强风对于大多数运动都会产生较明显的影响。多风会降低空气负离子浓度、空气湿度,使身体表面降温,导致减少血液皮肤表层径流而影响体内散热,直接影响运动能力。强风又会对人体运动力学产生影响,尤其在弯道和迎风时作用更明显,背风能帮助运动员提高运动成绩,迎风却会造成运动成绩的降低,有时甚至会导致体育运动项目无法正常进行。因此,很多体育项目都对风速有着相应限定,如标准田径短跑项目中就有着严格的2m/s以内的风速限定。
  2.2多尘的影响
  空气中的灰尘夹杂着细菌、病毒等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很大影响。人体在运动时尤其在进行耐力运动时,空气中大量的灰尘常常伴随呼吸进入肺泡,直接刺激肺泡表面黏膜,引起肺泡表面局部外周疲劳,直接影响人体的呼吸机能。多尘不仅影响人体的最大摄氧量,降低运动能力,而且长期过多吸入灰尘还会引发各种疾病。
  2.3低氧的影响
  氧分压随着海拔高度上升而下降,使人体的最大摄氧量下降从而影响运动能力。人体摄氧量的下降,使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氧减少,从而导致肌肉收缩代谢的氧量减少,使人在运动时无氧代谢能力所占的比例上升,最终影响耐力,过早使人进入疲劳状态。
  2.4紫外线等太阳辐射的影响
  光照中紫外线强度会随着海拔高度的提升而有所增高,高原地区的紫外线辐射较高,人体被紫外线辐射照射后会引起人体血液的重新分布。过多照射也会引起日光性皮炎症。尤其在运动后的“运动免疫开窗”期更易引起某些疾病。近年来,随着高原训练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在“运动免疫开窗”期注意太阳辐射的重要性。
  2.5空气负离子浓度过低的影响
  在运动过程中,空气负离子具有改善中枢神经机能、呼吸机能、心血管系统机能、造血机能、酶系统激活机能等的作用,尤其能提高有氧耐力,促进运动后乳酸的清除。利用空气离子化的气象报告及时改变训练和比赛的计划也已出现[2]。但如果空气负离子浓度过低,不仅运动环境的空气质量难以得到保障,而且也很难改善和提高人体的运动能力。有研究证明,空气温度为20 ℃、相对湿度为50%左右时最易产生负离子。在一般的林区内易形成上述条件,故选择用植物来创建易于提高空气负离子浓度的环境,是设计师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应该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