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灾害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5-01-02

  2.3逐步拓宽农业气象业务服务领域
  结合河南各级领导指挥农业生产的需求,率先在全国开展了农业气象周报业务,为领导及时掌握农业气象信息、指挥农业生产提供依据;开展小麦苗情、干旱、洪涝、冻害等遥感监测业务。目前,冬小麦苗情、墒情遥感监测产品已成为各级领导指挥生产的重要依据;针对2007年淮河流域洪涝灾害和2008年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对河南省农业生产的影响情况,开展了农业气象灾害监测评估,为指挥抗灾夺丰收提供了科学的决策参考依据,得到了省政府领导的高度肯定;在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关键期,抓住有利天气时机,及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有效增加了地面降水,近几年平均增水近7亿t,防雹保护面积达1 000 km2,为河南粮食稳定增产做出了贡献。
  2.4加强气象灾害预警与宣传
  每年“三夏”、“三秋”期间,河南各级气象部门以重要气象信息、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墒情分析和预报及农事建议等形式,通过传真、手机短信、电视、广播电台、报纸、网站、“12121”、专人送达等方式及时向各级领导和农民朋友传递天气信息;在电台、电视台开辟专题报道栏目,每天播出麦收天气预报与生产建议;联合省农机局利用气象短信服务平台,每年向全省近3 000名农机手、部分农机大户等发送近100万条“三夏”专题气象服务信息。通过以上工作,河南构建了全国一流水平的农业气象服务保障体系,全面提升了河南农业气象服务保障能力,为河南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3]。
  
  3结语
  
  据有关部门预估,我国人口将在2030年前后达到顶峰,大约15亿人。为了满足新增2亿人口的需求,将要多生产1亿t粮食。如果不采取措施,届时粮食总产量将减少5%~10%,也就是说,为了适应气候变化,还要多生产3 000万~5 000万t粮食,这是个很大的数字。因此,粮食安全问题必须时刻高度重视。随着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和气候变化引起的气象灾害的加剧,迫切需要大力加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最大限度地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这不仅是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而且对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十分深远而现实的意义[5]。
  
  4参考文献
  [1] 甄文超,王秀英.气象学与农业气象学基础[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6.
  [2] 王春乙.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研究进展[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
  [3] 王建国.让气象科技为粮食安全做出更大贡献[N]. 中国气象报,2009-01-13.
  [4] 文宏.高温干旱对万盛区粮食生产影响的思考[J].南方农业,2009(3):23-25.
  [5] 彭珂珊,杨增义.黄土高原区制约粮食生产的干旱原因分析[J].生态经济,1996(3):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