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罗马的私人图书馆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禹群英 王俊杰 时间:2014-06-25

  古罗马私人图书馆的这些规范管理和相对科学的编排工作,对后来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对古罗马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也功不可没。
  
  3 私人图书馆与古罗马文化
  3.1 私人图书馆对古罗马文化的保存与传承
  图书馆的重要作用和价值之一就是对文化的保存与传承。在古罗马时期,当国家公共图书馆体系并不完备的时候,私人图书馆在这方面却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这些图书馆里,主人收藏了大量种类的图书以及文献学、史学、神话传说方面的各种藏品,这些文本的收藏,极大地促进了当时的各种编纂作品、摘要作品以及文选作品的盛行,这对于保存古代罗马文化及文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私人图书馆也是当时文化人士进行学术交流和文化探讨的重要场所。卢库卢斯在政治上失势之后,成为一名艺术爱好者,他把自己的图书馆和花园向来访的朋友和学者开放,他也是第一个把自己的藏书向公众开放的人。私人藏书家还经常把自己的藏书借给朋友。帕加马图书馆馆长克拉特斯充分利用当时的各种图书馆进行文化传播,极大地激发了罗马人对希腊文化的兴趣。西多因那·阿波利奈尔详细地描述了当时的一座私人图书馆,这座图书馆里有专门供女性读者阅读的宗教启示类书籍和为她们的丈夫准备的学说类文章。[2](144)到帝国后期,基督教徒的私人图书馆不仅对教徒开放,还对广大公众开放。所有这些,都能很好地反映私人图书馆在古罗马社会的交流与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
  3.2 私人图书馆反映的古罗马文化
  在古罗马时期,奴隶主阶级占据国家的统治地位,大量的社会财富集中在贵族和富人手里,相应的,真正能够拥有图书馆和享受文化的只是少数贵族富人。古罗马作家的作品是写给上层社会精英阅读的,往往忽略下层民众,难怪李维要在其作品中把笔墨过多浪费在下层民众身上而向观众道歉。[10]在古罗马作家笔下,下层民众都是没有受过教育的人,他们往往是没有文化和无知的代名词。由于下层民众的“无知”,作为高贵文化载体的书籍自然不能进入民众的生活,更不要奢谈民众拥有自己的图书馆了。关于这一点,贺拉斯说得非常清楚:“所有的商店和书店都不能使我的书落入俗人那些汗津津的手里。”[11](1,4)塞涅卡不无讽刺地说:“送礼物要得体,不要把打猎的武器送妇女老人,把书送给不识字的人,把猎网送给专注于学问的人。”[12](1,11,6)由此可以看出,古罗马文化只是贵族富人的文化,对于下层民众来说,他们不仅不能享受文化,反而会受到那些文化享有者的歧视和鄙夷。
  另一方面,虽然图书和图书馆只是文化载体,但是罗马贵族常常以是否拥有图书和图书馆作为他们拥有文化与否的标志之一。其实,拥有文化载体的人不一定就是有文化的人。很多罗马贵族富人拥有图书和图书馆,但这些只是他们用来显示自己有钱、有文化的装饰品,却并不一定能真正通过读书而成为有文化的人。对此,塞涅卡很遗憾地写到:“如今,图书馆和澡堂、温泉浴室一样成了讲究体面的房屋必不可少的装饰了。人们把最有才华的作家的作品和他们的肖像一起买回来就只是为了炫耀和装饰自家的墙壁。”[13](9,4-7)佩特罗尼乌斯曾讲到了一位名叫特里马其奥的人,此人是一位愚昧无知的暴发户,由于担心别人认为他是一个没有文化的人,于是他吹嘘自己有两个图书馆以显示自己的学问:“别以为我是不重视学问的人!知道为什么吗?我有两个图书馆,一个是希腊语的,另一个是拉丁语的。”[14](7,48)从这些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罗马贵族富人们虽然拥有大量的图书和众多的图书馆这些文化载体,但他们并不一定都是真正有文化的人,这在一定程度上生动地展现了古罗马文化的另一特色:罗马下层民众不能通过诸如图书馆之类的文化载体享受文化,而拥有文化载体的部分贵族富人却又不能充分利用它们而使自己成为真正有文化的人。
  
  [参考文献]
  [1] 刘增泉.罗马人古代旅行世界[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3.
  [2] (法)卡特琳娜·萨雷丝著;张 平,韩梅译.古罗马人的阅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 朱龙华.罗马文化[M].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4] 普鲁塔克著;陆永庭、吴彭鹏等译.希腊罗马名人传[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5]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文哲学原著选读[M].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6] (美)M·H·哈里斯著;吴NB12D靳萍译.西方图书馆史[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
  [7] Pliny the Younger, Letters[M],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2:75.
  [8] N. G. L. Hammond and H. H. Scullard, The Oxford Classical Dictionary[M]. Second Edi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0.
  [9] (古罗马)维特鲁威著;高履泰译.建筑十书[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
  [10] 宋立宏. 安东尼·伯利:《哈德良:骚动不安的皇帝》[M].中国学术,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1] Horace. Staires[M]. 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9.
  [12] Annaeus Seneca. On Benefits[M].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13] Seneca, Annaeus. On Tranquility of the Mind[M]. Cambridge,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14] Petronius. The Satyricon[M]. New York:The Panurge Press, 1930.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