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实现城市街道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孙冰 时间:2014-06-25
  [摘要]街道图书馆是我国图书馆事业的薄弱环节,一直难以摆脱“建设一衰败一再建设”的命运。新时期,北京、上海、苏州等城市探索街道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其经验值得学习借鉴。
  [关键词]街道图书馆;图书馆服务体系;总分馆
  
  街道图书馆是城市公共图书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却一直是我国图书馆事业的薄弱环节。作为公共图书馆服务向基层延伸的重要触角,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普遍均等的公共图书馆服务是否能真正实现。在实现了县县有图书馆的目标后,我国将进入街道/乡镇以及社区/乡村图书馆的建设阶段。本文将围绕城市街道图书馆展开叙述,分析街道图书馆的曲折发展历程以及21世纪出现的新模式,总结经验,希望能对我国的街道图书馆事业发展有所帮助。
  
  1 街道图书馆与社区图书馆的区别
  
  在我国,公共图书馆按照行政级别可划分为省级、市级、区县级、街道/乡镇、社区/乡村五个级别。其中县级及以下的图书馆被称之为基层图书馆。在一些文献里,常常把街道图书馆和社区图书馆笼统地称为社区图书馆。
  笔者认为街道图书馆与社区图书馆不能混为一谈,因为二者在建筑规模、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建设主体上都存在巨大差别。街道图书馆的建设主体是街道办事处,通常建立在街道文化站内,而社区图书馆则多由社区居委会筹建管理。社区图书馆在层级上应属于街道图书馆的下一级。
  虽然我国个别发达城市的社区图书馆已经开展得有声有色,但就广大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来说,与之相适应的基层图书馆发展重点应在街道一级。在街道图书馆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考虑向下延伸至社区,最终构建一个城市完整的“市-城区-街道-社区”四级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
  
  2 街道图书馆在城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公共图书馆独立或通过合作方式提供的图书馆服务的总和。[1]而街道图书馆是城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发挥巨大作用。原因如下:
  (1)从基础设施架构的角度看,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是由一个个的图书馆实体构成的,以街道图书馆为代表的基层图书馆是整个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的末梢组织。
  (2)近年来,“普遍均等”成为公共图书馆服务的目标。而要实现普遍均等,必然要求提高基层图书馆的覆盖率。正如于良芝教授分析的“文化基础设施的覆盖是普遍均等服务的基础。只有当文化基础设施的覆盖率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保障普遍均等服务和公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才会成为实实在在的目标。”[2]街道图书馆因其接近居民聚集区,方便居民就近利用,是提高图书馆覆盖率的有效途径。
  (3)街道图书馆在城市图书馆服务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个完善的体系应分为若干层次,图书馆服务体系亦然。作为“市-城区-街道-社区”四级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的重要节点,街道图书馆应该承担辅导社区图书馆的职责。如果把整个城市图书馆服务体系比喻成一棵大树的话,那么市馆是树干,城区馆是枝干,街道馆就是枝条,而社区馆就是树叶。如果没有街道馆,而是由城区馆或市馆直接负责广大社区图书馆(室)的工作,会导致市馆和城区馆工作压力超荷,不利于整个服务体系的健康发展。
  
  3 我国城市街道图书馆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3.1 我国城市街道图书馆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城市街道图书馆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发展过程却一直很坎坷,并没有茁壮成长。从上海市街道图书馆的发展历程可窥视出众多城市街道图书馆的发展境况。
  上海市早在1958年就出现了民办的街道图书馆。大跃进时代,街道图书馆的数量激增。文革时期书封人散。上世纪80年代,街道文化事业得到恢复。但是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初,由于受全民经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冲击,街道图书馆不断被蚕食。[3]上世纪90年代末“精神文明建设”兴起,为了迎接各种文化考核与评估,街道图书馆枯木逢春,又得到了注资与关注。[4]进入21世纪以来,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文化事业也日益受到重视,在一系列文化政策的推动下,街道图书馆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2005年,上海首次将街道图书馆纳入总分馆体系,标志着发展观念及发展模式的创新与改变。[5]
  笔者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北京市西城区的街道图书馆也有着类似的曲折发展经历。西城区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出现了街道图书馆。到了上世纪90年代,同样受到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街道文化事业开始走下坡路,大部分街道馆处于维持状态。但从2002年起,西城区开始以“街区共建”的模式发展街道图书馆,突破了“发展-衰败-再发展”的宿命。
  此外,笔者以文献调研的方式了解到:南京、大连、常州、无锡等城市街道图书馆在上世纪的发展过程中,也有着类似的经历。
  
  3.2 我国城市街道图书馆的现状
  街道图书馆由于依附于街道办事处的文化站,很容易受到各自形势政策的影响。历史上,“知识工程”“万册图书室”“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等政府倡导的文化行动,都曾经给街道图书馆带来短暂的发展生机。评估定级活动更是在短时期内刺激了街道馆的发展。但这一系列的活动只是给街道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短时期的投入和虚假繁荣,综观各城市街道图书馆的生存现状,它们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3.2.1 经费得不到保障。经费问题一直是制约街道馆发展的根本问题。街道馆的经费来源杂且不确定,一般来源于街道办事处的行政办公费,或街道办预算外创收留存资金,或是街道文化站以文养文的收入,这些来源都具有临时胜和任意性。经费短缺又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包括馆舍条件简陋,图书资料陈旧,人员工资待遇底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街道图书馆的服务能力。
  3.2.2 严重依赖“人治”而非“法制”。由于缺乏法规文件的规范和管理,街道图书馆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所属街道办事处领导的重视程度。街道领导重视文化建设,街道馆开展的就好;领导不重视,其地位便岌岌可危。街道图书馆的生杀大权完全掌握在领导者的手中,处于“人治”状态。所以,很多人写文章呼吁街道领导重视文化事业,其实都没有脱离“人治”的思维模式。正因为“人治”,使街道馆的发展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4 探索城市街道图书馆的长效发展机制
  
  如何使街道图书馆在今后的发展中,避免出现屡建屡衰的现象呢?这就提出了长效发展机制问题。最近几年,北京、上海、苏州等城市在街道图书馆发展中所探索出的新路,突破了传统观念,取得了令业界关注的成绩。他们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4.1 法律法规的保障
  街道图书馆要获得持续稳定的经费,必须改变

依赖街道领导者的情况,从“人治”走向“法制”,依靠法律法规来保障基层图书馆的发展条件。
  虽然我国目前还没有图书馆专门法,但是不少地区已颁布了具有法律效力的地方性图书馆条例。例如《北京市图书馆条例》规定“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公共图书馆的经费列入本级财政年度预算,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投入”,并且规定街道图书馆的建筑标准“面积应当达到100平方米以上,阅览座位应当达到30席以上”(第35条),其法规责任也规定明确,如果街道办事处没有按照规定建设发展街道图书馆或挪用经费,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给予行政处分。在该条例的规范下,北京市各城区街道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均得到了保障。另外,在《浙江省公共图书馆管理办法》和《上海市公共图书馆管理办法》中,也都有条款涉及街道图书馆的经费来源、开放时间、藏书数量等要求。
  从文献调研来看,凡是建立了“图书馆条例”或“管理办法”的地区,街道图书馆的发展水平都领先于没有法规保障的地区。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