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市老年群体构成谈公共信息服务保障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王丽娜 时间:2014-06-25
  [摘要]通过对城市老年群体的构成及各层次老年群体对信息需求的差异性分析,提出作为 承担公共信息服务保障主体的图书馆应重视日益壮大的老年群体的信息需求,探讨如何提供 有针对性的、更人性化的信息服务保障,促进代际和谐和社会和谐。
  [ 关键词]老年群体构成;信息需求;图书馆;信息服务保障; 城市
  
   1 老年群体的结构变化
  
   1.1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逐步向老龄型倾斜。2005年全国人口中,0-14岁 的人口为26?478万人,占总人口的20.27%;15-59岁的人口为89?742万 人,占总人口的68.70%; 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4?408万人,占总人口的11.03%(其中65岁及以上 的人口为10?045万人,占总人口的7.69%)。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 比,0-14岁的比重下降了2 .62个百分点,60 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0.76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重上升了0.73个百分 点)[1]。以上数据说明了我国已进入了老龄化阶段。
   1.2家庭结构的变化
   据《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研究报告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城市老年群体中独立 居住的比例占49.7%,其中独居户占8.3%,夫妻户占41 .4%,与其他家庭成员一起居住的 占50.3%。城市空巢老人家庭增加较快,家庭空巢化已近40%。在物质生活不断提高的今天, 如何改善老年群体特别是空巢老人的精神生活显得尤为重要。一项调查表明,目前城市老人 常感到孤独的有18%,特别是不喜欢结交朋友的老人比例有所上升 ,从2000年的2 0.4%上升到2006年的23%,有过自杀念头的城市老年人 占2.6%[2]。这说明城市老年群体特别 是空巢老人在心理和精神方面需要关怀、辅导,社会有义务帮助他们积极面对生活。
   1.3知识结构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政府加强了老年文化 教育工作,开办了许 多老年大学。据统计,2000年老年人的文盲比率比1992年大幅度下降。城市老年人的文盲率 从 1992年的41.2%下降到28.4%,小学文化程度的比例从26 .8%提高到33.4%,初中程度从15.5% 提高 到17.4%,高中以上程度从16.5%提高到20.9% [3]。 同时随着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群逐渐步入老年,城市老年群体的知识结构也将明显上升。
  
  2 老年群体的信息需求特质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不仅在生理、心理等方面发生了许多变化,对社会、对事物、对情 感的认知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处世态度上的变化
   老年人进入人生的最后阶段,在其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双重转换的状况下,表现出不同的 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有些离退休老人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养成了热爱生活、热爱工 作的习惯,愿意为社会再作贡献,他们选择了老有所为;有些离退休老人为圆在职时无法实 现的梦想,参加了老年大学的学习,有的甚至参加了高考,他们力图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 选择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还有一些老人会因离退休产生的心理反差,从而变得情感消沉 、喜怒多变、兴趣减少,无所事事。
   2.2思维方式上的变化
   老年人的思想观念、鉴赏能力、评判标准更多地延续着传统观念和固有模式,对新体制、新 经济、新变革带来的困惑难以释怀,对新科技、新潮流、新观念带来的疑虑难以适应和接受 ,因而存在着过多的代际障碍和思想分歧。
   2.3行为导向上的变化
   由于老年人体能衰退,健康和长寿成为老年群体的主流追求,因之而来的是文化娱乐活动 、体育健身活动、休闲消费活动等等现象遍布城乡[4]
  
  3 老年群体的信息需求分层
  
   从上文所述我们知道,老年群体绝非是一个单一的同质群体,而是一个多样性的异质群体。 由于各种原因老年人之间在受教育程度上存在较大的差异,高龄老年人与低龄老年人也存在 明显的不同。因而在信息需求上,以老年人的年龄高低及受教育程度为标准对其进行区分是 十分重要的。只有明确老年群体的层次结构以及各个层次老年人的差异性需求,才能有针对 性地保障不同层次老年群体对公共信息的不同需求。
   3.1不同年龄段老年人信息需求特点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年龄划分标准,我们将60—74岁的人群称为准老年期老年人; 75岁以上的人群称为老年人;90岁以上的人群称为长寿老人。这里我们主要以准老年期老年 人和老年人为对象探讨不同年龄阶段老年群体的信息需求。
   3.1.1准老年期老年群体又可称为年轻老年群体。他们大多在生理上属思维敏捷、 腿脚灵便 的健康老人。英国社会学家、英国第三年龄大学创始人之一彼得•拉斯里特称这一阶段年龄 为人生的顶峰。他说:“人在这一年龄阶段,一方面具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另一方面,拥 有供自己安排的足够时间,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发挥自身的潜力,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 ”因此,这一年龄段是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黄金时期,也是信息需 求旺盛时期。
   3.1.2老年人群体已属比较老的群体。他们在生理上已明显表现出老年人的衰老迹象 , 如:耳鸣、眼花、反应迟钝、腿脚不便等,但他们基本上生活还能自理。他们中有许多老 革命、老专家学者,人虽老却不知老之已至,每日只知笔耕不辍,奉献不止。但他们在信息 需求上需要得到更多的帮助。
   3.2不同教育程度老年人信息需求特点
   3.2.1小学文化程度以下的老年人在信息需求上多属于消遣休闲型。这一群体的老人对信 息 需求不高,多通过在家看电视、听广播、与亲友邻居交流获得文化生活等知识信息,他们喜 欢简单和娱乐性的消遣方式,如打牌、摸麻将等,希望在居住地附近有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提 供更多的信息知识帮助,如读报、保健讲座、休闲健身、养鸟种花等。
   3.2.2初中文化程度以上的老人多属休闲学习型老人,这一群体老人在信息需求上具有学 习 型与休闲型相交融的显著特征。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平时喜欢通过看书、看报、看杂志来充实 自 己的生活;另一部分则喜欢参加老年大学学习,通过学书法、绘画、唱歌、健身舞蹈等来修 养身心;此外炒股、下棋和垂钓等也备受他们的青睐。他们是参与社会活动最活跃的老年群 体。
   3.2.3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老人有很多研究学习型老人,他们多数为离退休老干部和专家 学 者;还有部分解放初期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准老年期老人。在老年群体中他们素质最高,多崇 尚终身学习和老有所为。这一群体中有许多人终身著书立说或在专业技术上竭心尽力培养后 人。他们对信息的需求非常迫切,在信息质量上也要求更深、更广、更博。
  
  4 公共信息服务保障
  
   老年人生活保障的内容具有多层次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包括“老有所养,老有所 医, 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等。狭义的包括经济保障、生活照顾和精神慰藉三项主要 内容。它可浓缩为两个层面:一是物质层面的保障;二是精神层面的保障[5]。近 年来,老年人的物质赡养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善。而在老年人精神需求 和精神生 活方面,问题倒显得越来越突出[6]。作为承担公共信息服务保障职能的图书馆在 为公众服务的不可忽视这一日益壮大的老年群体,有义务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更人性化 的、多样性的信息服务。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