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叶惠玲 时间:2014-06-25
  3.3 制定实施人本化规章制度 
  从当前高校图书馆的规章制度来看,对于其中的职业道德、业务规范以及读者规范等的若干规定中严重缺乏人文气息,如何将人文关怀体现于具体的工作中是当前图书馆需要改进的地方。为此,对于图书馆规章制度的建设上,可以与实际情况相结合,适当将人文气息增添其中,建立其一套科学、完善的规章。如在对图书馆员的服务程序以及言行举止等方面做出规定的同时,要纠正有悖于人文关怀的做法,解除“霸王条款”,尽可能为提供读者更多选择知识资源和服务方式权利与空间。 
  3.4 创造“以人为本”的人性化阅读环境 
  在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要尽可能为读者创设出赏心悦目的阅读环境。这样的阅读环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要为读者提供一个较为安静的阅读环境。在室内装饰上,图书馆要尽可能突出静谧感,气氛要幽静,要让读者进到图书馆就感觉到远离繁喧、平静心境、想急切投身于书海的强烈感召力,无论是灯光、色彩上,还是在冷暖、空气流通以及绿化上等,都要根据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来进行设计,要能让读者充分感受到环境与人的亲和力。同时图书馆的建筑格局和装饰都要充满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学术氛围。另一方面,图书馆环境不仅要能为读者快捷准确地进行文献信息的传递,同时还要能有便于对读者进行思想文化教育。 
  3.5 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 
  由于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行为、态度、仪表以及语言等都会对读者的阅读心理产生甚大的影响,这就要求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和修养,要让读者感觉到优质的服务。一方面,图书馆的工作人员首先要严于律己。因为服务人员的言行举止无不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响读者,其工作态度与工作作风是读者对图书馆的感性印象,良好的服务形象,会让读者心情舒畅,拉近了图书馆与读者的距离,不仅让读者有亲切感和归属感,还可以对读者起到鼓舞和激励作用。另一方面,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压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不断优化其知识结构。因为现代化意义上的服务,对服务人员的要求更高,不仅要求服务人员要采取积极热情的态度,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业务能力以及相关的知识结构。尤其是在网络环境下,对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简单的“借还”服务模式已满足不了数字化、网络化和虚拟化时代的需求。在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要求工作人员必须要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业务技能以及知识结构,即知道信息分类,又懂得信息加工,尽可能成为复合型的人才,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总之,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必须要建立在人文关怀的基础之上,在利用现代技术的同时更要加强人文建设,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出图书馆的服务价值,才能促进高校图书馆建设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成兆珠.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11). 
  [2]李德.人文精神图书馆的缺失与提升[J].理论与改革,2005(3). 
  [3]蒋建林.我国图书馆人文精神研究综述[M].图书馆,2004(1). 
  [4]施强.我国图书馆精神研究综述[J].图书馆,2006(3). 
  [5]倪丽萍.数字图书馆信息技术与人文精神的融合[J].情报科学,2006(8). 
  [6]韩继章.中国图书馆发展的人文化趋势[J].图书馆,2000(1). 
  [7]张怀涛,等.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发展[M].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2.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