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基于学科制的图书馆组织建构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郭茂育 时间:2014-06-25
  要进行组织内部结构的整合,首先要考量的是组织结构整合的依据及相关因素。一是环境因素。现代社会大环境的深刻变化,正在对图书馆组织结构变革起到推动作用。一方面,当代社会环境的信息化、网络化、知识化对图书馆职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另一方面,信息技术贯穿了图书馆活动的全过程,其作用日益突显。二是人才因素。在知识服务中,参与活动的个人是影响图书馆组织结构变革的先决条件。未来的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将成为第一生产力、第一资源,在图书馆机构重组中,人成为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三是技术功能因素。技术功能是影响图书馆组织结构变革的重要条件。图书馆学科组织中的技术功能就是推动学科知识信息的组织与传递的过程,以用户为主体,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不断地改进图书馆的传统技术和操作程序,以提高服务效率。
  通过整合,实现图书馆学科组织化与建制化的目标为:专业知识服务团队成为图书馆学术性服务的基层组织,中层是大学科组织(部或室),顶层是图书馆,形成了图书馆——部(室)——专业知识服务团队这样的二级机构三级管理模式。学科知识服务的主要任务由首席学科馆员和知识服务团队完成,部(室)按若干相关一级学科或学科群组建,其管理职能主要是负责各首席学科馆员的聘任与考核。这样,图书馆的顶层管理可从过多的过程管理中解脱出来,根据用户的需求,作好宏观战略研究和导向,制定各部(室)的工作目标并实施考核,为各部(室)提供必要的物质和人力资源以及必需的技术和后勤保障服务。 
  (二)完善学科服务组织的职能,履行图书馆知识服务的使命 
  学科组织的人力资源战略目标是构建一个有利于知识服务和学术创新的“实践社群”,以提高学科的组织智慧,从而达到提升学科服务组织的知识创新能力。其主要职能是:承担文献信息的搜集、开发和提供服务的任务;承担学术研究任务,组织各类科研项目的申报;组织学术交流活动。其运行机制是推行首席学科馆员负责制,营造首席学科馆员和学科馆员之间,学科馆员和读者之间进行交流、合作的共享环境。 
  专业知识服务团队的主要工作任务是: 
  1、基于专业学科信息门户的知识导航与聚类服务。图书馆根据既定的标准和质量要求,对某一学科领域的馆藏资料和网络信息进行选择、分类和标引,建立集信息资料、工具与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学科信息门户,面向特定学科用户提供服务。 
  2、基于学科馆员与相关领域专家的知识参考咨询服务。图书馆在数字化环境下,以网络为平台,通过实时或非实时的形式,向用户提供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的知识参考咨询服务。可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专业知识、咨询服务人员,网络平台的有机结合,构成透明的知识网络,向用户提供专业知识服务。 
  3、面向特定科研项目和任务的专题知识集成服务。针对科研项目的任务,面向特定的科研群体,联合图书馆信息服务人员,情报分析人员,专业科研人员多方面的力量,以项目运作的方式,开展信息资源专项搜集和情报研究,开发多层次的专题信息产品、知识库等。构建个性化的知识服务门户,提供集信息资源搜集、加工、组织、集成与应用为一体的全程服务。 
  4、基于多层知识产品开发服务。知识产品开发分为知识重组产品和知识增值产品两类。知识重组产品指将分散在不同显性知识中的有一定关联的知识元提取出来,通过组织和加工,形成新的知识产品。知识增值产品是利用数据挖掘、知识发现等手段对各种信息进行增值处理,对其内容进行深度分析和揭示,借助专家资源,利用专业情报分析研究方法和手段,开展学术发展预测,趋势分析等,形成知识增值产品。从长远看,只有开发知识增值产品才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知识信息要求,才能更好体现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水平。 
  四、结语 
  图书馆内部组织制度的创新,即学科组织化与建制化,并非是要套用学术组织中的学科制度,而是要体现出图书馆自身的文化特性和主体逻辑。中心问题是制度的规范化,这种规范可有效地将个人与组织的行动结合起来去承担组织的义务。制度规范操作的基本层面就是图书馆内部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本文所谓的学科制就是这样一种能够体现图书馆文化特性和主体逻辑的基层业务组织制度。当然作为一项制度创新,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改革、充实和完善。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建立起与之配套的机制,才能达到学科制的预期目的。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