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针与中药并用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及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5-06-05

               作者:徐江红,吴中秋,佟杰,周潮,杨荣阁,陶李  

【关键词】  耳针;中药;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特征,贯穿2型糖尿病的全程,也是发生2型糖尿病的直接因素之一。因此,改善及纠正胰岛素抵抗状态对预防与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以耳针与中药并用对其治疗,并观察其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入选标准

    ①根据1999年WHO修正的诊断标准[1]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②参照“消渴病中医分期辨证与疗效评定标准”[2],具有脾虚湿瘀症状者:口渴少饮;形体肥胖;乏力;大便易溏;舌体胖大,舌质黯,有瘀斑,舌下系带迂曲青紫;苔黄腻或白腻;脉沉细或细涩。具备以上各项中3项即可。③体重指数(BMI):女>23 kg/m2,男>25 kg/m2。

  1.2  病例排除标准

    ①年龄<18岁或>65岁者;②近期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③近期有酮症及高渗、感染结核、脑血管意外等严重并发症者;④血压>150/90 mm Hg(1 mm Hg=0.133 kPa);⑤FINS<15 IU/mL。

  1.3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2006年6月-2007年6月秦皇岛市中医院糖尿病专科门诊及住院患者,均符合病例入选及排除标准,共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入选病例分为3组:基础治疗组(A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平均年龄(57.3±5.9)岁,平均病程(4.3±2.4)年;基础治疗加耳针与中药并用组(B组)30例,男13例,女17例,平均年龄(57.3±5.9)岁,平均病程(4.2±2.1)年;基础治疗加文迪雅组(C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平均年龄(55.7±8.2)岁;平均病程(4.4±2.3)年。3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A组予单纯基础治疗,按体力劳动强度、体型规定饮食,制定运动计划,在胰岛素治疗基础上加降糖药物。B组在A组的基础上加耳穴埋针和中药治疗。耳穴埋针选用揿钉式皮内针,右手用镊子夹住消毒的皮内针针柄贴在预先剪好的风湿关节膏中央(0.5 cm×0.5 cm),用左手固定耳廓,再将皮内针垂直刺入消毒后的穴位。一次埋单耳即可,每日自行按压3次,留针5 d,两耳交替,连续5次,休息5 d,为1个疗程。取穴:神门、肝、脾、三焦、内分泌、交感。中药汤剂:黄芪30 g,山药30 g,薏苡仁20 g,鸡内金12 g,白术15 g,柴胡10 g,葛根18 g,栀子6 g,黄芩6 g,黄连6 g,生地黄12 g,佩兰30 g,苍术18 g,丹参20 g,鬼箭羽20 g。每日1剂,水煎两次,取汁600 mL频服,服用25 d,休息5 d,为1个疗程。C组在A组的基础上加文迪雅(葛兰素史克,批号04110122)4 mg,每日1次。

  3  观察方法

    3组疗程皆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及舌象变化、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B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BMI、三酰甘油(TG),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结果

  4.1  中医症状单项疗效

  (见表1) 表1  3组患者主要症状疗效比较(略)注:与A组比较,**P<0.01;与C组比较,▲▲P<0.01

  4.2  疾病疗效
   
  评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分显效、有效、无效。结果A组显效2例,有效1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66.6%;B组显效10例,有效19例,无效1,总有效率96.6%;C组显效5例,有效1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0%。

  4.3  糖脂代谢和胰岛素敏感性相关指标变化情况

  (见表2)表2  糖脂代谢和胰岛素敏感性相关指标3组治疗前后变化情况(略)注:与A组治疗后比较,*P<0.05,**P<0.01;与C组治疗后比较,▲P<0.05,▲▲P<0.01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