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丹参注射液的质量考核研究
摘 要 复方丹参注射液为临床常用药物,生产厂家众多。由于历版药典均未制定含量测定方法,因此有必要对市售的复方丹参注射液的内在质量进行考核。目前,部颁标准(WS3—B—3289—98)和国内报道的控制本品含量的监控成分主要是原儿茶醛。本品主药丹参的有效成分为脂溶性的二萜醌类和水溶性的酚酸类成分,二者均具有心血管方面的药理作用。由于注射剂中丹参以水提醇沉淀法提取制备,与以水醇提取制备的复方丹参口服制剂比较,其主要成分以水溶性成分为主。由于,近年来研究表明水溶性成分丹参素的扩张心脑血管,抗血小板聚集,清除氧自由基等作用较二萜醌类的丹参酮更强,且水镕性成分是抗心肌缺血的主要成分。考虑药典2000版中,以水溶性成分为主的复方丹参滴九的含量控制是丹参素,因此,本试验同时对丹参素和原儿茶醛进行了考察。考虑近年来中药注射剂的致药原性疾病不断上升,在IK6床使用中也观察到与药物质量相关的ADE,这可能与中药制剂的成分复杂、因制剂工艺等原因造成杂质限度超标有关,因此,同时作了注射剂相关物质检查。
含量测定采用HPLC方法,建立同时测定丹参素、原儿茶醛的色谱条件,方法的线性关系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7和0.9995;精密度试验RSD分别为:1.56%(n=6)和2.33%(n=6)。加样回收率平均值分别为99.69%和98.54%。本试验考核了三个厂家八个批号的样品,对测定结果分别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丹参素和原儿茶醛的含量均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P<0,01)。对C厂家的四个批号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也显示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P<0.01)。原儿茶醛的含量部按颁标准(WS3—B—3289—98)(不得少于0.17mg/m),八个样品中有三个低于标准,其余均高于标准。不考虑970633批号的样品,含量(mg.ml-1)最高与最低值比:丹参素为2.07,原儿茶醛为4.64,相差较多,如果按临床常用剂量18—20m1/次,实际给药量会有更大的差异,势必将影响临床疗效。因此,应该加强中药复方制剂的质控方法研究。
按药典2000版进行注射剂相关物质检查,结果显示:鞣酸项存在较大的问题,八个样品中有6个不达标,其次为蛋白质,有一个样品不达标。中药注射剂中的这些相关物质,是导致临床使用中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因此,应该加强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 复方丹参注射液 质量考核 HPLC
复方丹参注射液为临床常用药物,生产厂家众多。由于历版药典均未制定含量测定方法,因此有必要对市售的复方丹参注射液的内在质量进行考核。目前,部颁标准(WS3-B-3289-98)和国内文献报道的控制本品含量的监控成分主要是原儿茶醛,考虑药典2000版中,以水溶性成分为主的复方丹参滴丸的含量控制是丹参素,我们制定了考察本品中丹参素和原儿茶醛含量的考核方法,同时作了注射剂相关物质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考核样品来源 北京市药学会提供的上市药品质量考核品种和本原使用的品种,三个厂家八个品种。规格有2ml和5m1。
2 仪器设备和试剂
2.1 仪器 HPll00高效液相色谱仪:G1311A四元泵,G1322A在线脱气机,G1313A自动进样器,G1316A柱温箱,G1314A可变波长检测器,HPCHEM色谱工作站。TCQ250超声波清洗器(北京医疗设备二厂)
2.2 试药 化学对照品;原儿茶醛(药品生物制品机检定所);丹参素(天津天士力制药集团有限公司提供);甲醇、乙氰为色谱试剂,其余试剂均未分析纯。
3 方法与结果
3.1 色谱条件色谱柱:HypersilODS柱(250×4.0mm,5μm);流动相:甲醇:乙氰:1%冰醋酸(含0.04%IPRB7试剂)为10:2:88;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80nm;柱温:40℃。在此条件下丹参素、原儿茶醛完全分离,且峰型稳定。
3.2 标准曲线制备 分别取丹参素钠和原儿茶醛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取,加甲醇溶解并稀释制成浓度为每1mI含丹参素和原儿茶醛分别为140μg和48μg的对照品溶液II。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II加甲醇稀释,制成浓度分别为丹参素7,14,28,56,112,140μg/ml,原儿茶醛为2.4,4,8,9.6,19.2,38.4,48.0μg/m1的标准品,置自动样器, 自动进样10μ1,进行色谱分析,以峰面积y对进样浓度C(μg/m1)回归,求得回归方程,线性关系良好,见表1。
表1 标准曲线测定结果
成分 | 线性范围(μg/m1) | 回归方程(n=6) | r |
丹参素 | 0.07-1.40 | Y=0.711C-1.861 | 0.9997 |
原儿茶醛 | 0.024-0.48 | Y=5.011C-3.944 | 0.9995 |
3.3 供试品制备及测定取供试注射液2m1,于50m1棕色容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即得。置自动样器,自动进样10μl,测定丹参素和原儿茶醛,结果见表2。
3.4 照药典2000版进行注射剂相关物质检查,结果见表。
表2 复方丹参注射液含量测定结果[含量mg/m1,x±SD,n=3]
厂家 批号 | 注射剂相关物质检查 含量测定 | ||||||
| 蛋白质 鞣酸 树脂 草酸盐 丹参素 原儿茶醛 | |||||||
A | 981214 | - | ++ | - | - | 2.35±0.04 | 0.482±0.003 |
B | 980438 | - | +++ | - | - | 3.07±0.03 | 0.462±0.009 |
B | 970632 | - | +++ | - | - | 2.14±0.01 | 0.567±0.004 |
B | 970633 | - | ++++ | - | - | 0.37±0.02 | 0.091±0.001 |
C | 990404 | - | ++ | - | - | 3.63±0.01 | 0.384±0.002 |
C | 990615 | - | - | - | - | 3.11±0.03 | 0.156±0.002 |
C | 990605 | + | + | - | - | 2.69±0.02 | 0.298±0.001 |
C | 990606 | - | - | - | - | 4.44±0.03 | 0.122±0.002 |
3.5 精密度试验 取一供试注射液按4.4.3项制备供试品,置自动进样器中并依法重复进样6次,结果丹参素和原儿茶醛含量的RSD分别为:1.56%(n=6)和2.33%(n=6)。
3.6 回收率试验取含量测定后一供试注射液溶液lml,三份,分别加入对照液H适量得三个供试品,进样测定丹参素和原儿茶醛,计算加样回收率,结果见表3。
表3 回收率试验结果
成分 | 空白含量 | 对照品加入量 | 测得总量 | 回收率 | 平均回收率 | RSD |
丹参素 | 0.1558 | 0.8400 | 0.9877 | 99.04 | 99.6g | 0.89 |
0.1558 | 1.0500 | 1.1908 | 99.34 | |||
0.1558 | 1.2600 | 1.4248 | 100.71 | |||
原儿茶醛 | 0.3660 | 0.2880 | 0.3268 | 100.76 | 98.54 | 2.06 |
0.3660 | 0.3600 | 0.3897 | 98.08 | |||
0.3660 | 0.4520 | 0.4770 | 96.77 |
4.1 系统适用性试验分别取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流动相、复方丹参滴丸供试液(按药典处理)、丹参注射液(按复方丹参注射液制备供试液),依法处理,置自动进样器,进样记录色谱图,结果见附图。复方丹参滴丸、丹参注射液与复方丹参注射液的图谱基本一致,有丹参素和原儿茶醛阳性峰,由色谱图可知本试验条件,样品中的丹参素和原儿茶醛与其他组分分离完全。理论塔板数以丹参素为6947。
同时考察了药典复方丹参滴丸测定丹参素的条件,结果本测定条件可同时测定供试品中的丹参素和原儿茶醛。
4.2 本品主药丹参的有效成分为脂溶性的二萜醌类和水溶性的酚酸类成分,二者均具有心血管方面的药理作用。由于注射剂中丹参以水提醇沉淀法提取制备,与以水醇提取制备的复方丹参口服制剂比较,丹参的主要成分以水溶性成分为主。近年来研究表明水溶性成分丹参素的扩张心脑血管,抗血小板聚集,清除氧自由基等作用较二萜醌类的丹参酮更强,且水溶性成分是抗心肌缺血的主要成分。因此,本试验同时对丹参素和原儿茶醛进行了考察。
4.3 对供试品四种成分的含量分别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丹参素和原儿茶醛的含量均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P<0.01)。对C厂家的四个批号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也显示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P<0.01)。原儿茶醛的含量部按颁标准(WS3—B—3289—98)(不得少于0,17mg/m),八个样品中有三个低于标准,其余均高于标准。不考虑970633批号的样品,含量(mg,mI—1)最高与最低值比:丹参素为2.07,原儿茶醛为4。64,相差较多,如果按临床常用剂量18—20m1/次计算,实际给药量会有更大的差异,势必将影响临床疗效。因此,应该加强中药复方制剂的质控方法研究。
4.4 按药典2000版进行注射剂相关物质检查,结果显示:鞣酸项存在较大的问题,八个样品中有6个不达标,其次为蛋白质,有一个样品不达标。中药注射剂中这些这些相关物质,是导致临床使用中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因此,应该加强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