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安全性的比较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0-07-11

                       作者:来亦超,马福宝,张晋琳,茅群霞  

【摘要】  目的:观察长春长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观察疫苗)及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对照疫苗)的接种反应。方法:将3个月~5个月龄的足月健康儿童525名按双盲、随机、平行对照的原则按3∶2的比例分别接种观察疫苗(315例)及对照疫苗(210例),在观察期内对接种对象进行安全性的观察。结果:观察疫苗及对照疫苗的全身发热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00%和6.04%,局部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2%和2.94%,两组的全身、局部反应的发生率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观察疫苗接种于3个月~5个月龄的儿童是安全的,与对照疫苗的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关键词】  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安全性;全身反应;局部反应

    随着无细胞百白破(以下简称DTaP)的研制成功,我国许多生物制品公司也开始了对DTaP疫苗的生产研制,为比较长春长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目前各地普遍使用的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DTaP疫苗的安全性,对525名儿童分别进行了这两种DTaP疫的预防接种,以观察两种疫苗接种后的反应发生情况,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观察对象 

  受试者为足3个月龄健康婴幼儿。无以下情况:已接种DTwP和DTaP疫苗者;已患过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疾病者;已知免疫功能损伤或低下者;有过敏、惊厥、癫痫、脑病和精神病等病史或家族史者;对研究疫苗中任何成分过敏者;急性发热性疾病者及传染病者。本试验采用随机、双盲、对照原则设计。观察对象525人以3∶2的比例随机分别接受观察疫苗和对照疫苗免疫接种。

    研究开始前,入选的受试者需签订知情同意书,然后进一步筛查,合格者最终入选。

  1.2  方法 

  观察疫苗为长春长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吸附DTaP联合疫苗,批号为20051001,有效期至2007年10 月12日。 对照疫苗为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吸附DTaP联合疫苗(以下称对照疫苗),批号为20050521?1,有效期至2007年5月18日。两种疫苗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按计划免疫规程每人注射3针,每针间隔1个月,注射部位分别在两上臂肌肉,交替注射0.5 ml /次。

    于疫苗接种后30 min、6 h~8 h、24 h、48 h、72 h做全身反应(发热、哭闹、烦躁、厌食)、局部反应(红肿、硬结、疼痛)及异常反应的观察。每次接种后15 d再进行随访一次,30 d内由受试者主动报告。如实记录以上所有观察结果。

  1.3  统计处理 

  所得数据以χ2检验,统计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统计运算采用SPSS 11.0软件,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2  结果

  2.1  受试者分配、脱落及剔除情况 

  在试验共525人签署知情同意书,最终入选符合受试者条件501人,其中观察组308人,对照组193人。最终对入选的501人全部进行了免疫接种、进行了系统性反应观察。

  2.2  全身反应观察 

  观察疫苗组在疫苗接种后72 h的系统观察内,共对924针次进行了观察。有37针次(4.00%)出现发热反应。有烦躁嗜睡哭闹等症状38针次,发生率为4.11%。对照疫苗组在疫苗接种后72 h的系统观察内,共对579针次进行了观察。有35针次(6.04%)出现发热反应。有烦躁嗜睡哭闹症状23针次,发生率为3.97%,见表1。发热反应及其他全身反应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表1  两组的全身反应发生情况


组别观察(略)

  2.3  局部反应观察 

  观察疫苗组在疫苗接种后72 h的系统观察内,共对924针次进行了观察,有15针次(1.62%)出现轻度反应。对照疫苗组在疫苗接种后72 h的系统观察内,共对579针次进行了观察,有17针次(2.94%)出现轻度反应。

    观察疫苗组及对照疫苗组接种疫苗后72 h系统观察期内,观察组的反应发生率为1.62%,对照组的反应发生率为2.94%,两组差异无显著性,见表2。表2  两组的局部反应发生情况(略)

  2.4  异常反应 

  在试验过程中未观察到任何异常反应。

  3  讨论

    百白破疫苗用于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种疾病,20世纪80年代已被我国纳入计划免疫程序。目前应用于计划免疫的百白破疫苗主要是全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其中的百日咳菌苗为全菌体制剂,由于其生物学性状复杂,接种后对极少数儿童可能会引起或诱发不良反应,特别是出现了少数神经系统并发症,从而影响了该制剂的推广应用。而无细胞百日咳疫苗的问世开创了百白破联合疫苗开发的新的里程碑。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自2001年问世以来,由于其免疫反应性低受到各地的一致欢迎。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目前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生产厂家少、生产量较低,急需大力生产和我国自己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以安全、有效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全面替代全菌体百白破疫苗,造福于广大儿童。

    无细胞百日咳疫苗的生产工艺是沿用日本的无细胞百日咳生产工艺进行生产。工艺基本上包括大发酵罐培养细菌、硫酸铵沉淀、高盐浓度抽取、透析和蔗糖梯度超离心等步骤,在生产过程中去除了百日咳菌体中的有害成分,提取纯化出有效抗原,使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在保持免疫原性的基础上大大减少了副反应的发生。

    本次结果显示:观察组接种长春长生吸附无细胞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全身发热反应发生率为4.00%(37/924),局部反应发生率为1.62%(15/924)。对照组疫苗全身发热反应发生率为6.04%(35/579),局部反应发生率为2.94%(17/579)。观察疫苗与对照疫苗的反应发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与报道的全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中、强反应发生率发热为8.13%~12.48%、局部反应为11.58%~21.18%相比,这两种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反应轻微,远低于国内正在普遍使用的全细胞百白破疫苗。

    综上所述:长春长生吸附无细胞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接种于3个月~5个月龄的儿童是安全的,与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吸附无细胞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的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文献】
    [1]汤杰,李坚龙,韦汉昌,等.无细胞与全菌体百白破疫苗免疫接种反应对比观察[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4,20(4):379.

  [2]程琦,刘秀芹,谢慧,等.无细胞百白破和全细胞百白破三联制剂接种副反应观察[J].预防医学文献信息,2003,9(4):419.

  [3]渠慎稳,袁兰侠,闫燕,等.无细胞与全细胞百白破三联疫苗接种副反应与处理[J].预防医学,2005,32(12):1680.

  [4]杨奇春,陈庚军,张庶民,等.吸附全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接种安全性评价[J].公共卫生,2006,22(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