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压雾化吸入布地奈德与沙丁氨醇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观察空压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沙丁氨醇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疗效。方法:通过对75例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随机分组,两组均采用综合性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沙丁氨醇空压雾化吸入。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疗效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应用空压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沙丁氨醇效果良好。
【关键词】 哮喘;布地奈德、沙丁氨醇;雾化吸入
儿童哮喘是多种因素共同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危害儿童的身心健康,现在推荐首先β2?受体兴奋剂雾化吸入来缓解发作,同时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缓解迟发的炎症反应以及气道的高反应性,改善生活质量。2003年至2007年我院儿科对临床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应用沙丁胺醇加布地奈德空压雾化吸入缓解哮喘急性发作,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门诊及住院症状未控制哮喘患儿75例,诊断和分级参照1998年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修订的《儿童哮喘防治常规》[1]。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3岁~14岁;对照组35例,男18例,女17例,年龄3岁~14岁。病例排除并发心肝肾及其他器官系统慢性炎症患儿。两组性别、年龄间有均衡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采用相同的综合性治疗,如镇静、吸氧抗感染、化痰、补充液体、止咳等对症处理,对照组并根据病情给予静脉点滴糖皮质激素、氨茶碱等药物,治疗组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沙丁胺醇(4岁以下0.25 ml,4岁以上0.5 ml)加布地奈德1 ml/次,加生理盐水至3 ml以空压泵作动力雾化吸入,2次/d,疗程7 d~10 d。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病毒唑、糜蛋白酶雾化。两组患儿所用雾化器、每日用法、疗程均相同。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治疗5 d内咳嗽、喘息消失,气促缓解,肺部喘鸣音及湿啰音消失;有效:治疗5 d~7 d后咳嗽、喘息减轻,气促缓解,肺部喘鸣音及湿啰音减少;无效:无改进,7 d以上仍咳嗽、喘息,气促,肺部喘鸣音及湿啰音无明显减少。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 .1 临床疗效
治疗组患儿中显效25例,有效1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1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χ2=4.30,P<0.05)。
2 .2 症状体征平均消失时间
两组症状体征平均消失时间见表1。由表1可见,观察组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表1 两组症状体征平均消失时间(略)
2 .3 不良反应 未见不良反应。
3 讨论
哮喘是儿童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原因复杂。哮喘的病理基础是气道的慢性炎症,并始终存在于哮喘的整个过程,当哮喘患儿因触发到某种因素,如吸入相应变应原、感冒、气候变化、情绪改变、剧烈运动等因素,使气道的炎症加重,气道黏膜水肿,炎性细胞浸润,渗出增多,气道分泌物增多,阻塞,加至平滑肌痉挛收缩,而引起哮喘急性发作,喘憋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尽快缓解症状,是哮喘急性发作的关键。
激素及气管扩张剂是治疗哮喘的有效药物,英国伦敦国家心肺研究所胸腔医学系Peter Barnes教授认为皮质激素能阻止肥大细胞、嗜酸粒细胞、巨嗜细胞和淋巴细胞对气道的浸润,皮质激素可以抑制黏液的分泌,血浆的渗出和增加肾上腺受体。但给药途径不同,其疗效有明显差异。吸入疗法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治疗哮喘的首选治疗方法。布地奈德是目前唯一的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其特点是疗效迅速,抗炎效果强,为地塞米松的900倍,是丙酸倍氯松的2倍。布地奈德是一种非卤化糖皮质激素,具有抗过敏、抗炎双重作用,并能阻止白三烯、前列腺素、血栓素等缓发介质的释放,抑制血小板激活因子的生成,从而抑制了气道炎性反应痉挛,并有较强的局部抗炎作用,而全身副作用小的特点[2]。用药最小,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万托林混悬液通过空气压缩泵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通过电动空气压缩泵使药物的直径在3 μm~6 μm范围内,这些微粒绝大部分能进入最细的支气管甚至达到肺泡,吸入后可直接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靶受体,使β2受体激动剂更好的发挥作用,能快速缓解症状,预防病情及恶化。
万托林是选择性β2?受体激动剂,雾化后形成2 μm~4 μm的气溶胶颗粒,可达下呼吸道,能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的痉挛,扩张支气管,有利于布地奈德进入毛细支气管并在肺内沉积,发挥更好的作用。它有一个十分有利的表面积和容量比,同时可使激素受体活化从而对激素分子更为敏感。
万托林与布地奈德联合应用,通过压力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患儿,与对照组比较有效缓解时间及完全缓解时间均缩短,临床疗效提高,治疗天数缩短。从不良反应来看,在推荐剂量下雾化吸入未见不良反应,具有极大的安全性,无痛苦,顺应性好。适合各年龄组的患儿,对仪器条件要求不高,适合一般门诊、病房,比静脉滴注激素更安全、更有效、更、更方便,值得推广使用。
【】
[1]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儿童哮喘防治常规(试行)[J].中华儿科杂志,1998,12(12):747.
[2]徐叔云.实用临床药[M].第1版.北京:华厦出版社,1996:726?727,729?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