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性睾丸炎
【关键词】 流行性腮腺炎;睾丸炎;静脉丙种球蛋白
[摘要]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对流行性腮腺炎性睾丸炎的效果。方法:将24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1例,常规使用地塞米松治疗,治疗组除以上治疗外加用丙种球蛋白0.2~0.4 g/(kg・d)治疗,疗程5 d。结果:治疗组发热、睾丸肿痛恢复时间等指标均较对照组短,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肿大睾丸体积恢复时间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性睾丸炎能有效地缓解急性期症状及可能防止睾丸萎缩,改善预后。
[关键词] 流行性腮腺炎;睾丸炎;静脉丙种球蛋白
To abserve the effect of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on mumps orchitis
[Abstract]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IVIG) on mumps orchitis. Methods: 24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receiving a routine therapy) and a treatment group (receiving IVIG treatment besides a routine therapy) and the time of IVIG treatment was five days. Results: The recovery time of fever and testicular pain in treatment group were less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recovery time for the testicle back to the normal. Conclusions: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on mumps orchitis can efficiently resolve acute symptoms, and is likely to prevent testicular atrophy.
[Key words] Mumps; Orchitis;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儿童和青少年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腮腺炎病毒具有广泛的嗜腺体性,在男性中,特别是处于青春发育期男性常并发睾丸炎,大多预后良好,但少数最终导致睾丸萎缩,甚至不育。除了卧床休息、局部冷敷等常规治疗及地塞米松抗炎治疗外,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措施以防止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本文了我院使用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性睾丸炎的经验,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科2001年5月~2006年6月流行性腮腺炎合并睾丸炎患者24例,发病前均无明确接种流行性腮腺炎疫苗史,15例有明确的流行性腮腺炎接触史。所有患者均在腮肿的1~10 d(平均5.9 d)出现睾丸炎症状,突发高热及睾丸肿痛,患侧阴囊肿胀,皮肤潮红,触痛明显,符合李梦东主编《实用传染病学》[1]诊断标准。将上述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1例,患儿年龄11~16岁,平均13.4岁;对照组13例,患儿年龄11~17岁,平均年龄13.7岁。两组年龄、病程、症状、体征等方面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略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综合治疗如卧床休息,硫酸镁局部冷敷等常规治疗,静脉给予地塞米松0.2~0.3 mg/(kg・d) 抗炎治疗至阴囊肿胀及睾丸触痛等急性期症状消失后,逐渐减量直至停药,疗程1~2周。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静脉丙种球蛋白0.2~0.4 g/(kg・d),均在入院第二天开始使用,疗程5 d。每例患者治疗前后均行阴囊B超检查睾丸大小。
1.3 统计学处理 组间比较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比较结果见表2。睾丸炎的临床症状如发热、阴囊触痛消退时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睾丸肿大完全消退至恢复正常大小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束后治疗组无睾丸萎缩,对照组有2例出现睾丸轻度萎缩,1例为双侧睾丸受累,1例为单侧受累。
表2 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比较(略)
2.2 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常通过直接侵犯睾丸组织,产生非化脓性改变,导致局部组织的充血、水肿、渗出及淋巴细胞浸润等炎症反应,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本研究表明使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性睾丸炎,可缩短发热、睾丸疼痛等急性期症状时间,治疗组无一例出现睾丸萎缩,提示可能改善预后。Ku JH等[2]的研究表明流行性腮腺炎性睾丸炎患者精子活动度、数量及形态学有异常改变,严重时导致不育。Jalal H等[3]研究亦表明流行性腮腺炎性睾丸炎患者急性期可能造成精子数量减少及形态异常,甚至产生精子抗体,可能对生育产生长期影响。静脉注射用人血丙种球蛋白是一种从大量健康人混合血浆中纯化出的血液制品,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其中95 %以上为免疫球蛋白,含有广谱抗病毒、细菌或其他病原体的IgG抗体。免疫球蛋白的独特型和独特型抗体能形成复杂的免疫,具有免疫替代和免疫调节的双重治疗作用,使用静脉丙球可能调节上述免疫反应,改善预后。Ku JH等[2]报道,注射重组α干扰素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合并睾丸炎能缩短病程及改善预后,但不良反应较多如发热、流感样症状等,患儿家属多不能接受,况且此项研究样本例数少,尚未得到推广使用。因本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探索一种有效的方法防止不良后果的产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使用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性睾丸炎取得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1] 李梦东. 实用传染病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4: 4950.
[2] Ku JH, Kim YH, Jeon YS, et al. The preventive effect of systemic treatment with interferonalpha 2B forinfertility from mumps orchitis [J]. BJU Int, 1999, 84(7): 839842.
[3] Jalal H, Bahadur G, Knowles W, et al. Mumps epididymoorchitis with prolonged detection of virus in seme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ntisperm antibodies [J]. J Med Virol, 2004, 73(1): 147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