羟基苯乙酮并建立其含量测定方法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0-07-11
摘 要:目的 从滨蒿中分离得。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
谱和Sephadex LH-20 从滨蒿的三氯甲烷部位分离得到对羟基苯乙酮;采用DiamonsilTMC18
色谱柱(250mm×4.6mm,5μm),甲醇-2%醋酸溶液(30:7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5 nm,
对不同产地滨蒿中对羟基苯乙酮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对羟基苯乙酮在0.098~0.786μg 范
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试验、稳定性试验、重复性试验、加样回收率试验的RSD 均小
于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0%。结论 该方法准确、快速、重复性好,可用于滨蒿中对羟
基苯乙酮含量的测定。
关键词:滨蒿;对羟基苯乙酮;分离;含量测定
滨蒿为《药典》2005 年版(一部)茵陈项下收载品种之一,为菊科植物滨蒿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 et Kit.的干燥地上部分,具有清湿热,退黄疸的功效[1],为利胆退黄的要药
[2],研究表明,对羟基苯乙酮具有明确的利胆活性[3],是滨蒿的有效成分之一,而茵陈
的现行质量标准中没有含量测定方面的内容,相关[4~9]也尚未见关于滨蒿中对羟基苯乙
酮含量测定方面的报道。本实验运用硅胶柱色谱从滨蒿的三氯甲烷部位中从分离得到对羟基
苯乙酮,并采用HPLC 法测定了10 个产地滨蒿中对羟基苯乙酮的含量,为滨蒿的质量控制
以及茵陈药材质量标准的建立奠定基础。
1 对羟基苯乙酮的分离
1.1 仪器与试药
RE52-2 旋转蒸发器(上海泸西分析仪器厂);柱层析硅胶(100~200 目,青海海洋化
工分厂,批号:061003);Sephadex LH-20:进口分装(Pharmacia),上海化学试剂采购供
应站分装厂;滨蒿购于成都五块石中药材市场,经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鉴定教研室严铸云教
授鉴定为滨蒿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 et Kit.的干燥地上部分;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1.2 提取与分离及结构鉴定
取滨蒿粗粉加10 倍量85%乙醇回流提取2 次,每次2 小时,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后
得浸膏,加热水使之混悬,依次用石油醚、三氯甲烷萃取,得三氯甲烷部位,将此提取部位
上硅胶柱,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5:1)洗脱,收集洗脱液,将此洗脱部位回
收溶剂后上Sephadex LH-20 色谱柱,以甲醇-水洗脱梯度洗脱,三氯甲烷重结晶,得白色针
状结晶。
结晶熔点为108~109℃,UV: (nm):275;1H-NMR(600MHz,CD3OD)δ:
2.50(3H,S,-CH3),6.82(2H,dd,J=8.9,2.4Hz,3,5-H),7.85(2H,dd,J=8.9,2.4Hz,2,6-H) ;
13C-NMR(CD3OD):24.85(-CH3),114.82(C-3,C-5),128.83(C-1),130.71(C-2,C-6),162.51(C-4),198.
08(C=O),根据以上光谱数据与对羟基苯乙酮文献值一致[10],确定该化合物为对羟基苯乙酮
(p-Hydroxyacetophenone),经色谱分析,纯度为98.97%。
- 2 -
2 含量测定
2.1 仪器与试药
Varian ProStar 210 高效液相色谱仪(Varian Model 325 检测器):美国瓦里安公司;
BP211D(万分之一、十万分之一)型天平:德国Sartorius 公司;DiamonsilTMC18 色谱
柱(250mm×4.6mm,5μm);对羟基苯乙酮对照品:自制,纯度大于98%;滨蒿药材:购
自四川、山西、辽宁、广西、陕西、河南、安徽、新疆,经成都中医药大学严铸云教授鉴定
为滨蒿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 et Kit. 的干燥地上部分;甲醇为色谱纯,水为重蒸水,其
余试剂为分析纯。
2.2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2%醋酸溶液(30:70)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1;检测波长为275 nm;柱温:30 ℃。理论塔板数按对羟基苯乙酮峰应不低于
3000。
图1 对羟基苯乙酮对照品HPLC 色谱图 图2 供试品HPLC 色谱图
2.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对羟基苯乙酮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 mL 含0.1 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
液。
2.4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滨蒿药材约2 g,精密称定,加入甲醇30mL,回流提取2 次,每次1 小时,滤过,
每次精密量取续滤液15 mL,合并续滤液,低温蒸干,残渣加甲醇水浴加热使溶解,转移至
10 mL 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分别精密吸取10 μL,注入液相色
谱仪,测定,即得。
2.5 线性关系的考察
分别精密吸取对羟基苯乙酮对照品溶液1.0 mL、2.0 mL、4.0 mL、6.0 mL、8.0 mL,分
别置10 mL 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取上述对照品溶液各10 μL,注入液相色谱
仪,记录色谱图,以对羟基苯乙酮的量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回归
方程A=6×107M+340141(r=0.9993)结果表明,在0.098~0.786 μg 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
关系。
2.6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 μL,连续进样6 次,测定,结果表明6 次测定的RSD 为1.66 %,
仪器精密度良好。
2.7 日内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0 μL,在同一个工作日内的0 h、2 h、4 h、6 h、
8 h 分别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对照品RSD 为1.60%,样品中对羟基苯乙酮RSD 为1.46%,
日内精密度良好。
- 3 -
2.8 日间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0 μL,于5 个工作日内分别测定,结果表明,对
照品RSD 为1.43%,样品中对羟基苯乙酮RSD 为1.70%,日间精密度良好。
2.9 重复性试验
取同一批滨蒿药材6 份,每份约2 g,精密称定,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依法测
定,计算样品中对羟基苯乙酮的含量,结果表明RSD 为1.66%,该方法的重复性良好。
2.10 加样回收试验
取已知含量的滨蒿药材约1 g,精密称定,分别精密加入对照品溶液适量,按供试品溶
液的制备方法制备,依法测定,计算回收率。结果见表1。
表1 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


取样量
(g)
样品中
对羟基苯乙酮
含有量
(mg)
加入
对羟基苯乙酮
对照品的量
(mg)
测得量
(mg)
回收率
(%)
平均
回收率
(%)
RSD
(%)
1 1.0034 0.326 0.246 0.575 101.18
2 1.0029 0.326 0.246 0.568 98.403 0.9988 0.325 0.246 0.570 99.75
4 1.0007 0.325 0.344 0.663 98.19
5 0.9991 0.325 0.344 0.675 101.83
6 1.0013 0.325 0.344 0.668 99.59
7 0.9899 0.322 0.393 0.718 100.84
8 0.9981 0.324 0.393 0.711 98.38
9 1.0021 0.326 0.393 0.719 100.08
99.80 1.32
结果表明,平均回收率为99.80%,RSD 为1.32%,该方法可靠性良好。
2.11 样品的测定
取各产地滨蒿药材,按供试品制 备方法制备,依法测定对羟基苯乙酮含量。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产地滨蒿中对羟基苯乙酮的测定结果(n=3)
药材来源 含量(%) 平均含量(%)
四川 0.033
广西 0.022
陕西 0.036
河南 0.016
安徽 0.028
新疆 0.021
辽宁 0.032
贵州 0.020
云南 0.025
山东 0.027
0.026
3 讨论
对羟基苯乙酮是滨蒿利胆的药效物质基础之一,易溶于甲醇、乙醚、丙酮等溶剂,分别
对不同的提取溶剂(甲醇、乙醇、提取方法(超声、回流)、提取时间(1 小时、1.5 小时、
2 小时)以及提取次数(1 次、2 次、3 次)进行了考察,最后确定甲醇回流2 次,每次1 
- 4 -
小时提取最为完全。
对甲醇-水、甲醇-磷酸以及甲醇-醋酸不同流动相系统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用甲醇-2%
醋酸溶液(30:70)为流动相时,对羟基苯乙酮的保留时间、峰型以及分离效果较好,可用
于滨蒿中对羟基苯乙酮的含量测定。

[1] 药典.一部.北京:化学出版社,2005:166
[2] 张廷模.中药学.北京:高等出版社,2002:192.
[3] 湖南医药工业研究所.茵陈蒿(滨蒿)利胆有效成分对羟基苯乙酮的初步药理实验.中华
医学杂志,1974,(2):101.
[4] 楼之岑,秦 波. 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北方编).第1 册.北京:北京大学医学
出版社,1995:828
[5]曾美怡,张启伟,姚三桃,等.茵陈的化学成分和质量评价研究.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1987,9(6):1.
[6] 中国医学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中药志(Ⅳ),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524.
[7] 刘 影,于治国,袁 璐,等.茵陈药材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西北药学杂志,2006,21(5):
207.
[8] 孙秀燕,邢山闽,李明慧,等.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滨蒿中的茵陈色原酮.沈阳
药科大学学报,2003,17(2):110.
[9] 王喜军,孙 晖,刘中申.茵陈蒿及其复方制剂中6,7-二甲氧基香豆素和茵陈色原酮的定
量研究.中国中药杂志.1994,19(11):667.
[10] 江纪武.植物药有效成分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986.
Isola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p-Hydroxyacetophenone in
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 et Kit.
Ye Ping1,Zhou Li2,Dong Fang1,Lv Fang1,Wang Min1,Wang Ling1
1.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engdu, China(61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