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松挥发油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的实验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0-07-11
摘  要:目的:观察油松针叶有效成分挥发油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采用抖笼法及走动时间和举双前肢法,观察药物对小鼠自发活动的镇静作用;以阈下剂量的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入眠,观察其催眠作用。结果:油松挥发油能明显减少小鼠自主活动次数(P<0.01);与戊巴比妥钠具有协同作用,增加小鼠入睡个数(P<0.05)。结论:油松挥发油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有较强的抑制性,镇静催眠等药理作用确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油松;挥发油;镇静;催眠

    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针叶,始见于《名医别录》:“主治风湿痹疮气,生毛发,安五脏,守中,不饥,延年。”历代医家多认为松针有祛风湿、止痛、疗疮、益气扶正及预防瘟邪疫气等作用。近代认为本品还具有较强的安神之效,可用治神经衰弱、心悸失眠、风湿痹证及疥疮等〔1〕。油松针叶富含18种氨基酸,在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中,苯丙氨酸、赖氨酸的含量突出〔2〕。赖氨酸是合成核蛋白、血红蛋白及促进大脑神经细胞再生的重要氨基酸,对营养不良、乙型肝炎、支气管炎等有一定的辅助疗效〔3〕。油松是北方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甘肃以陇东、陇南及天水小陇山一带最为密集,资源丰富。本实验利用甘肃油松提取挥发油进行药理研究,观察其药效价值,为开发药用资源提供理论性依据。

    1  材料

    1.1  药材

    松针(采自陇南地区,由本院鉴定教研室鉴定)。

    1.2  动物

    小白鼠(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规格:昆明种小鼠,普通级,医学动物合格证号为:医动字第14-001号)。

    1.3  药品

    生理盐水(甘肃定西扶正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0011008),戊巴比妥钠(上海化学试剂采购供应站,批号:86-01-22)。

    1.4  仪器

    二道生理记录仪(成都仪器厂,型号LMS-2B),拉力换能器,吊笼,动物活动箱,秤(江苏省常州市万得天平仪器厂,型号WT 6001),微量进样器,秒表。

    2  方法〔4〕与结果

    2.1  对小鼠活动强度的影响

    取30只体重18~22 g雄性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分别放入吊笼中,待其适应3 min后记录其30 s内正常活动曲线。然后每组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挥发油小剂量、挥发油大剂量(小剂量0.109 ml/kg,大剂量0.217 ml/kg〔1〕)。20 min后放回吊笼,同法记录用药后活动曲线。比较用药前后各组动物活动的波形,用组间t测验检验分析。结果给药组小鼠活动强度明显减弱,见表1。          表1油松挥发油对小鼠活动强度的影响注:大波(波幅在20 mm以上)为小鼠强度活动时的波形,如跑动、上串下跳等;中波(波幅在10~20 mm    之间)为小鼠中度活动时的波形,如走动、立起、爬上爬下、向笼外探头等。与NS组比较*P<0.01

    2.2  对小鼠自发活动的影响

    取30只小鼠同上法随机分3组,每组10只。将各组小鼠分别放入活动箱适应5 min后记录2 min的活动数值作为正常值,以2 min内小鼠走动时间及双前肢向上抬举次数为指标。同方法分组给药,30 min后按同法测定小鼠活动数值,以后每30 min测1次。比较用药前后各组小鼠走动时间和双前肢抬举次数,用组间t测验检验分析。结果给药组小鼠自发活动显著减少,见表2。表2  油松挥发油对小鼠自发活动的影响 注:与NS组比较*P<0.01

    2.3  对戊巴比妥钠阈下催眠剂量的影响

    取30只小鼠同上法随机分3组,同方法分组给药。30 min后,每只再由对侧腹腔注射阈下剂量的戊巴比妥钠30 mg/kg,然后记录各组入睡鼠数。以小鼠翻正反射消失1 min以上为入睡指标。用χ2值检验进行统计分析,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果见表3。表3  油松挥发油对小鼠入睡个数的影响

    3  讨论

    油松挥发油能明显减少小鼠大中强度活动波形,减少走动时间和双前肢抬举次数;对阈下剂量的戊巴比妥钠具有协同作用,增加小鼠入睡个数。表明其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有较强的抑制性,具有镇静催眠等药理作用,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近年初步研究发现,氨基酸可能是中枢递质,比较确定的谷氨酸(GLU)和天门冬氨酸(ASP)等酸性氨基酸对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元起兴奋作用;甘氨酸(GLY)和丙氨酸(ALA)等中性氨基酸对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元起抑制作用。油松所含的18种氨基酸中,除GLU和ASP为酸性氨基酸及精氨酸(AGR)和赖氨酸(LYS)为碱性氨基酸外,其余GLY、ALA、SER、MET等14种氨基酸均为中性氨基酸〔2〕。所以油松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可能与含有大量的中性氨基酸有关。此外,油松增强催眠的作用也与巴比妥类药物能阻断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的多突触传递,使大脑皮层由兴奋转为抑制而入眠的效应相协同。

    目前临床药用松针多为油松、马尾松、云南松、红松、西伯利亚松及华山松等〔5〕。松针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含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和较高的营养成分(氨基酸、维生素、胡萝卜素等),有着重要的药用价值。油松在我省分布密集,资源丰富,深入研究,合理开发将有广泛的利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

    〔1〕雷载权,张廷模.中华临床中药学(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526.

    〔2〕邓毅,陈晖,王淳,等.甘肃油松针叶氨基酸成分的研究[J].中医药科技,2003,10(6):357.

    (1.甘肃中医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2.甘肃中医学院附属,甘肃  兰州  730020)

    〔3〕郭玲.海南山苦茶中游离氨基酸的分析[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1,20(6):26.

    〔4〕陈奇.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667.

    〔5〕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全国中草药汇编(上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5.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