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化学实验教学体会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余晓晖,郭玫,邵晶 时间:2010-07-11
  摘 要: 分析了中药化学实验教学的特点和具体内容,在中药化学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的几点具体做法。

    关键词: 中药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教学

    中药化学是中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实验教学在本门课的教学中占重要地位。学生可通过上实验课对理论课讲授的内容加以验证,以掌握中药中各种不同成分的提取、分离、鉴定、结构测定和必要的结构改造,加深对理论课所讲内容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中药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

    中药化学是运用化学原理和方法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鉴定、结构测定和必要的结构改造;有效成分的来源途径、外界条件对这些化学成分的影响以及有效成分的结构和中药药性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改进药物剂型,提高中药材及制剂的质量,提供中药炮制的依据,并有助于扩大药源、开发新药,从而合理利用。

    2 中药化学实验教学的特点

    在教学大纲中,中药化学课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时数比例为1∶1,由此可见,实验教学的水平直接影响到整体教学质量及学生能力的培养。如何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

   2.1 中药化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中药化学是运用化学原理和方法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学科。要学好中药化学必须要有扎实的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基础。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应提醒学生注重各学科之间的联系,课前课后应给学生留有思考题,以便让学生正确理解提取、分离及检识原理。

    2.2 中药化学实验课耗时长 中药化学每一个实验都需要数周才能完成,每次实验也在4、5个小时以上,这就需要学生有足够的耐性,认真观察实验现象,作好实验记录,以获取真实可靠的资料。

    2.3 中药化学实验课具有连续性

    中药化学每个实验都需几周才能完成,每次实验都有相应产品。若某次实验失败,得不到产品,都将会影响到后面实验的进行。

    3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是实验课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

    为保证学生顺利完成实验,教师在实验准备环节上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3.1 技术准备

    在做每个实验前,实验教师应把本实验的理论基础、原理、方法以及培养学生达到基本水平和要求作为技术准备的主要内容,并写出下列项目教案:

    (1)实验目的、理论、依据、原理;(2)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及操作;(3)实验内容、方法、步骤、分析问题、完成实验任务;(4)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故障、失误及分析处理;(5)实验报告及要求。

  3.2 药材、试剂、仪器设备的准备3.2.1 药材准备

    中药化学实验内容就是从中药中提取有效成分并进行检识,药材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实验结果,因而选取优质药材尤为重要。

   3.2.2 试剂准备试剂应新配制。

   3.2.3 设备仪器准备

    实验课用的循环水泵、烘箱、水浴锅、酒精喷灯等都应在课前检查,处于良好的状态。

  3.3 预实验准备

    教师在上实验课前一定要做些实验,否则将无法讲清实验中的注意事项、故障及分析处理。

   4 主观能动性的培养

    4.1 以提问方式检查预习情况

    以提问的方式检查预习情况,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从提问中掌握实验的要求。学生预习实验往往以了解“做什么”和“怎么做”为目的,但对实验方法、原理与步骤的联系不甚理解。因此,要精讲要点,启发思考,尤其针对实验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和具体步骤进行设问,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2 创造宽松的实验环境

    有些同学一做实验就不知从何入手,生怕实验做错,每做一步都要向老师请示,从而影响了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助长了学生的依赖性。要改变这种现象,教师应鼓励学生自己动手,互相配合,使实验室充满轻松气氛,并在实验过程中互相学习,变“师教生”为“生教生”,做到手脑并用,如果实验过程中出现典型问题,可留给学生课后思考,以在实验室外也营造实验氛围。

    4.3 分段,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完成单个实验时,不一定能充分理解每个实验的整体思路。当经过一个完整的实验后,教师应组织学生回顾、总结,对实验报告进行全面分析评判,使学生加深理解、开阔视野,能够应用现有的知识技能,对中药化学实验方法、原理步骤等有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4 实验考评对增强学生主动性的作用

    严格进行实验教学考核是促进学生重视实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措施。通过考评使学生明确掌握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检识的方法和原理,进而对日后实际工作中研究中药化学成分、中药制剂的制备工艺、研制工艺、扩大药源打下基础。

    5 实验教学改革的一些设想

   5.1 开放实验室

    通过开放实验室,一方面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他们养成的探索精神;另一方面,为学生开辟第二课堂,可使学生进行广泛的实验活动。学生可以自己选题,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这与传统 的实验教学明显不同,学生的主动性不再受限制,而且成为实验活动的中心,这样可使少数优秀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深入钻研业务,从而加快成才的步伐。

    5.2 改革实验教学考评方法

    传统实验教学考评主要以实验报告评分作为实验课成绩,不能体现学生实验操作技能,致使一些成绩优秀或比较优秀的学生离开学校后,在工作岗位上无法独立工作,缺乏创造力,出现高分低能现象。因此,严格进行实验考评是促使学生重视实验课学习的有效措施,通过考评对整个实验教学过程做出正确评价。考评方法包括考核成绩与成绩两部分。

    5.2.1 考核成绩

    考核成绩占70%,各部分评分见表1:表1 实验课考核评分表

    5.2.2 考试成绩

    考试成绩占30%,各部分评分见表2:表2 实验课考试评分表考核成绩和考试成绩是对学生实验能力的综合考评,它能全面反映学生对实验内容掌握的程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6 总结

    通过以上教学实践,学生的实验技能、思维能力和独立动手能力有所提高,并比较系统的掌握了中药各种成分提取、分离、检识的方法。至于实验教学的进一步改革,如实验教材内容的更新,从简单的提取分离实验过度到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的开设等,尚需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