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播种期阳春砂种子的发芽实验研究
作者:张丹雁,徐志东,欧阳霄妮,丁平,刘军民,姜倩娥,赖小平
【摘要】 【目的】探索阳春砂种子发芽的动态变化,明确砂仁种子的适宜播种期及储存期。【方法】采用室外盆播方式,以5 d为1个间隔进行16期播种,观察出苗状况,记录实验数据并发芽率及发芽势。【结果】湿沙储藏的春砂仁种子从8月26日至10月20日经分期播种,其发芽率及发芽势从低至高呈曲线上升趋势,9月前播种者发芽势不明显,10月25日播种则发芽率明显下降,且发芽势不明显;经湿沙储藏的春砂仁种子适用期或储存期为2个月;种子越成熟发芽力越高。【结论】湿沙储藏可延长砂仁种子的适用期限;8月下旬至10月中下旬之间砂仁适期迟播比早播的发芽率及发芽势高,但结合生产实践考虑, 9月20日前是湿沙藏砂仁种子的适宜播种期。
【关键词】 阳春砂/生产和制备;湿沙储藏;播种期;发芽
阳春砂来源于姜科植物阳春砂Amomum villosum Lour的干燥成熟果实[1],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南药之一。在目前的砂仁品种中,阳春砂产量最大,品质最佳,主要分布于广东、云南、广西、福建等地,以广东阳春所产为道地。长期以来,阳春砂的生产多采用分株繁殖方式,但常因种苗不足而难以扩大生产[2],因此种子繁殖是解决短时间内大面积种植的较好办法。目前有关砂仁种子发芽规律的相关研究报道甚少,尤其对不同存放时间砂仁种子发芽的动态变化规律缺乏认识。为了全面系统地阐明和揭示砂仁种子的发芽规律,本研究以湿沙储藏的阳春砂种子为对象,开展发芽实验研究。现报道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实验材料阳春砂成熟种子及近成熟种子均采自阳春砂仁试验示范场,经广州中医药大学张丹雁教授鉴定为阳春砂Amomum villosum Lour的种子。分别于2005年8月16日及8月23日采收,将种果去除果皮,按传统加工方法以河沙搓种(将种子团及适量河沙置于畚箕中搓2 h),过筛,取种子摊凉1 d后以布包埋于湿砂中备用;播种用盆为口径35 cm的普通陶瓷花盆,内装疏松湿润的种植土壤。
1?2 方法与设置播种实验于阳春市“砂仁试验示范场”,在荫蔽度为70%~80%的树荫下以盆播方式进行。设置“成熟种子”及“近成熟种子”2个发芽实验组,均于2005年8月26日进行第1期播种,之后每间隔5 d播种1次,以此类推,共展开16期播种实验,每期播种量为100粒,株行距4 cm×4 cm,培土0?2~0?5 cm,实验重复3次。播种后及时观察出苗状况,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
1?3 发芽率及发芽势的测定[3]发芽率指种子发芽总粒数占试验总粒数的百分比;发芽势是指从发芽开始到发芽最高峰为止时种子的发芽率,或者是发芽试验初期,规定日期内正常发芽的种子发芽率。发芽率及发芽势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p发芽率=n发芽总粒/n试验总粒×100%;p发芽势=n发芽种子,规定天数/n试验总粒×100%。
2结果
表1及图1结果表明,以湿沙储藏的春砂仁种子从8月26日至10月20日经分期播种,发芽率及发芽势由低至高呈曲线上升趋势,且差距较大 (8月下旬发芽率仅36%,10月中下旬出苗率高达75%);10月下旬(10月25日)后播种则发芽率明显下降;9月前及10月下旬后播种发芽率低且发芽盛期不明显或无。种子越成熟,发芽率越高,发芽势亦越强。
3讨论
本实验结果表明若仅从发芽力考虑,8月下旬至10月中下旬适宜播种,但此期间适期迟播比早播的发芽率及发芽势高;此外早播种发芽率低、盛期不明显说明阳春砂种子具有一定后熟期。
从生产实践考虑,由于砂仁在苗期需较长的适宜温度和生长过程,为避免夏季幼苗容易发病,又能适期种植而早结丰产,应争取种苗提早出圃而选择早播,因在发芽率较高(50%左右)的播期内适当早播有利幼苗的健康生长及定植生产,至于早播出苗率偏低可通过采取播种前浸种处理方式来提高早播种子的发芽力。结合幼苗生长状况及传统种植经验,选择9月20日前播种较适宜。故从生产角度考虑,还应选择早播(与传统观点相符)。
阳春当地传统观点认为:砂仁种果采收后应抓紧时间尽快播种,越快越好;9月20号前播种可当年发芽,其后播种则次年春天发芽。于志忱等[4]认为:阳春砂种子为不耐干藏的“短命”种子,应随采随播;湿沙保存下种子可延长其适用期限,但不应超过30 d。
以上传统结论及于志忱等[4]研究结果分别是在采用室藏干种子及室藏鲜果种、沙藏鲜果种进行实验所得,本研究采用湿沙保存的种子进行发芽实验,结果与传统观点及于志忱等结论有差异:(1)从发芽率及发芽势看,沙藏种子并非越早播种越好,过早播种发芽率低,盛期亦不明显;(2)10月20日播种的沙藏种子在播后第16~24天(9 d内)其发芽率(势)已达73%,并非传统观点9月20号后播种则次年春发芽;(3)从种子适用性及储存期限看,湿沙储藏砂仁种子超过30 d仍具有很高的发芽力,如10月5日(存放40 d)播种,发芽率达76%,发芽势为58%,10月20日(存放55 d)播种,发芽率达75%,发芽势为73%,即使延至10月25日(存放60 d)播种其发芽率仍有40%。
从储存期限考虑,沙藏种子可储存2个月,湿沙储藏砂仁种子较普通室藏干种及室藏鲜果种、沙藏鲜果种更有利于其发芽和储存。
本实验从种子发芽力及生产实践角度解释和验证了传统观点(越早播种越好),对阳春砂种子发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阐明和揭示了砂仁种子发芽的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摸清了湿沙藏砂仁种子的适宜播种期、适用期和储存期限,弥补了以往对砂仁种子发芽研究的不足,解决了砂仁种子繁殖技术的疑问和难题,为指导阳春砂种子繁殖和大面积种植生产的实践工作奠定基础。
第4期张丹雁,等.不同播种期阳春砂种子的发芽实验研究
【】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第一部)[S].北京:化学出版社,2005:177.
[2]刘军民,徐鸿华.阳春砂仁规范化栽培技术[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2:7.
[3]王书林.中药材GAP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8.
[4]于志忱,韩德聪,黄庆昌,等.春砂仁种子发芽的试验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1981(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