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理脾胃治未病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谷慧敏 时间:2017-02-28
【摘要】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预防为主,预防为先的医疗理念已深入人心。本文从调理脾胃入手谈“治未病”目的就是提高人们的预防意识。以期民众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鉴于疾病谱的变化,积极主动地开展预防工作,对于医者而言,不仅是恪尽职守,也是社会责任的担当。相信随着预防知识的不断讨论与普及,民众的患病率会逐渐下降,随之而来的则是更加健康阳光的国民群体。
【关键词】调理脾胃  治未病
        中医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不仅建立起辩证论治的临床医疗理论,而且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预防医学思想和确有实效的防治原则。《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1} 《灵枢·逆顺》也提出:“上工治未病。”{1}《难经七十七难》亦云:“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2} 此后,“治未病”的思想经过历代医家的发展与完善,成为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未病”有以下三层含义:一是“未病”为“无病”即机体尚未产生病理信息,也就是没有任何疾病的健康状态,治“未病”就是未病先防。二是“未病”为病而发或病而未显,即健康到疾病发生的中间状态,“治未病”就是防微杜渐。三是“未病”可以理解为已病而未传变,“治未病”就是已病防变。
        中医讲“治未病”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未病先防”。尚使机体阴阳时时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人体就无病、就安康。这是中医养生保健的重要内容。人不可能长生不老,也不会不走向衰亡,但延年益寿并非梦想,关键在于养生有道。养生保健的原则就是顺应自然,保持身体内外环境的平衡。基本方法是饮食调养,舒畅情志,动静相宜,四时调摄。其中饮食调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脾胃功能健全,饮食物充分消化吸收,则气血化生充沛,新陈代谢正常,人即可健康无病,颐养天年。故调理脾胃,使脾胃功能健全是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重要保障。
        针对疾病传变的普遍规律,中医对疾病的治疗强调预见性,即见微知著,防微杜渐。这是中医“治未病”范畴中的重要部分。病而未发或未显之时,调理脾胃,鼓舞正气,斡旋燮理,化微羌于无形,是中医“治未病”的重要方法。 

        《素问·灵兰秘典论》以取类比象的方法将人体脏腑封为十二官,其中“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无味尘焉”并明确指出:“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咱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1}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的十二官,其实只有十一官,因为脾胃是合起来说的,在《素问?刺法论》才真正谈到十二官,把脾胃分开来讲,官位也更加明确了。《素问·刺法论》说:“脾为谏议之官,知周出焉,”胃为仓廪之官,五味出焉。“{1} 谏议为古代官名,后称谏议大夫,是专门参政议政的高官。他的职责是对天下的人和事详细辨别好或坏,禀奏君王,使君王对所有情况了如指掌,从而做出英明的决断。具体到人身,就是详察机体阴阳、气血、津液、脏腑机能等情况,禀告于心,使“主明下安。”人体免疫系统有三大功能:其一是免疫防御功能;其二是免疫稳定功能;其三是免疫监视功能。免疫监视功能与脾的“谏议之官”的功能非常相似,就是密切监视体内阴阳平衡的状况,一旦发现异常,就告之“君主”,君主就通告“十二官”,通过各种途径,启动各项功能来整体协调,使机体阴阳重新达到平衡。疾病的变化犹如多米诺骨牌;疾病初期是前几张牌,中后期则是后续骨牌。当疾病初起尚未引起机体严重的功能损伤时,及早发现,积极治疗。即扶起刚倒的最初几张牌,可以止住后续牌的连续倒伏而治病就免;一旦一长串骨牌倒下,即使最初的几张牌被扶起,但对整个疾病的控制已毫无把握。故调理脾胃,使脾胃功能健全,在“治未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