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因素对同一性形成的影响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朱旭 时间:2010-07-12

【关键词】  同一性;情景因素;青少年

  【关键词】 同一性;情景因素;青少年

  尽管众多心家都承认同一性的形成是一个受社会因素影响的过程,但有关同一性的研究却常常只局限于个体内部的心理。实际上,外界因素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形成与探索起着重要的作用,影响和制约着青少年在发展过程中的种种选择。

  1 传统理论的局限

  青少年有关自我的社会认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自我的知识、他人的知识和自我与他人关系的知识。Erikson是根据社会心理任务来划分青少年发展的,他一直坚持一个人"不能将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分开来" 。 但很多心理学家还是将同一性形成看作是一个和环境毫无联系的过程。以这种思想为指导建立起的模型假定青少年同一性的形成是在一个静态的环境中发生的。这种静态的环境通常隐含着这样几层意思:(1)一个确定的社会结构;(2)没有物理的或社会的限制;(3)有一系列确定的、青少年可以理解的工作和生活选择。假定青少年的同一性是在这样一个单一确定的环境中形成的,显然忽视了外界社会文化对青少年内部心理过程的影响。把能否成功统合的责任全部归于青少年,显然也是不公平的。

  目前,Marcia的同一性划分模型是用得最多的。Marcia根据两个维度对同一性形成进行划分:(1)对职业、思想意识、和性别角色的探索;(2)对在这些领域的行动承担责任。探索(exploration)指的是对可能的选择作积极的考虑,承诺(commitment)指的是获得一种清晰的自我确定感。据此,Marcia将同一性的形成划分为4种类型:(1)同一性成功(identity achievement),指个体经过一番探索后,正在追求自己选择的目标;(2)同一性丧失(foreclosure),指个体没有经过探索就确定了自己的职业和思想观念;(3)同一性扩散(identity diffusion),指既没有确定的职业方向,也不进行探索;(4)同一性延缓(moratorium),指正在努力探索,却还没有确定方向,即个体处于同一性危机(identity crisis)中。作为一种描述和评估同一性形成的方法,这个模型反映的是这一过程中对大多数青少年都适用的具有普遍性的过程,而不是确定那些可能使青少年偏离正常发展轨迹的影响因素。

  Marcia本人也承认同一性的形成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但他的理论却又让人觉得他将发展的全部责任都加在了个体身上,环境的作用显得相当消极。事实上,不断变化的社会结构会直接影响和限制个体的发展,青春期通常就意味着为这样一套社会文化体系所决定的模式做准备。Kroger强调"任何时期占统治地位的倾向不但和个人的心理社会的同一性选择密切相关,而且对他在同一性形成过程中所处的模型也有影响"[1]。

  如果考虑到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就为Marcia的理论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视角,从而可以更准确地反映行为和社会情景之间的关系。如一个有关大学生和参加工作的年轻人的发展状况的研究表明[2],总的来说,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比相同年纪的大学生更多地获得了同一性。而进一步对相关的情景因素进行分析后发现,大学的环境具有抽象性,为学生提供了多样的思想观念,而且允许学生自由思考,这就使大学生在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前,得花更多的时间进行探索。这一研究强调了情景变量的重要性。很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被认为是同一性早闭(foreclosed)的,但实际上他们根本没有时间进行探索,不得不马上做出决定。从这个意义上说,环境对他们的同一性状况也负有责任。通过对大学生和参加工作的年轻人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到,环境或是社会支持对同一性形成的影响。所以,为了更准确地描述同一性的形成,Marcia的理论应该包括对情景的限定。

  在承认不断变化的外界因素会对同一性的形成产生影响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对Marcia的理论作一些补充:(1)用同一性模型评估青少年同一性发展的利弊;(2)把青少年同一性的获得看作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文化现象;(3)个体对情景因素的适应能力。

  2 同一性的评估

  通常,成功的同一性形成被认为是一个个体首先探索自我和外部环境,然后再确立目标的过程。考虑情景因素有利于我们将个体的心理选择和外控的情景分开来。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来评估同一性形成的状况[3]:(1)是否考虑过多种的同一性选择;(2)是否有清晰的自我确定感;(3)是否对目标、价值观和信念有承诺感(commitment);(4)是否有指向完成那些目标的行动;(5)是否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我们需要确定那些个体无力控制,但又对同一性形成产生深刻影响的情景因素。

  目前,尽管青少年在经历、文化和背景上存在着诸多差异,但他们的同一性形成状况却都是用西方主流的发展模式来衡量的。来自于弱势群体的青少年虽然在研究样本里只占少数,却是学校和社会所面临问题的主要来源。这些问题包括:(1)读写能力降低;(2)缺少高科技经济需要的熟练工人;(3)不断增加的暴力犯罪和青少年犯罪;(4)家庭功能失常。当青少年统合失败,无法融入成人社会时,就会产生消极情绪。他们也许会选择辍学、反社会和不参加工作等成人认为是不正常或是反叛的行为。

  3 情景因素的特征

  这里指的影响青少年同一性形成的情景因素有以下一些特征[4]。

  3.1 情景因素反映了多种社会文化的差异 

  情景因素实际上反映了不同的社会文化,存在于某个社会中的情景也许在另一个社会里根本就不存在了。

  3.2 情景因素反映了社会文化的偏见 

  如果从更广阔的角度来看,我们就会发现种族、性别的偏见和社会文化的限制对同一性形成的影响。生长在一个多文化的社会里,如果主流文化和自己的原文化差异过大,许多年轻人面临的一个任务就是将这些同一性的不同方面整合到一起。

  3.3 情景因素可以影响同一性的多个方面 

  尽管情景限制可以单独影响个体的职业、宗教、性别角色等方面,但实际社会中的情景变量却经常影响着个体自我同一性的多个方面。所以情景变量既包括一般的也包括某一领域中特殊的社会文化因素。社会可能对个体同一性产生影响的因素有:(1)地理位置上的隔绝;(2)童年期的社会地位;(3)父母的控制;(4)受的机会;(5)身体缺陷;(6)上的约束;(7)种族的划分;(8)性别;(9)年龄;(10)宗教。

  3.4 情景因素具有性 

  有关情景因素历史性的一个基本假设就是社会文化环境是在不断改变的,所以情景因素也在不断变化。

  3.5 情景因素有主次之分 

  在个体同一性形成的过程中,一些情景因素比另一些更加重要。

  上述情景因素的这些特征有助于我们把青少年的同一性获得看作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文化现象。

  4 情景中的个体差异

  心理论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能够预测人的行为。同一性的形成状况同样会影响个体今后的人格发展。成功获取同一性的个体常具有这样一些人格特质:较高的自我发展水平,较好的道德推理能力,在压力下能自我肯定亲密的人际关系。另外,同一性延缓的青少年显得最害怕成功,而同一性早闭者则有严重的刻板思维和服从权威倾向[5]。

  在生活中我们总会发现有些个体特别能够克服情景障碍,而另一些青少年,环境给他们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会,最后却选择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将善于克服外在障碍和在困境中退缩的个体进行比较,可以帮我们找出那些有利于发展健康心理功能的关键经验或人格因素。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在这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从情景的角度对Marcia的传统理论进行补充,并不是要强调每一个个体所遇到的困难,而是提供一种方法来进一步确定和理解那些对一般的同一性形成过程产生巨大影响的情景变量,从而使今后的研究能对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有一个更准确更完整的评估。理想的情况是,研究者和教育者能够鉴别自我驱动和情景驱动的自我同一性的形成过程,并及时进行干预,使得青少年能够获得积极的同一性。

  

  [1] Kroger J. The role of historical context in the identity formation process of late adolescence[J].Youth & Society,1993,24:364

  [2] Munro G, Adams GR. Egoidentity formation in college students and working youth[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77,13:523

  [3] Waterman A S. Identity development from adolescence to adulthood: An extension of theory and a review of research[J].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82,18:341

  [4] Yoder AE. Barriers to ego identity status formation: A contextual qualification of Marcia's identity status paradigm[J].Journal of Adolescence,2000,23:95

  [5] Larkin L. Identity and fear of success[J].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1987,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