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主骨”与“肾主外”刍议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姜勇,鞠诣然 时间:2010-07-12

【摘要】  从《黄帝内经》原文及相关的角度,探讨“肾主骨”与“肾主外”的关系,得出重要结论;“肾主外”虽有多种意义,但“肾主骨”是最符合原意的。

【关键词】  内经;肾主骨;肾主外

    肾主骨是常见的中医观念和常识性的命题之一,也是中医骨科最常用的理论依据。骨伤临床常常提到肾主骨,但很少提到“肾主外”。殊不知肾主外也是与骨伤科密切相关的理论点,只是在《内经》中提及的次数远远少于肾主骨。先秦典籍未能明确说明其含义,后世历代医家注解各异,至今没有公认的结论。笔者从文献学角度考查并加以思辨,认为肾主外的含义虽不止一种,但与肾主骨的关系最为密切。了解这一点,有助于指导中医骨伤科的临床。

  1 历代医家对“肾主外”的5种主要诠释

    “肾主外”一说,在《黄帝内经》中凡2见,《灵枢·师传》曰:“肾者主为外。”《灵枢·五癃津液别》曰:“肾为之主外”。三者文字略异,但要义均为“肾主外”。 不同医家对此有不同解释。

    1.1 “肾主外”乃为“肾主水”之误 河北医学院《灵枢经校释》注释:“《太素·卷第二十九·津液》中外作水”。郭蔼春·《黄帝内经灵枢校注语释》注释:“外是水的误字,应据《太素·卷第二十九·津液》改。”但这些校正缺乏确凿的文献依据,且与原文并列的“心为之主”、“肝为之将”、“脾为之卫”的文理、医理不符,联系《灵枢·师传》,“外”改为“水”与上下文不合。张志聪《灵枢集注》记载:“肾主外者,肾主藏津液,所以灌精濡空窍者也”,可见肾主水、主津液与肾主外是因果关系。

    1.2 “肾主外”主要指卫气之卫外功能与肾有关 高炳爱认为“外”不应改为“水”“外”多指体表,如《灵枢·本藏》云:“视其外应,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可见“外”指体表的皮毛,而皮肤是与脏腑、筋骨相对而言的,是人体的屏障。卫气对维护皮肤正常生理功能起重要的作用,其主要生理功能是“卫外”。卫气的化生运行又取决于肾,《灵枢·营卫生会》:“卫出于下焦。”卫气又称卫阳,卫气卫外功能的强弱是由肾主一身之阳气决定的,《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阴者藏精而起亟起,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阳主抗御外邪,肾之盛衰决定一身阳气的衰旺,肾阳旺则卫气的卫外功能亦强。此外许多医家从金水相生的角度来理解“皮毛生肾”,认为毛发为肾之外候,所以“肾者其华在发”,又因为肺具有宣发卫气津液以温润皮毛的作用,就有赖于肾气的蒸化,同时,肾与三焦亦有关联,三焦为元气的通路,能输布肾中元气,使之外达腠理毫毛。膀胱应腠理毫毛而主表,因其经脉循行于体表,统属卫阳。膀胱为肾之合,受肾中阳气,通过其经脉外达于体表而卫外,因此,应把“肾主外”与“卫出下焦”及肾与肺、膀胱、三焦的关系联系起来理解。

    肾与卫气之关系是肯定的,从这个角度而言,此说有一定道理。不过,皮毛由肺所宣发之卫气充养,但卫气最终来源于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气,且肺气之宣散,虽有肾的蒸腾气化作用参与,若无脾胃提供营养及脾气主升之助,就无法完成。《内经》中确有“脾为之卫”的说法,难道从这个意义上又可说“脾主外”吗?而且外可指皮毛,亦可指外界,仅限于皮毛未免过于狭隘。严格来说肾者其华在发而不在毛,至于其中解释三焦、膀胱与肺肾及卫气的关系,显得不够直接有力。

    1.3 “肾主外”系耳司听觉之功能 马莳《灵枢注证发微》中解释为:“肾主为外,使之远听,故视耳之好恶,而知肾之小大、高下、坚脆、偏正矣。”显然是据《灵枢·师传》中记载的:“肾者主为外,使之远听,视耳好恶,以知其性”,其中的意思是“好恶”同“善恶”,意思是当以的正常与否来判断肾主外的功能盛衰。肾主外与肾开窍于耳紧密相关,是从听声音的远近可测知肾精盈亏及功能的盛衰。耳之听与肾主外紧密相关,耳之远听只是肾主外的表现和要求[2] 。我们可以认为,听力或可作为肾主外的一个方面,但目亦可远视,目为肝之窍,为何《内经》不言“肝主外”?甚至照此逻辑,亦可勉强推断出“肺主外”之论。故此说亦显牵强。

    1.4 “肾主外”即“肾主骨” 把“肾主骨”与“肾主外”联系起来,张介宾·《类经·十六卷五十八》曰:“肾

    主骨而成立其形体,故为心之主外也。”其说当受《灵 枢·师传》中“以身形支节胭肉,候五脏六腑之小大”的影响,其理可通,但注家未尽其意。

    1.5 “肾主外”不限于肾的一种功用 大概有些医家认识到肾主外并非限于一种含义,所以试图从肾的多种生理功能解释。清代张隐庵把“开窍于耳”和“藏精液”联合起来作为肾主外的注解,程士德教授在《中医学问答题库·内经分册》中解释:“肾主外是指生命活动与外界密切相关的脏器功能,主要有三:肾为卫气之本,具有卫外而为固的作用;肾开窍于耳,使之远听;肾藏精,濡养在外之孔窍。”其思路演变为肾主外是多种肾脏功能的综合与概括。此说新颖独到,又稍嫌笼统。

    2 “肾主外”当指“肾主骨”

    2.1 以经解经,排除曲解 笔者认为,《内经》是现存最具权威的中医著作,无论是各章之间还是每章字句之间,是有一定逻辑和编排秩序可循的。有学者倡导解释古代经典最好用“以经解经”之法,所以我们当从其出处仔细观察其内在逻辑,揣摩其本意。回过头来再看《灵枢·五癃津液别》中的原话:“五脏六腑,心为之主,耳为之听,目为之候,肺为之相,肝为之将,脾为之卫,肾为之主外。故五脏六腑之津液,尽上渗于目,心悲气并,则心系急。心系急则肺举,肺举则液上溢。夫心系与肺,不能常举,乍上乍下,故而泣出矣。”既然已出现“耳为之听”,何必再通过“肾为之主外”重复此意?于文于理都说不通,故不应用耳之作解。同样,已强调“脾为之卫”,自不必用“肾为主外”再含蓄地重复卫外之状,故用肺卫与肾之种种关系解释此说亦显得牵强附会。再加上前文所述之理由,这两种解释可以不予采纳。至于说是“肾为之主水”之误,从句式文法已说不通,于理也显唐突,前文已述。那么似乎合理的解释只剩下“肾主骨“一说了。

  2.2 领会主旨,体悟原意 遍览《灵枢·五癃津液别》整篇,如开头所言:“黄帝问于岐伯曰:水谷入于口,输于肠胃,其液别为五,天寒衣薄,则为溺与气,天热衣厚则为汗,悲哀气并则为泣,中热胃缓则为唾。邪气内逆,则气为之闭塞而不行,不行则为水胀,余知其然也,不知其何由生?”其后则分别解释汗、溺、气、泣、唾等种情况,“肾为之主外”之句前后所言恰是用于解释其中“泣”这一情况的。泣从目出,为了讲清“泣”的来龙去脉,需要先说是“五脏六腑,心为之主,耳为之听,目为之候,肺为之相,肝为之将,脾为之卫,肾为之主外。故五脏六腑之津液,尽上渗于目”这个前提。从其遣词用句和内容来看,同《素问·灵兰秘典论》中的论述非常相似,尤其与“心者,君主之官也,神中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的意思如出一辙。其中“脾为之卫”应当理解为脾气散精,上归于肺之意,故言其与卫气之关系,而“肺为之相”强调的是相传之官,卫气之功用虽出于肺,在此篇中却着重强调其与脾的关系,这与本篇主旨有关。那么“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是否也是“肾为之主外”的原意呢?笔者认为回答是肯定的。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强之官,伎巧出焉”的含义。“强”字在上外包含了肾的体力、脑力活动与能力以及生殖行为和功能,“作”字义虽简,但引申义较广,归纳起来有劳作(包括脑力和体力方面)、起始振作、充任职务角色等含义,这3种含义在“作强”一词中,解释肾的功能方面,都有一定体现。故“作强之官”当理解为运用“社会官制模式”类比说理的结果

    [3] 。作强指动作强劲有力,伎巧指聪明灵巧。唐容川·《医经精义》曰:“盖髓者,肾精所生,髓作则骨强,……精以生神,精足神强,自多伎巧。”《中医大辞典·基础理论手册》解释:“肾气充盛的人,动作轻巧而精巧灵敏,这是因为肾有藏精主骨生髓的功能,而‘脑为髓之海'之故,肾气盛则精神健旺,筋骨强劲,动作敏捷,同时生殖能力也正常,胎孕从而化生。”“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是对肾的脑力、体力活动和生殖活动及能力的精练概括。

    2.3 逻辑推理,文句考辨 从“肾主外”出处的行文持点看,“五脏六腑,心为之主,耳为之听,目为之候,肺为之相,肝为之将,脾为之卫,肾为主外”前面数句皆4字,独“肾为之主外”一句为5字,其意当有不同,此“外”字当与前面数句截然相异而另有所指,否则一句“肾为之外”岂不简单明了?前面数句所论之功能特点都是内脏本身或躯体内部之功能,如“脾为之卫” 论述的卫气卫外之功能,已经与“外”有关,但所指仅是皮毛,“肾为之主外”的外既然与前面不同,此“外”一定比卫外之“外”含义更广阔,那么这个“外”还能外到哪里去呢?只能是身体之外,也就是指外部世界了。肾藏精主骨生髓,主骨则通过骨骼之运动接触外界,肾藏精生髓则精神健旺,通过精神活动与外界适应。《灵枢·五癃津液别》后面提到的“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入于骨空,补益脑髓,而下流于阴股。阴阳不和,则使液溢而下流于阴,髓液皆减而下,下过度则虚,虚故腰背痛而胫酸。”恰巧对此作了解释,把“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的3种功能都直接间接提到了,但相对强调体力方面多一点。

    如此看来,张介宾·《类经·十六卷五十八》:“心总五脏六腑,为精神之主,……肾主骨而成立其形状,故为心之主外也。”清代黄元御·《灵枢悬解》亦云:“肾为之主外,肾主骨骼,以为外坚也。”这种解释是最符合原意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肾主外”所指含义应包括神志思维能力、生殖活动及功能和骨骼的强健及身体的运动,但以第3种含义为主,即“肾主骨”。笔者功底浅薄,所知甚少,此说确否,实无把握,恳望同仁不吝赐教,匡正是幸。

【】
  [1]高炳爱.关于《内经》中“肾主外”之我见[J].湖北中医杂 志,2002,23(7):3-4.

[2]李奕祺.肾主外理论新析[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3,13(4):1.

[3]李如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的发生学原理[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