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治疗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金钢宇 时间:2010-07-12
[摘要] 目的:观察以中医综合疗法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随机将90例颈椎病患者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中医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对两组疗效和复发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1年随访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颈椎病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颈椎病;中医综合疗法;葛根汤;颈椎牵引
  
  颈椎病是困扰人的慢性疾病,由于手术治疗颈腰综合征风险较大,临床上多以保守治疗为主。中医疗法是椎动脉型颈椎病非手术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应用广泛,疗效肯定。近年来,对其机理研究的开展,不仅丰富了人们对颈椎病的认识,同时也促进了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医药治疗的临床实践。根据中医传统理论,笔者运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45例颈椎病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5年2月~2007年3月共收治了90例颈椎病患者,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40例,女50例;年龄25~76 年,平均(47.20±1.85)岁;病程最短10 d,最长25年。其中,颈动脉型35例,神经根型30例,交感神经型12例,脊髓型3例,混合型10例。把上述90例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诊断标准
  全部病例根据1984年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提出的颈椎病诊断标准确诊。症状体征:颈项部疼痛,颈项僵硬,活动受限,上肢麻木放射痛,手指麻木,手握力差,头昏头沉,恶心呕吐,头痛耳鸣。患者均有患椎束旁压痛以及压颈试验阳性。颈椎X片示:颈椎退行性改变,颈椎生理曲度改变,椎骨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椎间孔狭小。同时排除有关疾病后确诊。
  1.3 临床表现
  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头昏,上肢麻、胀、痛等症状,其中,颈肩背部疼痛或酸痛不适42例,手臂、手指麻木25例,头昏、耳鸣、视物模糊30例,恶心、呕吐15例,心悸8例。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丁咯地尔针25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口服尼莫地平片,每次20 mg,每天3次;有呕吐或头痛者,均给予对症处理;治疗20 d为1个疗程。治疗组采用中医综合治疗:首先患者在辨证施治基础上用葛根汤加减。偏风寒者加防风、荆芥;偏风湿者加羌活;肝肾两亏、气血不足加桑寄生、续断、杜仲、当归、熟地、鸡血藤;寒湿重加独活、制川乌;气滞血瘀加川芎、丹参、蜈蚣,水煎服。其次采用颈椎牵引,采用颈颌带布托牵引,牵引重量2~7 kg,开始较轻,逐渐加重,每次30 min,1~3次/d,开始时间较短,逐渐加长时间,同时根据患者耐受度调整牵引重量和时间,体位均采用垫颈枕卧位进行牵引。
  1.5 疗效标准
  按照1984年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提出的颈椎病诊断标准。痊愈:症状、体征完全消除,功能恢复正常。显效:症状消除,但仍有部分体征。有效:主要症状消失,还留有次要症状。无效:症状、体征同治疗前无任何差异。
  1.6 统计学分析
  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经过治疗后,治疗组45例患者痊愈12例,显效18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45例患者痊愈6例,显效10例,有效18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5.6%。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
  2.2 复发情况
  两组患者均经1年以上随访,结果组复发8例,复发率为17.8%;对照组复发16例,复发率为35.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3 讨论
  颈椎病是一类临床常见的退行性病变,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颈椎骨质增生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颈部脊髓、椎动脉或交感神经而引起的综合症候群。临床常表现为颈、肩臂、肩胛上背及胸前区疼痛,四肢麻木,肌肉萎缩,甚至四肢瘫痪。病变累及椎动脉及交感神经时可出现头昏、心悸等相应的临床表现。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多,随着生活方式的化,该病有发病率高、治疗时间长、治疗后易复发等特点。许多患者经过不正规的治疗,效果不明显,从而在心理上变得比较急躁,更加重了颈椎病症状的复杂性,同时颈椎病由于症状的复杂,很难单纯依靠手术治疗而彻底地解决问题。
  颈椎病属传统医学血瘀证、痹证范畴,而瘀证、痹证与血液流变学异常有密切关系。研究发现,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明显增高,红细胞电泳减慢,血液呈浓、黏、凝聚状态。这些变化提示血液流变学异常,可能是造成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重要原因。研究表明,中药止眩灵、颈舒颗粒、颈通汤等能显著降低血液黏滞性,改善血液浓聚现象,使颈椎病患者症状得到改善。亦有实验研究表明,活血定眩丸能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血液流变学水平的高低可反映椎动脉型颈椎病病变的程度及治疗效果。颈椎牵引治疗可以调和气血,舒风散寒,舒筋通络,从而达到解痉止痛的作用。推拿时应注意:在颈背部反复行掌揉和一指禅推法,然后在颈背部的督脉、手三阳经的部分腧穴如风池、风府、肩内俞、肩井等穴作点、压或拿法,再在斜方肌与提肩胛肌处行弹拨法。有研究显示,对风池穴进行牵引治疗能消除对颈后神经刺激,使头下肌及颈后诸肌消肿,解除对血管的压迫和刺激,改善血供,消除症状。另外,要注重健康生活方式,要做到劳逸结合,采取定时定量的活动,能够保持颈部肌肉的正常张力,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头颈正确的姿势,注意避免长期低头伏案及颈部的剧烈转动,每半小时或1小时就要适当地活动颈部,每2小时左右应站起来做颈部保健操或颈部按摩,以达到松弛肌肉、伸展筋脉的目的,因颈肩部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慢性劳损是发生颈椎病的直接诱因。
  总之,中药内服和牵引整复治疗颈椎病是较好的保守疗法,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一些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复发率稍高,对于这些患者应尽早手术治疗。
  []
  [1]甘霈.复合手法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浆神经肽、内皮素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3,10(12):62.
  [2]井夫杰,张静.益脑推拿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血浆内皮素的影响[J].山东中医杂志,2006,25(1):39-41.
  [3]李跃华,周文泉,周鸿,等.颈舒颗粒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杂志,2004,2(1):9-11.
  [4]宋敏,蒋宜伟,邱桐.活血定眩丸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兔血液流变学、ET、NO的影响[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5,22(6):23-27.
  [5]程彩亮,孙赢强,吴礼凯,等.电针加水针疗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SOD、LPO含量的影响[J].中国康复,2005,20(6):364-365.
  [6]黄年斌,龙允杰,邱联群.化痰祛淤颗粒剂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分析[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5,21(5):264-265.
  [7]王永强.颈、腰椎病的形神整体病因、病机、病位剖析[J].世界中医骨科杂志,2005,7(2):13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