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针浅刺多针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疗效观察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吴金香,李树纲,张新 时间:2010-07-12

【摘要】  目的 观察对比腹针浅刺多针法与常规针刺法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随机分为腹针浅刺多针法组(简称治疗组)及常规针刺法组(简称对照组),每日治疗1次,20次为1个疗程,在治疗前后分别记录体质量、腰围,对所得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治疗后体质量、腰围均有显著改变,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针浅刺多针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疗效甚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肥胖症;腹针浅刺多针法;常规针刺法


    肥胖及其并发症为威胁人类身心健康的一大社会问题。单纯性肥胖症是指因体内热量的摄入大于消耗,造成脂肪在体内积聚过多,导致体质量超重的疾病[1]。目前用于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方法主要有饮食控制结合运动疗法、药物疗法、外科手术疗法等,但都有一定的不足。笔者近年来采用腹针浅刺多针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60例病例,年龄16~56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针浅刺多针法组(简称治疗组)和常规针刺法组(简称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经独立样本t检验,性别经卡方检验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两组一般资料比较(±s)

    组别n年龄(岁)病程(年)性别(男∶女)治疗组3030.30±10.729.20±7.123∶17对照组3028.60±8.4510.25±8.025∶15

    1.2  诊断标准

    参照1997年全国第5届肥胖病研究学术会议修订的《单纯性肥胖症的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2],符合诊断标准者即可纳入治疗。

    2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采用腹针浅刺多针法治疗。嘱患者仰卧位,选择腹部多经脉、多脏腑的相关穴位,即以腹部任脉、少阴经、阳明经、太阴经为主取穴(约60个)。皮肤常规消毒后,用直径0.38 mm、长25 mm的不锈钢毫针以运指切进针法快速进针,进入皮肤约0.5寸(即皮下脂肪层),采用浅刺轻刺手法,不求针感,安静留针30 min。

    2.2  对照组

    运用常规针刺法治疗。取穴:天枢(双侧)、中脘、气海、曲池(双侧)、足三里(双侧)、三阴交(双侧)、阴陵泉(双侧)、丰隆(双侧),共14针。皮肤常规消毒后,用直径0.38 mm、长25 mm的不锈钢毫针常规进针,进入皮肤约1.2寸,采用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安静留针30 min。

    两组治疗均每日1次,20次为1个观察疗程。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体质量及腰围,1个疗程后对比两组疗效。

    每组治疗期间要求患者必须做到:(1)了解肥胖对人体的危害及减肥的益处,并意识到肥胖病的治疗是长期的、艰苦的,养成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是最重要的;(2)保持每日三餐的进食,少吃油炸食物和富含嘌呤的食物(如动物内脏、啤酒、豆类等);(3)改变餐间吃零食的不良习惯。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对相关数据进行卡方检验。

    4  结果

    4.1  疗效标准

    根据《中医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疗效评定标准拟定。显效:体质量减轻≥5 kg,或腰围缩小≥10 cm。有效:体质量减轻≥2 kg,或腰围缩小≥5 cm。无效:体质量减轻<2 kg,或腰围缩小<5 cm。

    4.2结果

    治疗后两组间总有效率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说明腹针浅刺多针法优于常规针刺法。见表2。表2  两组疗效比较例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5  讨论

    医学认为针灸能够治疗单纯性肥胖症,是因针灸治疗使体内乳酸脱氢酶活性升高,糖分解加速,血糖回降至正常水平而没有多余的能量转化为脂肪,此外还可消耗多余脂肪,并使基础胃活动水平降低及餐后胃排空延迟。中医认为肥胖病病变涉及多脏腑、多经脉,是阴阳、脏腑失调的结果。其病位原在脾胃,涉及肝肾,病性为本虚标实。治疗以健脾益胃、化痰消脂为主,兼疏肝理肺、温补肾经。

    腹针浅刺多针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特点有三。其一,主症在腹,以腹部穴位为主。有研究者认为尽管肥胖的病位主要在脾和肌肉,但与肾虚关系密切,亦与心肺功能失调及肝失疏泄有关,病变涉及多个脏腑、多条经脉,但脂肪堆积主要在腹部,腹部是肝、脾、胃以及大肠等脏腑寄居之所。因此减肥有效穴位应该在腹部寻找。其二,多针,即选取穴位多。腹部是一肥胖局部,分布有任脉、带脉、脾胃经、肝胆经及肾经。本疗法就是从腹部各经脉取穴,依靠经脉之间的相互协调,运用针刺诸经来平衡阴阳、调和气血、调理脏腑,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其三,浅刺。根据中医学皮部理论,浅刺与《内经》刺法中的“浮刺”“毛刺”“扬刺”等及现代的“浮针疗法”有相类似之处,即进针不达肌层。正常人的皮肤厚度在0.5~4.0 mm之间[3]。此针刺皮下脂肪就避免了刺到血管、神经,减轻了疼痛。因此,此针刺手法操作轻快,改变了传统的常规穴位刺法,不强求针感,没有任何痛苦,在手法和针具上都比较先进,患者更易接受。

    综上所述,腹针浅刺多针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从现代医学和中医理论两个角度出发,结合临床实际,取穴操作合理,具有“安全、无痛、高效、快捷”等优点,是一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易于被患者接受的减肥方法。

【】
  [1]李春生.现代肥胖病学[M]. 北京:文献技术出版社,2004:97.

[2]危北海,贾葆鹏.单纯性肥胖病的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J].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8(5):317-319.

[3]高士廉,于颖.人体解剖图谱[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5:7.·技术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