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帝内经》运动观看调畅气血阴阳的重要性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张李兴 曹田梅 时间:2010-07-12

【摘要】  《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从天地运动变化、人的生理病理变化等各方面阐述了运动的普遍性和重要性,对于养生和中注意调畅气血阴阳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黄帝内经》;运动观;调畅气血阴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提出:“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导)引之”。为何气虚不以补气、养气,而以导引之法?笔者认为这体现了《内经》是以运动的观点看待事物,导引使人气血通畅,阴阳达到动态平衡,从而祛病延年。动而不息是界的根本。《素问 ? 六微旨大论篇》:“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进一步说明了运动的普遍性和重要性。通观《内经》全篇,运动的观点贯穿始终,从天地的运动变化、人的生理病理变化各方面阐述了运动的观点,目的是指导养生和治疗,促使气血阴阳的运动正常是养生和治疗的关键,试论述如下:

    1 说明天地之常、之变

    《素问 ? 阴阳应象大论篇》:“清阳上天,浊阴归地,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说明清升浊降,阴阳不断的运动,而使万物具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变化,并且周而复始,无穷无尽。人之养生应顺应这种阴阳变化,“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脏”。而《素问 ? 天元纪大论篇》阐述了五行与天干相配合运转不息,天之六气与地之五运相配合运转的规律,由于天地之气动静相合、上下相应、阴阳交错,因此产生了60 年(一甲子)的运气变化。“所以欲知天地之阴阳者,应天之气,动而不息,故五岁而右迁;应地之气,静而守位,故六期而环会。动静相召,上下相临,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掌握了五运六气的规律,可以指导疾病(特别是疫病)的防治。在上,每次疫病的流行,历代名医运用五运六气推求病因,指导治疗,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素问 ? 六微旨大论篇》:“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说明了天地之气上下感应,升降相因,产生了自然界的运动和变化。因而在临床治疗上,阳主升,当升不升,责之于阳;阴主降,当降不降,责之于阴。升降互寓,故升药中辅以降药,降药中辅以升药,务使气机通畅,则疾病可愈。《素问 ? 五常政大论》从五运之平、太过、不及论述了其对万物生化的影响,应用在治疗上则应损有余而补不足。

    2 说明人体生理

    《内经》认为,气血阴阳的正常运行是人体生理的基础。《灵枢 ? 营卫生会》:“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说明了营卫之气运行的规律。“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藏之气相抟,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说明了营卫二气与睡眠的密切关系。老少营卫之气盛衰有别,故睡眠规律、质量有差异。同理,其他原因影响了营卫之气运行,使之不能顺利地入于阴或出于阳,都可出现失眠、嗜睡等病变。《灵枢 ? 邪客》的半夏秫米汤及后世广泛应用于失眠治疗的《伤寒杂病论》中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等,皆取其调和阴阳、调和营卫之法。《灵枢 ? 天年》也说明了营卫之行不失其常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性。“五藏坚固,血脉和调,肌肉解利,皮肤致密,营卫之行,不失其常,呼吸微徐,气以度行,六府化谷,津液布扬,各如其常,故能长久”。《素问 ? 上古天真论篇》:“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岐伯曰: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说明了气血经脉通畅,气血运行正常是“年已老而有子”的必要条件。《素问 ? 阴阳离合论篇》:“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合,少阴为枢”。阐述了人体阴阳之气在经脉中的运行规律。三阴三阳,有离有合,相辅相成,从而保证了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素问 ? 经脉别论篇》:“……度水跌仆,喘出肾与骨,当是之时,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着而为病也”。说明了体质强壮的人,虽各种损伤出现暂时的气血逆乱,但因气血运行通畅,正气可很快恢复正常;体质虚弱的人本身气血不畅,故易发病,说明了气血运行通畅的重要性。

    3 解释病机

    气血阴阳运行失常是疾病产生的基本病机。《素问 ? 阴阳应象大论篇》:“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解释了“飧泄”、“ 胀”发生的原因是由于阴阳的运行失常,故而在上应升清降浊,恢复阴阳的正常运行。《素问 ? 五脏生成篇》:“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凝于脉者为泣,凝于足者为厥。此三者,血行而不得反其空,故为痹厥也”。论述了风寒之邪客于机体皮肤、血脉、足部而产生的不同症候,其病机均为气血运行不畅,未能正常回流所致。故在治疗上总的治法是祛风散寒、行气活血,而根据病位不同,选择解表、活血、温通的引经药物。《素问 ? 通评虚实论篇》:“隔塞闭绝,上下不通,则暴忧之病也。暴厥而聋,偏塞闭不通,内气暴薄也”。论述了突然昏迷、不知人事、耳聋、半身不遂的病变,是由于体内气血阴阳运行紊乱造成的。《伤寒论》亦提出:“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素问 ? 举痛论篇》:“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思则气结……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解释了以七情为主的九种致病因素造成的人体气机运行失常的机理。《素问 ? 举痛论篇》:“帝曰:愿闻人之五脏卒痛,何气使然?岐伯对曰: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说明疼痛的机理包括“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两个方面,但寒邪侵袭,主要造成血脉凝泣,以“不通”为主。如《素问 ? 调经论篇》所说“气血以并,阴阳相倾,气乱于卫,血逆于经,血气离居,一实一虚。血并于阴,气并于阳,故为惊狂……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故在养生、治疗上,用药应以温通为主,可辅以针灸、导引、按摩、热敷等,可使血气运行恢复正常,对于受寒后血脉凝泣的患者,要注意防寒保暖。

    4 提出治法

    《素问 ? 时论篇》:“肝苦急,急食酸以收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提出了用五味治疗五脏,是为了开发腠理,发汗祛邪;或蒸化津液润泽全身;目的都是为了使脏腑之气能够运行通畅。恢复五脏之气的正常运行,是治疗的关键。《素问 ? 刺法论》阐述了天地间五运六气的变化,并根据“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原则,详细地论述了针刺的方法。《素问 ? 至真要大论篇》在“病机十九条”后提出了总的治则“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说明了治疗时要根据病情而疏通气血,使其通畅条达。明 ? 李中梓在《内经知要》注解为“疏其血气,非专以攻伐为事,或补之而血气方行,或温之而血气方和,或清之而血气方治,或通之而血气方调,正须随机应变,不得执一定之法,以应无穷之变也。此治虚实之大法,一部《内经》之关要也”。说明具体治法虽不同,其目的则均是使血气调畅,恢复其正常运行。

    5 小 结

    《吕氏春秋 ? 尽数篇》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说明运动是事物永葆生机活力的根本原因。《内经》是中医理论的源头,其直接提出的治疗特别是药物治疗较少,但是其天人相应的观点、对生理病理的论述,均可以从中得出相应的治法。《内经》对气血阴阳运动的阐述,更是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历代医家都有不同的领悟和阐发。如对于泄泻,后世医家对清气不升者用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之健脾升清,或人参败毒散之“逆流挽舟”。浊气不降者可用保和丸、木香顺气散等理气和胃降浊,使阴阳(清浊)各复其位。对于中风,尤怡提出“中风八法”,其中一法为“转大气”,认为“大气一转,邪气乃散”,体现了真气流转不息的重要性。对此,笔者深有体会,在临床治疗中注意促进患者的气血通畅,真气流转。如患者自身能配合导引如八段锦、五禽戏、太极等锻炼则为最佳,如不能做到则可用物理或药物的治疗促进其气血通畅。不但用于中风患者,亦适用于其他各类患者即健康人群。试举一病例如下:曾治一23 岁女性患者,低热1 d,头部昏沉,无其他症状,自认为不明原因低热而惊惧,故来求医。知其假期在家卧而不出,“久卧伤气”,辨证为气血不畅,嘱其回家以热水浸泡手足,水凉再加热水,浸泡半小时,然后在室内稍活动,使全身气血通畅。数小时后电话告知,已浑身轻松,发热已退。笔者体会,临床上对于多种病症均要注意调畅气机、调畅气血,使气血阴阳运行正常。如补益药物中加砂仁、厚朴、枳壳等理气药或川芎等理气活血药1~2 味,使气血通畅,补而不滞,常可收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在养生方面,生命在于运动,如能坚持运动锻炼,则可使气血通畅,正气充足,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