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lach倦怠量表在医生中的修订及应用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张继炯 时间:2010-07-12
  摘要:针对医生群体的实际情况,修订Maslach倦怠量表,并且讨论它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修订后的Maslach倦怠量表对来自5所的108位医生进行施测并对量表进行信、效度分析。新增维度与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呈正相关,与个人成就感呈负相关;总量表的Cronbach’s系数为0.683,情绪耗竭、个人成就感、人格解体以及社会支持诉求3个分量表的Cronbach’s的系数分别为0.839,0.710,0.694,0.610,均大于0.6,达到了可以接受的标准。结论:修订后的量表可以从更加多元的角度来预测和评价医生的工作倦怠情况。
  关键词:精神卫生;工作倦怠;心理测量学研究;医生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在5所医院进行调查,共发放15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08份,获得人口统计学变量:性别、年龄、学历、婚姻以及所在科室,其中男性60,占55.6%,女性48,占44.4%;大专8人,占7.4%,大本75人,占69.4%,硕士20人,占18.5%,博士4人,占3.7%;未婚42人,占38.9%,已婚61人,占56.5%,缺失值5人。
  
  1.2 方法
  (1)前期访谈:以开放式问题对医生进行访谈,了解影响医生工作倦怠的因素以及医生对“工作倦怠”这—概念的理解程度。
  (2)初测问卷: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服务行业版(MBI-Hu-man Service Survey,MBI-HSS)共有22个项目,3个维度:情绪衰竭9个项目,人格解体5个项目,个人成就感丧失8个项目。在情绪衰竭、人性化维度得分越高,并在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越低,表示个体体验到的倦怠程度越高。
  (3)预测试与量表修订。由从事医务工作半年以上的医生50人组成预测试小组,集体施测,作答后讨论对题目的理解。按照主观专家判断法,由3名研究生共同讨论,根据中国内地的语言习惯和接受力,对个别题目做了进一步的文字修改,组成新编量表。新编量表内容包括:①香港理工大学医疗系彭美慈对MBI原文的译文,22道题;②增加一个新的维度——社会支持诉求,共有6道题,其中涉及到家人(项目4,14)、朋友(项目10,25)、同事(项目18,23)。然后将这28道题随机排序,形成适用中国临床医生的工作倦怠量表。
  
  (4)量表的计分与施测。量表的计分仍然采用MBI-HSS的七级评定法。0=从来没有;1=约一年有几次;2=约每月有1次;3=约每月有几次;4=约一星期有1次;5=约一星期有几次;6=每天都有,集体施测与个体施测相结合。
  (5)对结果的预测。社会支持诉求这一因素与情绪耗竭、人格解体呈正相关,与个人成就感里负相关。
  
  2 结果
  
  2.1 因素间的相关分析
  从表1以得出,情绪耗竭与人格解体呈正相关,与个人成就感呈负相关;新增加的因素“社会支持诉求”也与情绪耗竭、人格解体呈正相关。与个人成就感呈负相关,但是,新增因素只和情感耗竭有相对较高的相关系数,与其他两个因素的相关都很低。
  
  2.2 因素内部各项目的相关性
  2.2.1 情感耗竭因素内部各项目的相关性
  从表2中可以看到。项目1、2、3彼此间有较高的相关,项目7、9、20彼此间有较高的相关,项目16、17、20彼此间有较高相关。项目7是“经常要和不同的人打交道,令我困倦”,项目20是“与其他人一起工作直接增加我的压力感”,这两项都是与人际交往有关,它们和其他某些项目成较高的正相关,说明情绪耗竭在一定程度上会表现在人际交往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人际交往障碍。而项目26与其他项目相关性均不高,且与项目1、2、3呈负相关。项目26是“我觉得自己在放弃的边缘”。笔者推测之所以产生这一结果,可能是因为文字表述得比较抽象以及翻译的问题。
  2.2.2 个人成就感因素内部各项目的相关性
  从表3中可以看到,项目5(“我能够轻易的明白病人的感受”)和8(“我能够有效地处理病人的问题”)有相对较高的正相关;而项目22(“在工作中与病人密切地接触,使我感到高兴和满足”)与8、11、24、27呈负相关。
  2.2.3 人格解体因素内部各项目的相关性
  从表4中可以看到,项目6(“我把某些病人当作无生命的工作对象来看待,而不是独特的人”)与其他项目的相关都比较低。笔者认为,这个项目的敏感性比较高,医生可能会有些顾虑,所以决定删去此项目。
  2.2.4 社会支持诉求因素内部各项目的相关性
  从表5中可以看到,项目10(“工作一天后,我会和朋友聚会、谈心”)与项目18(“和同事一起工作会带给我很大的归属感”)呈负相关,项目18和项目25(“我会和要好的朋友通电话聊聊近况”)也成负相关。另外,我们可以看到,项目4与14(反映向家人有支持诉求)的相关最大,项目10与25(反映向朋友有支持诉求)的相关最大。
  
  2.3 信度分析
  对该量表进行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该量表的Cronbaeh’s系数为0.683,情绪耗竭、个人成就感、人格解体以及社会支持诉求3个分量表的Cronbaeh's的系数分别为0.839,0.710,0.694,0.610。
  
  2.4 修订后量表的应用
  
  根据李永鑫、李艺敏在《工作倦怠评价标准的初步探讨》中提出的评价工作倦怠的方法,对某一范围的医生进行施测,统计每个受测者在4个因素上的得分,分别进行排序,出各因素排序上1/3处的数值作为工作倦怠程度的临界值。根据《临床心理护理指导》中的附表3,医护工作者在情绪耗竭、个人成就感以及人格解体三因素的临界值见表6。
  利用该表,可以:
  (1)预测某一范围医生的总体工作倦怠情况。通过比较不同范围医生测试的临界值来估计他们在各因素的相对严重程度,并且可以了解在哪个因素上,问题比较严重;
  (2)预测个体的工作倦怠情况。在同一范围内,可以通过对个体的得分与该范围的临界值进行比较,来估计他在该范围内各因素的相对位置。
  (3)计算检出率,预测某范围内医生在各因素上高分临界值以上的比例,见表7。
  (4)综合评定。我们将在工作倦怠的4个因素中任何一个因素上得分高于高分临界值的被试界定为轻度倦怠者;将在其中两个因素上得分都高于高分临界值的被试界定为中度倦怠者;将在3个因素上得分都高于高分临界值的被试界定为重度倦怠者;将在4个因素上得分都高于高分临界值的被试界定为非常严重的倦怠者。
  
  3 讨论
  
  工作倦怠的跨文化比较研究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从研究内容与方法上,还基本上是继承美国学者所建立的概念体系及研究方法,测量上亦多采用MBI的各国翻译版本,因此,从学术上对于倦怠的探讨还不够宽泛,适合各国国情的倦怠的替代性测量工具还很少开发出来。研究中样本的选择还往往缺乏代表性,所得到的国家间的差异性的结论以及相应原因的推断尚需要进一步得到加强。  基于研究,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3.1 工作倦怠与情绪衰竭、人格解体、个人成就感丧失的关系
  在以往的研究中,经常看到讨论工作倦怠与三因素的相互关系。一般观点是它们之间是互为因果的。从某种意义上,这种说法未尝不可。但是对于研究和缓解工作倦怠,却毫无实际意义。Maslach等人从个人——工作匹配的角度认为工作倦怠是由于个体与工作不匹配所导致,工作倦怠是个体与工作不匹配这一原因变量与结果性变量(如身心健康、工作满意度、工作绩效等)之间的中介变量。从这一观点中我们可以推论,情绪衰竭、人格解体、个人成就感丧失这3个因素既不是工作倦怠的原因,也不是结果,而是它的操作定义。我们若从这个角度看待二者间的关系,那么问题就明朗化了,若要缓解工作倦怠,首先要先界定“工作倦怠”的操作定义。不同的操作定义,决定了缓解倦怠的方法和手段的不同。而不同的职业因其有不同的特点,也就产生了不同的操作定义。因此,我们要根据不同职业特点来对“工作倦怠”作有针对性的操作定义,从而有的放矢的缓解工作倦怠。
  
  3.2 针对医生,增加了“社会支持诉求”这一维度
  从多元文化角度看,中国是一个十分注重“关系”的民族,社会支持极大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正常生活。面对严峻的医疗环境和医护工作本身的高危险性和不确定性,中国医生普遍缺乏社会支持感,对社会支持的诉求动机也就更加强烈。所谓“社会支持诉求”是指个体对来自社会成员的支持和理解的需要程度。增加这一维度,不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中国医生的倦怠问题,同时也提供了一个很重要的社会支持资源,使人们意识到社会支持的重要性。
  从表1中我们知道,社会支持诉求与情绪耗竭、人格解体呈正相关,与个人成就感呈负相关,符合假设。但是,它只和情感耗竭有相对较高的相关系数,与其他两个因素的相关都很低。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可能是编制的题目还不是很成熟。需要进一步的推敲。通过分析比较,项目20与属于情感耗竭因素的几个因子有较高的正相关,说明工作倦怠与人的因素确实有一定的联系,所以增加这一维度是很有必要的。
  
  3.3 该量表的作用
  最后要说明的是,该量表并不是诊断量表,分数高只可说明医生有倦怠情形或倦怠的可能性。它的主要作用还是预测和进行理论研究。我们从前文中的一些统计分析也可以看出,他们的相关性以及信度都不是特别的理想,有很多题目都有待商榷。但笔者认为,工作倦怠量表的作用不是排查,而是预警,追求的不是固定“工作倦怠”界限,而是使人们远离“工作倦怠”带来的不适感与紧张感。
  事实上,工作倦怠是社会到一定程度后产生的正常现象,只要我们针对不同的人群给予适当的关注和干预,工作倦怠的现象就会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