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结构创新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罗文等 时间:2014-01-05

  3.推动教学手段现代化。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生动、形象、概括、鲜明的特点,强化了对人的视觉和听觉的感官刺激,给人留下了强烈难忘的印象,把教育学中的“直观教学原则”运用到了极高的程度,大大增强了教学效果,这是传统教学手段所不能比拟的。但是使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必须实事求是,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作用实践证明是显著的,它可以达到其它手段难以达到的效果,但它又是有局限的,不是一切课程一切教学内容都可以用之有效的手段,因此应从教材内容的实际出发,不要强行用之。因此,要运用好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必须首先在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上下功夫,准确地把握每堂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课件材料的选取和编辑,必须紧扣教材的内容和教学的目的要求,只有做到这样,才能做到精选,选那些最能说明问题、能达到好的效果的声像资料。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手段,教学手段必须为教学目的服务,生动、鲜明的形象是为阐明知识内涵服务的。只有教材钻透了,教学目的和要求把握准了,知识要点十分明确了,制作出来的课件才能正确显示知识内在的逻辑联系,通过生动的直观形象阐明知识内涵,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教材。
  4.转变以传统专业为本位的狭隘教育观。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过分强调专业,使得专业越分越细,虽经多次调整,专业数己由最多时的1039种降到目前的249种,但远多于日本(70多种)和俄罗斯(80多种)。如果旅游管理专业仍囿于传统的“三层楼”结构(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基础课)安排课程体系,专业需要什么就学什么,学生的知识面就会过窄,只适宜对口就业而不能广泛适应社会的需要。因此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必须淡化专业、淡化学科、强化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在专业培养目标确定上可实行“9+X”的主辅修、双专业模式,除9门主干课(旅游学概论、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心理学、饭店管理、旅游经济学、旅游社经营管理、旅游市场营销学、导游业务、旅游法教程)为必修课之外,其余课均可自由选修。在教学体系安排上,应加强通识教育,强化基础教学。在课程设置上可采用模块组合,加大选修比例,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5.转变远离社会、自我封闭的教学观。面对新世纪对开放人才的要求和高校旅游管理教育国际化的趋势,高校旅游管理教学必须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1)敞开大学门户,积极争取和欢迎社会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和海外学者讲学,积极与企业联姻,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新型人才培养体系;聘请有学术造诣和实践经验的专家到校任教,利用社会资源开展旅游实践活动。(2)建立教育国际化的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国际理解、国际竞争和国际合作意识,使其具备参与国际竞争、适应职业变换、人才流动的知识结构和应变能力。(3)构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课程体系,学校要增加开设国际旅游教育、酒店管理教育等方面的课程,教师在学科专业教学中要注意介绍国外先进的旅游管理理论,在部分课程中逐步实行“双语”教学和采用国外原版教材。
  6.以人为本,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要建立共同平台。在课程设置方面主要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坚持宽基础、高素质。每个专业至少应设置两块共同的平台课,一块是学校的文科理科大平台课,一块是系里的小平台课,整个学习考核按学分制操作,在一、二年级学完基础课后,三四年级自己选专业。其次要坚持导师制培养。全面配备导师,目的是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即研究性培养,把优秀学生进行强化班训练。三是实行弹性管理:即在一年后选专业,二年后选方向,增加自由度,整个课程体系都要有柔性,更加明确应对市场用人的实用性,实行菜单式的选课。与市场合拍,不要强迫学生学这学那,不要束缚学生,进行多目标选择。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