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旅游资料中的文化翻译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4-01-05

  三、类比
  类比的翻译手法可以让读者联想到自己熟悉的事物,通过两种事物的对比,他们很快就能接受新的意象以及附着在它之上的文化,这样理解原文就不是一件难事了。
  比如,在翻译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时候,我们用“Chinese Romeo and Juliet”要比“Love legend of Liang and Zhu”好很多。这种类比的翻译可以让游客联想到罗密欧和朱丽叶凄美的爱情故事,而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与此有许多类似之处,这样可以使读者在自己的文化基础之上接受异国文化,加强文化交流。
  又如介绍故宫的一句话:故宫耗时14年,整个工程于1420年结束。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orbidden City took 14 years, and was finished in 1420, 72 years before Christopher Columbus discovered the New World. [4]译者将读者感到陌生的中国历史年代与他们熟悉的历史或人物所处的年代联系起来,有利于他们理解。根据目标市场的不同,有译者还提出可以在“in1420”后加上“14 years before Shakespeare was born”,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建议,莎士比亚这位大师在欧美国家享有极高声誉,人们对他所处的历史年代非常熟悉,因此用莎士比亚的时代和故宫修建的时间来进行类比,可以让读者很快产生一种时空感。
  在四川英语导游景点讲解一书中,作者将四姑娘山的和“Alps of the East”进行类比,这样的翻译既生动,也能更快拉近和欧美国家旅游者的距离,使得本来陌生的事物有了他们熟悉的参照物,理解起来更加容易。
  四、归化和异化
  旅游资料的翻译要灵活,不能死译,我们可以根据目标,目的的不同在翻译的时候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当直译原文会使目标语读者费解时,就有必要借用目标语中意义相同或相近,且具有自己鲜明文化色彩的表达法对原文加以归化。例如:按照归化的方法,“西施”可译为Chinese Cleopatra;“月下老人”可译为Chinese Cupid;“鱼米之乡”可译为a land of milk and honey。[3]这样的译法可以让读者以相关文化内容为基础,以熟悉的文化意象为铺垫,用自己熟悉的接受信息的方式来理解富有中国传统色彩的人和物,简洁易懂,虽然不能文化意象不能完全对等,但信息却能够非常有效地传递,被读者迅速理解。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