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旅游管理对口生培养模式创新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佚名 时间:2014-01-05

  二、旅游管理对口生尴尬的生存环境

  高校旅游管理对口本科生尴尬的生存环境,主要体现为[2]:

  第一,考研存在先天不足,难上加难。基础较差的旅游管理对口本科生往往面临着考研的尴尬。其中英语、数学是巨大障碍。第二,考公务员陷入无奈。从全国公务员招考简章和职位信息中,并没有设置旅游管理这个职位,这让那些想考公务员的旅游管理毕业生陷入无奈和尴尬中。第三,就业率还不如本专业中专生。在职场中,旅游行业的用工原则是从基层做起,从基本服务技能做起。很多旅游管理本科生在基层还不如有几年经验的中专生混得好、待遇高。其中主要原因在于高校教育与企业实际的脱节,同时也存在大学本科毕业生定位不清,眼高手低,心高气傲的通病。第四,难于守望的职场环境。从学生毕业就业职位转换角度来看,旅游管理毕业生的就业流失率和流转率在职场环境中为最高,且这种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毕业生不愿从事旅游行业,工资待遇低、工作性质相对单调、机械、不受人尊重,以及企业视“人”为成本而不是资源及人事资源管理机制等是其中的主要原因。

  三、旅游管理对口生培养模式创新思路

  (一)更新办学理念,培养旅游人才创新能力

  目前旅游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只注重脱离现实的纯理论式的“填鸭”式教育方式忽视学生专业观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只能培养固守成规的“笨鸭”。 必须要从传统办学理念的弊端中解放出来,以社会旅游市场的需求为前提,以就业为导向,构建一套符合社会需求,符合学校定位以及实际办学能力的旅游人才培养模式。要构建以上模式,重点需要解决能力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问题和教育观念转变问题 [3]。

  能力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问题,关键一点是要真正确立“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观[4].针对旅游业应用性强的行业特点,通过教育技术与教育方式的转变实现“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使受教育者从知识教育转向智能教育,注重人才创新能力和素质的提高。这就要求重视“专业思维”的塑造。专业思维是融合了理性的经营管理和感性的丰富想象力的特殊思维,它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统一的优秀思维品质 [5].培养中应通过课程设计来加强对学生“专业思维”的塑造,升华其思想境界,丰富、活跃学生的思维,从而形成逻辑思维到想象思维,再到创造思维的过渡。

  教育观念转变问题,关键一点是切实改变传统“三中心”(课堂教学、教师、知识灌输)教育模式,应贯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重视学生的个性、特长与爱好,重视和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与自觉性。应积极创新实践与实习机制,实行专业见习经常化、专业实习基地化 [6]、实习管理规范化,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问题处理能力。

  (二)重视学习微环境建设,培养良好的专业学习氛围

  第一,要坚持学生是主体的思想。应培养学生远大的志向和理想,要消除学生的自卑感,灌输和培养学生的“帅才”意识、“创业”意识、“老板”意识等,从而铸就学生持久不衰的学习动力、学习激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7].要引导学生制定科学的学习规划与学习方法,使学生明确主和次、重点与非重点,正确处理专业学习与参加社团活动的关系,让学生树立以专业学习、读书为中心,把握自己专业学习的中心职责与任务,从而集中精力与时间,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第二,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一般来说,创新教育的主旨就是教师以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学生。它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这需要教师必须摒弃传统教育观念,真正有意识和热情去树立创新教育思想,要有强烈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动力与责任,并把这种责任与动力落实在教学活动中。第三,落实服务型教学管理是关键。在教学管理中,是以“官本位”式的“准行政性”管理为主,还是以“知识本位”为中心的服务型管理,将会导致学校在教学中心地位和政策措施的倾斜上是不一样的,同时它也会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态度以及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风气。学校的教学管理要宽严相济、管理和服务相结合、激励和约束相结合,各项教学与实践环节的制度和规范要严格执行。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