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人的现代化视角下创新型管理环境的塑造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吴辉宇 时间:2014-06-01
  2、将合理化建议制度化,列入企业的日常工作议程。在企业内部公布企业面临的问题,张榜求贤,拟订奖励和晋升制度,最大限度地挖掘员工的创新潜力。 
  3、建立企业整体以及职工个体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帮助创新主体认识自身潜力,寻找创新突破口。建立完善业绩评价考核体系,营造公平竞争、激励创新的氛围。 
  (三)文化环境 
  创新型管理环境,需要文化渗透。文化的本质是人化,文化的功能是化人。先进的企业文化以提高人的素质,培养个体的忠诚感、认同感,伸展其个性,开发其潜能,合理协调组织目标与个体价值为己任。 
  1、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构建和谐的思想道德体系。打造独具特色的企业精神,使创新型文化理念融入干部职工的思想中,体现在行为上。 
  2、营造民主的人际环境和自由的学术环境。爱因斯坦说,没有了鼓励和自由,人们研究问题的好奇心就会泯灭。创新是对未知环境的探索,它需要打破常规思维,具有一种敢想敢说敢干不安于现状的精神。 
  3、营造团队合作的氛围,保证信息和知识资源准确传输与及时共享,有效提高创新能力。 
  4、认同员工变革思想,支持创新活动。创新包括从创意到商业化的整个过程。创新主体的创造力是他的知识和才能对客观环境的深刻理解形成的。创新首先要从现有产品、技术和管理实践中寻找不足之处,加以改进或变革。积极引导员工的创新意识,容忍员工犯“错误”,鼓励和肯定负责任的“冒险”行为,消除个体对创新的排斥心理。 
  (四)信息环境 
  信息资源已经成为社会现代化的重要资源。创新能力也表现为信息和知识的联系与流动。优良的信息环境包括图书情报系统、企业内部局域网和实验设备系统。举办各种研讨会和培训班,进行适当的岗位轮换也是信息资源交流共享的途径之一。 
  (五)物质环境 
  持续、成功的创新,需要加大投入,有计划、有目的地对物质环境投资和管理。对研发的投资是评价企业对创新活动支持程度的重要指标。企业投资不能只盯着价值链底层的、立竿见影的项目,而对风险高、见效慢的创新项目视而不见。另外,表彰和晋升有创新贡献的员工也体现出企业对创新活动的态度。 
  五、结束语 
  创新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主旋律。综上所述,个体创造力的开发,会受到环境的影响——或促进或制约。创新,知易行难。在人们的创造活动中,最终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创造者自身。企业要肯定个体价值与组织目标的兼容性,重视人的个性的激励和潜能的开发,不断提高职工的素质,通过人的现代化实现国家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周明星.教育创新素质与方法[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9. 
  [2]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南:海南出版社,2003. 
  [3]彼得·德鲁克著,蔡文燕译.创新与企业家精神[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4]吴贵生.技术创新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5]施晓光.现代教育思想专题[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1. 
  [6]伍爱.现代企业管理学[M].广东: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