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管理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毕铁居 时间:2014-06-01
        摘 要:实践教学是地方本科高等教育培养应用专业型的人才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是进行技能训练的重要手段、巩固强化学生专业知识的关键环节,培养人际交往的重要途径。教学实践体系的构建是实践教学价值理念观、实践教学管理、实践教学操作和效能提升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应用专业型人才 实践教学考核 效能提升
  
  一、实践教学价值理念:应用专业型人才取向
  相对于研究型大学以培养学术性、创新型人才为目标,职业技术学院以培养面向特定职业的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一般普通本科院校是以培养专业性高级专门人才的精英—大众并存型大学。应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多样化的发展战略,强调在应用领域培养人才,直接为社会提供服务,建立一种既能体现一定的学术性,又能衡量是否满足社会、满足学生“需要”导向的质量观。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着重培养应用通用型人才,使学生“从其他学科里受到了异样的启示,获得了开阔的思路,获得了自由及自制。因此,普通本科院校要面向行业设置专业,专业口径较宽,主要为地方培养各个行业所需的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这种类型的人才有一定的研究能力,但更重要的是能够应用科学理论从事高技术要求的专业工作。要实现地方本科院校应用专业型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我们转变教育观念,形成以实践教育为重心的教育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大学生在校得到的多是理论上的抽象东西,它只有接受社会实践的检验、丰富、充实,才能从潜在的生产力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真正变成有用的东西,体现知识的使用价值和社会价值。理论和实践的相结合实践教学,是一种理论推进、深化的再教育过程。
  
  二、实践教学过程管理:整合协调,高平台支撑
  (一)优化整合实践教学体系
  以创新实践为导向,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大学生专业特点,把传授知识与技能培养结合起来,把理论育人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完善实践教学的计划、实践教学大纲、进行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探索如:案例教学、模拟实践,专业人士报告等。实践课教材是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学校等应创设一个良好的平台,通过多种方式激励公共管理的相关专家和本校实践课教师根据现场调研或课题研究,结合实践教学考核的具体要求,编写了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公共管理类教学实践教材。
  (二)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根据平等协商、互惠互利的原则加强与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政府的合作以建立长期的实习基地,努力实现实习基地与学生的专业学习衔接,使学生能全方位地感知公共事业管理的实务。国家有必要通过立法促进社会支持高校实践教学,强化社会支持高校的责任。法律应根据社会组织的规模,规定其接收毕业生实习的方式、数量。法律同时要为相关单位建立利益保障机制,诸如对接收大学生实习的单位及各单位与高校开展的合作项目减税,对大学生因实习给单位造成的损失实行国家赔偿为主的制度等。
  (三)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人才队伍整体水平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符合专业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的培养目标。引进人才要把实践经验作为高校应用学科专业教师资格的重要条件。在这方面,发达国家高校已有成功的做法。韩国的大学在聘请教师时,常常把实践经验看作一项重要的条件。德国对大学的师资要求更为严格,专门颁布了《实训教师资格条例》,详细规定了师资的教育资格、知识证明和证书方面的要求。学校要主动“走出去”,要鼓励教师在做好教学科研工作的同时,在到企事业单位、政府及社会组织兼职,采取有效激励措施鼓励教师与企业、政府、科研单位联合开展研究活动。学校也要积极引进企事业单位、政府、社会组织中有丰富实践经验人员兼任本校教师,以实现实践教育的资源充分合理利用。
  (四)构建实践教学的激励机制
  学生参加学术报告、发明创造、挑战杯等各种竞赛活动、参加科研立项或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的科研活动、参加社会实践调查活动科技服务科普宣传活动等要给予相应的学分,以激发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对实践教学教师在课时安排、薪酬、评优评先等方面要给予优先照顾,以提高教师实践教学工作的主动性。
  
  三、实践教学考核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考核个案分析
  管理者一般都具备三种不同的基本管理技能,即概念技能、人际技能和技术技能,这三种不同的管理技能虽然对于不同层次的管理者而言,其要求权重是不同的,但正是这三项基本的管理技能形成了各类管理者的基本管理能力。这三种技能仅仅通过管理学理论学习是难以形成的,只有在实训中主动体味、不断积累,才能逐渐掌握并运用于管理实践。随着社会对管理专业毕业生需求的大量增长,为了实现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加强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已基本上成为教育界和社会的共识
  (一)明确公共事业管理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可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确定为大致以下环节:
  1、实习环节
  毕业实习(含专业实习、生产实习)等,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和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
  2、见习环节
  包括专业的野外实习、课程见习、专业考察活动等,目的是巩固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拓展专业视野,强化学生的专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科研训练环节
  包括课程论论文设计、创作、毕业论文的设计、创作学生科研立项、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等,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的训练。
  4、专业技能训练环节
  根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点,进行具有适应办公自动化,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所必须的定量分析和应用计算机的技能在内的专业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5、社会实践环节
  包括各类社会实践如社会调查、社会体验、思想政治教育等,深入生活,考察社会,加深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学生的社会理解、社会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考核流程
  1、实践教学考核结构
  实践教学考核实习单位评价、实验报告评定、实践带队教师评价、实习单位一线员工评价或实习服务对象评价四个层次构成。
  2、实践教学考核基本内容
  (1)实习单位评价由实习单位对学生的生产实习表现、能力技能掌握情况进行评价;
  (2)实习报告评定,实习结束后由教研室组织相关教师对学生的实习报告进行分析评价;
  (3)实践带队教师评价,由实践带队教师对学生实习态度,责任感等方面的素质进行分析评价;
  (4)实习单位一线员工评价或实习服务对象评价。
  3、实践教学环节考核办法
  (1)实习单位考核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
  ①学生实习岗位职责履行的主要情况;
  ②分析和解决管理常见问题的能力;
  ③实习单位上级交办的事项或协助他人处理事务完成情况;
  ④实习成果验收。
  (2)实习报告评定
  评价内容包括:
  ①实习报告内容的全面性、条理性、系统性;
  ②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对实习问题进行理论分析的能力;
  ③实习报告的规范性;
  ④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