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危害结果地位及作用探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4-10-06
摘要:刑法中的危害结果在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中属于客观方面的要素,是和危害行为、因果关系处于同一重要层面的理论问题。在我国刑法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并不令人乐观。笔者在梳理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着在我国犯罪构成理论框架内对危害结果进行系统的研究。本文对行为危害结果地位及作用加以探讨。
关键词:危害结果;地位;作用
一、危害结果的地位
在刑法理论上,存在着危害结果是否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的对立。一种观点认为害结果并非独立的要素,它包括在行为概念之中。例如,我国台湾学者林山田认为,法概念上所谓之行为乃指生于意思所主宰支配之人类行止,且此形诸于客观可见之行与静止,必须引致外界发生具有刑法重要性之结果。[1]这种观点就是认为一定的结果于行为的构成要素,没有危害结果,就不是刑法意义上的行为.另一种观点认为危害果具有独立性,是犯罪构成的独立要素,并不包含在行为概念之中。这是因为刑法上行为以基于意思支配的身体动静为必要,至于这种意思活动是否会造成或者事实上是造成危害结果,可以不问。[2]
大陆法系中“在危害结果是否具有独立性问题上,存在着客观主义学派的结果无值论和主观主义的行为无价值论的之争。”[3]在二战以后的日本刑法理论中,存在着果无价值论与行为无价值论的对立。从对立的历史来看,在欧洲,古典学派(客观主刑法学)和近代学派(主观主义刑法学)进行了绵延几十年、席卷众多刑法学者、牵到学法学各个领域的“学派之争”。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之后,就逐渐开始趋向平息但是,古典学派和近代学派的对立形式发生了变化,逐渐转变为现在所说的结果无价论和行为无价值论的对立。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开始,在客观主义刑法学的内部,受威泽尔的目的行为论影响的行为无价值论逐渐兴起,到了上个世纪六十代之后,作为与行为无价值论相对立的结果无价值论逐渐展开了,并进行了反复的讨论。[4]近些年来,国内刑法学界也有不少学者加入到讨论中来,并结合我国的刑法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也有利于对我国刑法理论中“危害结果”的理解。
在对危害结果的认识上,结果无价值论认为危害结果是独立的,不须依附于行为存在,危害结果体现了行为的客观的“害”:行为无价值认为危害结果是依附于行为的,且只能表明行为的性质,也只有行为才足以体现行为人主观的“恶”。[5]在我国刑法理论研究中,对危害结果的理解较为全面,这有利于解释犯罪的结果无价值.在行为犯、未遂犯、情节犯等不要求结果作为成立条件的犯罪中,虽然立法者侧重于犯罪的行为无价值,但并不意味着就不存在任何危害结果。例如我国《刑法》第二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这里的“损害”就是不作为构成要件的危害结果,其刑法上也是有意义的。行为无价值论者就是否定“结果”是不法的共同要素。正是因为其没有认识到上述犯罪中非构成要件的危害结果,从而片面地把立法者的机能性取舍(即行为无价值)当做不法的惟一本质。结果无价值论为了使法益的结果在不法中具备普遍的概括力,就对法益概念进行了抽象化的处理,以否认行为无价值或将行为无价值将为法益侵害的一部分,如结果不仅是现实发生的结果,也必须考虑行为的方法、样态。但这种情形下考虑的方法、样态只具有法益侵害的一般危险性,而未把其反伦理性、行为无价值性也原样考虑进去。这就对结果无价值进行了过分扩大和笼统地理解,是不妥当的。
我国理论界实际上倾向于行为无价值论,但是犯罪是主客观相统一的整体,是行为和结果的有机统一整体,我们既要反对依据行为进行定罪的主观归罪,也要反对完全以客观危害进行定罪的客观归罪。笔者同意这一观点:行为和结果还是有区别的,行为只是行为人基于意思决定而形诸于外的一种身体举止,至于这种举止发生如何之外界变动,则超出了行为的范围,进入了结果的领域。刑法中的危害结果具有其相对独立性的价值。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