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在农村奔小康中大有作为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易志坤 时间:2010-06-27
  摘  要:实现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其关键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货币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在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具体分析了货币政策在农村实施中的抑制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货币政策在农村的实施效果的有关对策。 
 
  关键词:货币政策  金融抑制   传导机制  农村  小康  实施效果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对我国经济的、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大的意义。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就在于最广大的农村实现小康。从我国现阶段农村的情况看,要加快农村小康建设的速度,出路在于更多地引入市场机制,即主要依靠体制外资金及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和扩张,促进农村经济由相对封闭走向开放,实现农村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但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却面临资金需求量大、供给效率不高、利润率低等问题,对市场资金缺乏吸引力。这就要求,在建设农村小康的新的投融资背景下,国家应更加充分利用货币政策这一宏观调控经济手段,把尽可能多的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提高农村金融服务,填补农村资金供需缺口。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货币政策承担着更为艰巨的任务。
一、货币政策在农村实施面临的金融抑制
    建设农村小康,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村化都必将产生旺盛的资金需求,但现阶段农村资金供给总量、结构、主体等方面存在的金融抑制,直接降低了农村资金的供给效率,导致农村资金处于长期的短缺状态,从而影响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无法提高农村的整体福利水平。
(一)农村金融机构不足,金融主体弱,使货币政策难以发挥传导实效
    现在农村金融市场上主要有三个金融主体,分别是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然而,农业银行在集约化经营战略的驱动下,资金管理权限上收,并加快了农村市场的信贷收缩,基层农业银行的支农职能日趋软化。农业发展银行只对粮棉油收购实施政策性资金扶持,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化,西北部地区“退耕还林”,农业发展银行的支农作用也逐渐减小。因此,目前在农村真正能够传导货币政策的,只有农村信用社。但是农村信用社本身,在与农业银行脱钩后这几年中也处于“摇摆不定”的改革之中,合作制改革并未到位,其服务落后,在功能、品种、设施等多方面都不能很好地适应日趋多样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影响了货币政策的传导实效。
(二)农村信用社信贷缺乏创新,导致货币政策传导不畅
    首先,农村信贷结构不适应农村资金需求结构。近年来,农村信贷逐步转向以小额农户贷款为主,小额农户贷款又以贷款和季节性周转贷款为主,主要还是带有扶贫性质。小额农户贷款虽然能解决部分农民生产生活小额资金的需求,但随着农村经济规模化和工业化,从农村资金需求总量上讲,小额农户贷款并不是主要需求。农村信贷以扶贫性质的小额农户贷款为主,而忽视农村非农产业的高速发展的信贷发展战略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很不利的。其次,农村信贷方式不适应农村信贷市场。目前的农村信贷中,信用贷款比较少,担保贷款中又以质押贷款为主,并且质押贷款额不能高于存单面额80%。这种单一信贷方式使农村基本不能依靠外部资金扩大生产,农民资金积累更加缓慢,不能强化农村规模化生产的资本基础。最后,农村信贷投入方向不适应农村经济的要求。一是在客户选择上,迫于不良资产过高的压力,大部分金融机构形成了向放贷不如向个人放贷的倾向,压制了企业进行风险投资的意愿,妨碍了企业的成长。二是在投入方向的选择上,重农业轻非农产业,农业中信贷投入集中在生产领域,对消费领域的投入明显不足,生产领域中又集中在周转领域,对基础设施投入明显不足。
(三)农村资金流失严重,削弱了货币政策传导的资金基础
    一是邮政储蓄存款分流了部分农村资金。由于邮政储蓄转存人民银行的利率高、利差大,再加上近年来邮政部门把储蓄转存款收入作为其主要业务收入的来源之一,并不断采取各种措施加大揽储力度,致使邮政储蓄存款超常增长。据统计,到2000年底,全国邮政储蓄余额达到4587亿元,其中约30%来自县以下的农村。而邮政储蓄资金转存人民银行后“反哺”农村的很少,造成农村资金大量流向城市。二是农村商业金融机构的经营收缩,大量的农村资金被吸收上存。首先是农业银行。为了控制风险,农业银行在信贷管理权限上大多采取上收一级的管理办法,县级以下机构基本上仅有发放5万元以下本行存单质押贷款权。其次是其他国有商业银行。目前市级国有商业信贷审批自主权被削弱,组织资金30%左右上存,而县级支行的主要任务则是组织存款,除小额质押贷款外,基本上没有放款权。二、改善货币政策在的实施效果
    货币政策作为一项宏观政策,在当前城乡二元经济格局的背景下,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就必须适应农村经济组织在农业生产多元化、农村化和小城镇建设等方面的新需求,培育货币政策传导的微观基础,创新传导手段,畅通传导机制,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在农村的实施效果。
(一)把保持农村适当的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实施的长期任务和主要内容
    现阶段农村资金的长期短缺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的一大障碍,通过各种途径增加对农村的信贷投放,解决农村资金的供需矛盾,是当务之急。当前农村经济主体的货币需求呈现多样化、层次化的特点,资金供应总量和信贷种类、方式、投放渠道也要适应这一新变化,并作出相应的调整。
    1、保持信贷资金的稳定增长。(1)为农村信用社创造必备的经营环境,加大其支农力度。一是加大中央银行的再贷款力度,增加农村信用社的可利用资金。二是适当降低农村信用社的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其存贷款比例,使农村信用社有更多的资金用于发放贷款。三是国家要尽快弥补农村信用社因支付保值贴补而多支付的利息,以改善农村信用社的经营。四是提高农村信用社的转存款利率,增大其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增加农村信用社的收入。五是提高农村信用社的呆帐准备金率,增强农村信用社的呆帐核销能力。(2)切实解决农村资金分流问题。一是改变邮政储蓄资金归属,将其以合理价格返还农村地区。今后应当引导邮政储蓄机构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建立邮政储蓄银行,经营储蓄、汇总和代理业务,但不开展贷款业务,与邮政业务分离核算,实行银行化经营、自负盈亏、自求平衡。其组织的储蓄资金向人民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后,以市为单位,按人民银行统一规定的利率,要求邮政储蓄通过定向向农村信用社拆借,由联社掌握使用邮政资金,将邮政储蓄资金排除在基础货币之外,实现邮政储蓄取之于农用之于农。二是彻底撤并农业银行和其他国有商业银行县级以下分支机构(营业所)网点,堵住农村资金流向城市的又一渠道。三是出台有关优惠政策,吸引城市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等机构参与农村城镇化、工业化的建设,增加外来资金的投入。
    2、创新农村信贷,提高货币供给效率,适应农村资金新需求
   (1)创新农业贷款结构,提高非农产业贷款所占比重。要改变农业贷款以小额农户贷款为重点的信贷战略,一是为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科技化和种养多元化提供大力支持,如对大型农机具开展抵押贷款、承租回购业务等;对专业种养、当地支柱农业开展农产品抵押贷款;对商业性农业科技研究提供风险资金支持。二是要适应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提高非农产业贷款比重,如对流通业经济组织提供商品抵押贷款;对农产品加工业可以发展农产品收购资金贷款;对符合国家政策的工业,视规模和财务状况可以开展信用贷款、房产抵押贷款、产品抵押贷款、股权担保贷款、贴现、汇票承兑等多种信贷支持业务。
   (2)发展多种担保贷款,创新贷款担保方式。一是从政策上提供更多的担保源,如农村房产抵押、农田承包经营权抵押、农产品抵押等。二是提供多种贷款担保方式,如亲属间联保、农户联保等,鼓励农户之间建立密切的经济联系。三是开发新的贷款品种,设计新的担保方式,如农村房产开发贷款、农村消费信贷、农村贷款等。
   (3)突出信贷投放亮点,满足农村小康建设的新需求。一是支持小城镇建设。货币政策要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城镇建设的信贷投入,重点支持对区域经济有带动作用的经济重镇,开展有稳定收益的城镇供水、商品住宅建设和综合配套设施建设;加大对、通讯、能源、传播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二是支持产业化龙头企业。依托资源精选项目,集中资金支持科技含量高、产品市场广阔、具有较大发展潜力、有较好经济效益、已创出名优品牌的龙头企业。促进现有企业的联合、兼并、重组和技术改造,使龙头企业具备集团化、规模化生产能力,在一个区域、一个行业形成垄断地位,增强控制和驾驭市场的能力,实现规模效益。三是增加农村消费信贷的投入。建设农村小康离不开农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增加农村消费信贷有利于拓展农村消费市场。通过发放住房消费贷款,以拉动农村建材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和改善农民居住条件;通过发放电视机、冰箱、摩托车等耐用消费品的贷款,满足农民现阶段生活的需要;通过发放农民外出务工路费贷款,支持农民外出务工,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发放助学贷款,提高新一代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为科技兴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改善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
     适应建设农村小康的新要求,货币政策应重点使用以下工具:1、加强中央银行支农再贷款力度。一是增加再贷款的投放,增强农村信用社的资金实力,从而支持信用调整信贷结构、提高贷款质量和盈利水平,以新增优质贷款来盘活存量和降低不良资产比率。二是适当延长再贷款的期限,增强再贷款掌握上的灵活性。对个别经营生产周期较长、又无大的风险的贷款项目,经提前申请贷款期限可适当延长。三是放宽再贷款条件,对已经超过存贷比最高限度的农村信用社,确因支农工作需要,且贷款资产质量较高的,应允许注入支农再贷款。四是中央银行增加再贷款总量的同时,在政策上注重指导信用社调整信贷结构,不仅要支持传统的种植、养殖业,还要通过资金的投放引导农民着力培植优势产品、特色产品、名牌产品,真正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央银行通过持续不断地提供支农再贷款,放大基础货币在农村的乘数效应,增强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取得扶持农民增收和促进内需扩大的双重政策效果。2、进一步发挥再贴现的杠杆作用。首先,应积极开辟票据市场,大力开发以票据为工具的商业信用,实现对银行信用的扩展,在货币市场与信贷市场之间建立有效的渗透机制,使货币政策能够顺畅地影响实体经济主体行为。其次,对有市场、讲信用的农村经济组织特别是民营企业的商业票据敞口办理再贴现,支持其发展票据融资手段,以较低的成本突破农村融资瓶颈约束。3、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一方面通过适当提高存款利率,使大量的外流资金回流农村,增强农村金融机构的放贷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扩大贷款利率浮动幅度等手段,运用利益驱动机制吸引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进入收益风险比率相对较高的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优质中小企业的扩大再生产项目。这样,不仅使更多的劳动力能够与资本相结合形成生产力,提高农村就地吸收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加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而且可以吸引多种金融机构的进入,改变农村金融主体单一、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狭窄的格局,增强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
(三)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积极引导民间金融组织的发展,实现金融组织的多元化
    首先,继续按照合作制原则规范农村信用社,改进贷款管理方式,放宽贷款条件,简化贷款手续,创新信贷,拓展业务新领域,使其真正成为“农村金融主力军”。其次,完善农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体制,坚持以农为主的经营方向,在机构网点撤并过程中,充分考虑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搞“一刀切”,重点发挥其资金集约经营、中间业务发达的优势。第三,将农业发展银行的职能定位于支持农业基础设施性项目,即“三元机构农业”中的传统农业,主要包括国家专储贷款、扶贫专项贴息贷款、重点建设项目贷款和国家财政资金相配套的重点项目贷款以及老少边穷地区的项目贷款等。第四,积极引导正当合理的民间金融组织,将其纳入到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中加以监督,使其公开化、规范化,以其投向自由、借贷期限灵活和手续简单等优点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中多元化和多层次的融资需求。
(四)加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增强农村金融市场的吸引力
    货币政策在一些社会效益显著但直接经济效益不明显的公共设施、基础项目建设上难以发挥效力,而建设农村小康,需要以公共设施、基础建设等项目的稳定增长为前提,这就需要发挥财政政策来创造公共产品,弥补货币政策的缺陷。因此,政府一方面应充分利用财政贴息的杠杆,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农业贷款、农业开发贷款、小城镇建设贷款、市场建设贷款等支农贷种的税赋水平,双管齐下来吸引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等金融部门开发农村交通、通讯、水利等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直接经济效益低但却关系农村经济发展命脉的基础设施项目,消除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从而吸引各种类型的民间资金、信贷资金、股票、债券、基金等进入农村进行投资,在扩大积极财政政策的政策效应的同时,也为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提供了足够的资金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