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的探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未知请联系更改 时间:2013-07-28

 【关键词】体系,探讨,评价,绩效,银行,商业,

 2.债权人的利益保障是商业银行绩效的关键因素。从筹资的角度看,基于自身扩大规模和应对竞争的需要,商业银行内部的积累往往不能满足内外投资的需要,而从外部筹集长期资本成为一种客观的必然要求。此外,由于资金供求的时间不同步,商业银行会出现短期的资金困难,需要靠短期借款来填补需要马上得到满足的资金需求,但是短期借款的成本更高,这就要依赖银行与债权人建立长期、稳定的信誉关系。对于正处于发展壮大中的商业银行来说,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筹集资本显得尤为重要,应对债权人的地位给予高度的重视,自觉保障债权人的权益。

  3.顾客满意度是商业银行绩效的根本保证。对商业银行这一特殊的金融服务机构,顾客是商业银行绩效的直接实现者。为了使顾客满意,商业银行必须努力设计开发更能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或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从短期来看,这会增加银行的财务成本。但从长期来看,当顾客认可了新产品及服务后,就会购买产品和服务,这将给商业银行带来直接的绩效。此外,符合顾客需求的新产品和优质的服务会赢得顾客的满意,老顾客会将商业银行的产品及服务推荐给新的客户,降低客户关系的投资成本,增加商业银行的长期绩效。

  4.员工权益保障是商业银行绩效的重要基础。从某种程度上讲,商业银行的绩效也是员工的经营管理水平、创造能力、敬业精神等在商业银行中共同作用和形成的结果。首先,商业银行的运营和服务方式,由原先的完全手工操作逐步升级到依靠计算机等先进工具进行操作。在运营方式发生转化的过程中,哪个银行具有更多高素质人才就能够更快掌握新技术,适应新的运营方式,从而在转化的过程中占取先机,从而有助于绩效的提高。其次,高素质的金融人才能够为商业银行挖掘新客户,带来更多的业务资源,从而提高商业银行的绩效。此外,员工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性别结构等影响着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的状况,进而最终影响到商业银行的绩效。因此,商业银行要提高绩效,必须重视并保障员工的权益,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

  5.政府公共收益保障是商业银行绩效的重要体现。政府制定的相关的经济发展政策、宏观经济调控以及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提供公共服务和有利保障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对商业银行的经营带来机遇或挑战,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绩效。而税收是政府职能发挥的重要保证,商业银行如果经营状况良好就能依法足额纳税,保持税金增长,可以提高政府对其关注程度,得到政府的认可,进而获得政府为其增加公共服务的投入,为自身发展争取良好的外部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客户,从而提高自身的绩效。也就是说,在商业银行的经营过程中,政府的税收与商业银行的绩效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是商业银行绩效水平的重要体现。

  三、商业银行绩效指标体系的构建

  1.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合理的绩效评估指标是建立绩效评估体系的基石。归纳来说,在确立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时应坚持以下原则:(1)系统优化原则。首先,指标数量的多少及其体系的结构形式以系统优化为原则,即以较少的指标(数量较少,层次较少)较全面系统的反映评价对象的内容。其次,评价指标体系要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关系,指标的选取要全面兼顾到各个利益相关主体的利益要求。此外,所选取的指标要能够全面反映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这“三性”,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兼顾商业银行的发展能力。最后,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应体现层次性。(2)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主要体现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及所采用的科学方法等方面。首先,在理论上要站得住脚,同时又能反映评价对象的客观实际情况。同时,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应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无论采用什么样的定性、定量方法,还是建立什么样的模型,所设计的指标要能揭示商业银行的经济活动规律,体现评价指标的实用意义。(3)可行性原则。是指所选取的指标,都应该概念确切、计算范围和计算方法明确,有稳定的数据来源,易于操作,可算可得,具有可测性。此外,所选取的不仅要具有不同历史阶段的纵向可比性,而且还要具有不同地区、不同行的空间的横向可比性。我们这里要求的可得性原则是在遵循全面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遵循,并不与全面性原则相冲突。(4)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原则。定量指标直观反映评价内容与结果,定性指标形象的反映评价的经营过程及内容,应兼顾二者,优势互补,不可偏废。因此笔者在进行指标体系的构建中,除了选取定量指标外,还从综合、整体、动态、开放的角度出发,将经营管理能力、技术创新、银行信用等级、顾客满意度等关系城市商业银行长远发展战略方面的定性指标纳入绩效评价体系中。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