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世界一流大学务必找准基点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未知 时间:2010-08-15
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在我国已提出多年,国内很多著名学校为此作出了很大努力,尤其是在“211工程”的支持下,取得了很大成绩,这是有目共睹的。几年来,为了“量化”一流大学的概念,很多高校中的研究单位和社会组织研讨了各种不同的指标体系,应该说各有特点,在某种意义上有一定的价值。但是,在我国创办世界一流大学应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在各种文章的论述和指标体系中仍不很明确。我们认为,创建一流大学必须结合实际,明确中国的阶段,把振兴中华,使之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大小作为创一流的重要指标。面对当前情况,我国一流大学必须针对我国国民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做出较大实质性的贡献,有所为、有所不为,力争在某些学科领域进入世界前沿,有所创新和突破。面对国家需求,高等教育要改革人才培养的模式,使其具有多样性,不要搞一个模式、一刀切。
  切忌脱离我国实际而奢谈世界一流
  当前,我国科技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其现状和特点表现为,基础差,底子薄,起点低。特别是我国的大多数没有自己的研究、开发力量,虽然近几年来一些大企业也在建立自己的研发机构,培养人才,但比起国外的大企业,如IBM、GE、GM、三菱、西门子等还是有数量级的差距。这种差距不是短期内所能弥补的,还需要多方面长期互动和努力。当前,社会上真正的重视科技、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还没有完全形成,利用、讲科学的意识亦需长期培植。因此,我国目前国民经济中需要的关键技术和装备,大多数还处于引进阶段,要达到自主开发且形成产业规模,具有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还有很大差距。有一些人常沾沾自喜地说:“中国将成为世界的制造工厂。”这句话需要认真分析。制造什么?是低端产品还是高端产品?是否掌握核心技术?或者只是制造某个产品的低端部分,核心部分由国外提供?这些产品是否有自主知识产权?有没有“做一代、研究下一代、前瞻新一代的战略安排”?等等。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我国经济面临双重任务,一是就整个中国来说,化、化过程远远没有结束,必须全力以赴地去完成这个伟大且艰巨的事业;二是全世界知识经济的浪潮与挑战,这也是关系到整个经济发展“后 劲”的大问题,不作更多前瞻性的基础研究,不去占领一些新兴学科的前沿,将来就会受制于人。因此,在我国创办一流大学不是为创办而创办,而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在社会、经济、环境三者协调情况下更快地发展,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产生更多的具有我国自主产权的新产品。这两条战线,对我国来说必须同时出击,使之相辅相成,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甚至下一代人负有的责任。工业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硬、软多方面,高等学校、高等教育必须立足于上述的基点,在两条战线上作战。脱离我国的具体情况,以国外的学校作为Model去建设一流大学,盲目“克隆”Model,而不去以最大的努力满足国家发展的需求(这个需求是广义的,有近期、中期、远期),只会带来很片面的结果。高等学校首要的任务是,必须为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推进我国的工业化进程,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努力去占领一些重要学科的前沿。这是我们的神圣使命。美国的几所名校如MIT、Harvard、 Stanford、Princeton……,它们的使命也是首先为美国服务,由于它们在各个历史阶段,为美国发展做出了十分出色的贡献,又经过多年努力,不断调整办学方向和模式,至今才经久不衰,有了今天的声誉。
  作为我国著名的大学,如北大,清华等,在创办世界一流大学中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在两条战线上同时作出突出的贡献,拿出对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素质(精神、道德)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国防力量的增强,某些世界学科前沿的占领……有大影响的成果。面对我国工业化过程的阶段和大型企业的现状,尤其对工科院校来说,著名高校的任务不仅仅是提出一些新的想法,得到一些专利,完成基础研究,写出SCI、EI收录文章,而是要向下游延伸,完成小试、中试到示范工程,甚至还要进入产业化的过程。这是一个“负担”,但也是一个大有出息的、历史赋予的“负担”。
  十分明确,高等学校最根本的任务是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未来世界上的竞争首先是人才的竞争。高等学校必须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培养人才,使学生在学知识、搞科研的过程中,建立理论紧密联系中国实际的概念和意识,建立愿意为中国现代化服务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最最重要的。绝不是说我们不要十分认真、十分虚心地向国外著名大学学习,但是如果脱离我国实际而奢谈世界一流,只能有害而无益。
  既看投入又看产出,以培养国家有用的一流人才为己任
  对于著名高校,有一个倾向应当引起我们十分的注意,就是毕业生的去向中,有相当一部分出国发展,或去独资外企与合资企业,有些经常“跳槽”,往往以工资待遇为第一选择,而不愿意真正静下心来,在中国的重要行业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从清华大学看,长期以来为国家输送了大批高水平的人才,在中央、地方和大企业集团的领导岗位上,在中国科学院、工程院的院士中都有大量的清华毕业生。作为清华的一名教师,我们为此而高兴和自豪。但是下一步呢?我们必须源源不断地保证为国家提供大量的优秀人才。最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清华办学的支持的力度,如“211工程”,“985工程”等,清华又有可能选择最优秀的中学毕业生,如果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以后算总帐,我们必须考虑在人才培养方面用什么向国家交帐?投入--产出(指人才)的效益究竟如何?怎么来面对纳税人?这是谈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之际更应该有的危机感和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当前,著名高校的人才培养要更好地满足国家需求,办成有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还必须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包括了本科生、硕士生教育和博士生教育。对二流大学来说,博士生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一流大学必须能培养出一流的博士。当前,博士生除了直接从应届硕士生统一招生外,还应根据各个部门的需求,加强、扩大定向的人才培养,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如在研究生培养中增加硕士和论文博士的名额。由于被培养对象来自有关的部门和,他们已经有若干年的工作经验,取得了比较优秀的成绩,比较了解中国的国情,具有较明确的为国家需求服务的意识,再经过学校较系统的培养,提高了水平,开阔了眼界,增强了能力,毕业后肯定会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更大的作用,这种培养投入--产出的效益是最大的。
  对学校来说,有了这么一批来自工业界和企业界的优秀的人才后,会加强学校和工业、企业界以及与地方的联系。他们在学习期间和毕业后可以起到一般普通硕士生和博士生起不到的作用,成为学校、院(系)、研究所和工业、企业密切合作的促进者和桥梁,在某些情况下,他们还会结合中国的国情开辟一些教学和科研的新方向、新领域。譬如,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的论文博士徐大懋、于文虎,他们在1997年、1999年相继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在行业中有很大影响,通过他们,加强了系与大型发电设备制造行业和电力行业的联系,多年来有了不少合作的课题项目。又如目前在该系就读的论文博士郑松和陈华清,前者是大型热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的年轻专家,已独挑一担,对大型发电厂开发了有自主产权的DCS系统;后者是海军舰用燃气轮机应用和论证的佼佼者。他们虽然还在读,但已对我校有关研究所的科研提出了新的想法,为在读的普通博士生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现场运行详细数据,提高了普博生的论文质量。这些人才是国家的财富。我们每一个导师应用“爱才如命”的感情去主动发掘,细心呵护,为他们的培养排除障碍,做好服务。应在各方面改革论文硕士、博士的培养,打破一些旧的要求和培养模式,因人而异,体现多样性培养模式。我们的培养方法应去适应他们,而不是以“规范化”为名来要求他们,把他们纳入到一些框框之中。
  扫除不必要的障碍,突破论文博士培养模式
  目前,论文硕、博士的培养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入学主要应测试英语的实用能力,而不是像一些考试那样,测试过多的词汇、文法,或是一些与直接应用无关的内容;入学基础课考试的内容和论文博士的知识结构不匹配,需要考生用大量时间重新学习一门课程;学科综合考试的内容与方式也与论文博士的知识结构不匹配,打分标准也不合理,在考试中有时虽有“自由发挥”题,但常常批卷老师并不熟悉和了解考生所回答的内容,打分随意性较大,影响分数的公正性。总之,入学的外文基础部分和基础课考试以及综合考试使论文博士把宝贵的时间花费在并不太值得的地方,思想紧张并影响真正的论文工作。
  改革论文博士培养模式,必须对论文博士的特点进行仔细、深入的分析。论文博士一般是本科或硕士生毕业以后十几年,在本职岗位上,在本专业上卓有成就的年轻(30~40岁)骨干,他们已在或将在国内有关领域发挥较大的作用,在行业中有影响。但是他们的知识结构相对于刚从学校毕业不久的毕业生来说已有了很大差别,因而在考核上一定要区别对待,“一锅煮”是不行的,至少不是从实际出发的。从他们知识结构特点出发,论文博士的知识水平是因人而宜,呈现多样性分布的。他们经历了多年的社会锻炼,工作积累所形成的新的知识,虽然融入了学校里所学知识,但已经是一些基本理解,而不象课程学习那样系统、全面。原来课程的直接内容,由于时间延伸逐渐淡忘,所以系统的课程内容知识变得越来越窄。我看过一份热能工程方面的论文博士综合考试的考题,作为这个学科的教授我最多也只能做一个“大概”,按目前批卷的要求,估计能得50分左右。经过长期实践锻炼的论文博士生的知识内容,是“多样性”的,他们的一些优势,是直接从学校出来的一般的硕、博士生十分欠缺的。我们要十分爱护,对他们要有惜才的深厚感情,设法创造宽松的环境让他们前进,而不是设置不必要的障碍,让他们疲于奔命,感到“难受”。
  根据博士的这种知识结构特点,就提出一个问题,对他们的入学、综合应该以什么样的知识平台来要求。若以普通博士的标准来要求,无论是考试题目,或是对答案的要求,包括对自由发挥题的非专家的主观、随意性很大的判分,都不能反映论文博士的水平和能力。这是不合适的。我们认为,在分析论文博士知识结构的前提下,应采取他们知识的多样性特点确定考试方法,这样才能真正体现考生的水平。当然,对不同论文博士要不同对待,具体怎么做,正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问题,也是真正需要改革的方向。把论文博士和普博“一锅煮”,貌似公允、规范,做起来方便、省力,恰恰是没有“水平”的管理方式。论文博士是一个“多样性”很强的工程,不承认其多样性,不采取措施来适应多样性,必然会抑制论文博士的健康,失去很多有培养前途的“千里马”。论文博士考试应具有“伯乐”精神。
  依据这种思路,我们认为,对论文博士入学考试的基础内容进行审核,最好与普博分开,使之更符合应用外语能力的要求。取消入学基础课考试,建议组成一个4~5人相近行业(学科)专家所组成的考试小组以多样性的知识结构为基础,对他们过去工作的业绩、工作的成就和思路、创新能力,以及自信心、灵气、培养前途等进行综合判断。考试时出少量综述、概念性的笔试题是可以的,但笔试题应在口试时回答,在座专家可以提问。综合考试导师一定要参加,分数可以小组集体讨论。对综合考试也要从多样性的知识结构出发,与普博分开,经过几年的论文工作,他们都有了新的提高和认识,有更广的知识面,更深入地对所从事工作在国民中的位置有新的理解。综合考试原则上是口试,由一个比较权威的专家小组进行,除本系教授外,还应邀请 1~2位校内相关专业老师参加,也可以邀请社会上的研究所和大的专家参加。目的是考核他这几年的“长进”。论文水平高低是论文博士最为重要的内容,也是论文博士的末端控制。入学、培养过程因人而宜,所以,论文的考核标准亦应有所不同,重点在论文的工作是否是国民经济所必须的,有重大性影响的,是否能直接解决国民经济中的重要问题,或是公认的前瞻性问题,是否能直接与国家重点建设和企业的需要相结合。论文内容的创新性是评价水平高低的关键。这个可以较广义地理解,既要有一定的理论性,明确的实践性,又能于国内领先,能促进有关新发展理论的应用。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