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学多媒体网络教室配备及问题与对策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8-15
下面是笔者根据我校配备多媒体网络教室的经验,浅析中小学多媒体教室的配备及问题与对策。
一、多媒体网络教室应具有的功能:
1、资源共享:系统可接入卫星电视、有线电视、录像机等数字或模拟节目源,做到各种多媒体教学设备集中管理、统一使用、资源共享;
2、设备遥控:全功能遥控主控室信号源,通过专用遥控器可控制主控室VCD、DVD、录像机等播放设备的各种功能,如放像、停止、快进、快退、暂停、画面浏览等。可以实现原录像机、VCD等设备遥控器上的所有功能;
3、无线鼠标键盘遥控:在任一教室通过遥控键盘操作计算机,在主控室授权下可在任一教室里通过无线鼠标或键盘对主控室的多媒体计算机进行操作,便于在教室内的任意位置操作计算机;
4、主控室遥控教室电视机:在主控室可以控制教室内电视机的电源开关、频道设定等;
5、智能化设备电源管理:主控室可根据教学需要分别对各个教室远程控制器、电视机、有源音箱的电源开关进行统一管理;并对主控室的播放设备、多媒体电脑的电源进行统一管理;
6、教室与主控室双向对讲:教室可以呼叫主控室,主控室也可以呼叫教室,随时双向通话;
7、校园广播:完全取代传统的机械或式打铃设备;
8、课表管理:按一周课表分配设备自动运行,可授权教室自选设备,教室可同时选多套设备,实现主控制系统智能化管理,主控制系统可对各教室在各时间段使用播放设备、占用的频道进行授权管理;可将编辑好的权限管理文件存贮、调用;
9、教学观摩:任意教室现场由摄像机上闭路电视,实现示范教学(需要添加摄像机和布线);
10、计算机画面:节目源计算机配带TV输出的显卡或另配外置VGA转TV设备,可以实现对计算机画面进行局部无极放大,漫游等功能;
11、VOD和Internet访问:节目源计算机接入Internet或内部VOD系统,各教室可以自由访问Internet或VOD,实现网络教学或课件点播,教室里无需放置计算机或高成本的机顶盒;
12、数字化长线控制:主控采用计算机控制,分控采用数字编码长线传输技术,确保控制信号长线传输后的准确无误;避免了红外遥控模拟信号长线传输后容易引起的操作失灵、只能控制部分特定机型、一台机须配一个专用遥控器的弱点;
13、频道显示自动提示功能:各教室可通过远程控制器的数码显示,提示教师目前应使用的频道号;
14、电视节目转播:主控室可将有线电视节目接入各教室供任意选台;
15、显示画面自由控制:可对教室内的大屏幕电视机上所显示的电脑画面进行以鼠标为中心的无级放大、漫游等功能,使用方便,定位准确,保证教室后排学生的观看效果;
16、节目源任意调用:经主控室授权后可更换节目源,即在一节课内教师可调用多个节目源;
17、频道锁定:主控室可控制教室内电视机(不分型号)的电源开关,避免学生把教室内的电视机频道调乱,影响上课,频道锁定功能可实现即使学生把频道调乱,在教师上课时,只要主控室一授权,就可使调乱的频道立即恢复;
18、多媒体教学软件播放:可将教学软件内容保存到硬盘上实现共享,供各教室播放,增强教学的效果;
19、画面实时监测、捕捉:配合校长综合教学管理评估系统在主控室计算机上可以实时监测节目源图像或教室内电视机的图像,监测任一教室内的上课情况,并可逐帧捕捉记录所监控的图像以及声音等;
20、校长讲话直播:配合校长综合教学管理评估系统,通过主控系统可将校长讲话直播到全校范围;
21、示范教学直播:在示范教学教室内架设摄像机,配合校长综合教学管理评估系统将音视频传送回主控室,其他班级可以通过电视机收看到直播实况,摆脱了过去听课教师必须到示范教室听课的传统方式,增强了现场教学的示范作用;
22、系统工作状态预警:只需在主控室内即可对包括远程控制器、数字传输线路等进行检测,掌握线路运行状态;
23、局域网上电视会议:与校长综合教学管理评估系统结合,可将任意教室、会议室作为中心会场,召开电视会议,与会人员无需到会议现场,大大提高会议效率。
二、多媒体教室的系统特点:
(1)多频道教学
在一个局域网环境内,可以同时支持多个教师同时进行教学,向电视频道一样,学生在教师的控制下可以接收任意频道的教学内容。
(2)自动登录
学生机开机后自动登录指定的教师机,教师可控制学生的登录或退出。
(3)系统状态保持
教师机在进行教学操作时,学生机在任何时候开机都会进入教师当前教学状态,即使学生在任何时候重新开机,都继续会返回到当前教师教学状态。
(4) 虚拟网络教室
教师和学生可在任意局域网络所及的地点、任意时间迅速组建虚拟网络教室,而教师和学生不一定在同一个教室内。
(5)网络考场
网络考场软件是一套建立在网络基础上的,帮助学校各个学科的教师教学化标准、成绩评测及课堂练习测试的教学管理系统。任课教师使用本系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灵活地创建题库、组织试卷;用最方便的方式进行考试前后的考场管理;以及完成考试之后的必要的评分统计、成绩分析。
三、多媒体网络教室具体配备:
经过筛选、优化组合,我校的多媒体网络教室选用了具有自己特色的设备配置。这个配置既选择了机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先进性,又兼顾了与传统媒体(信息载体)和媒体设备的兼容性,做到了不贪多、求全、崇洋,达到了兼优并用,一机多能。
1、网络环境:我校校园网络带宽为100M,光纤接入Internet,另有“校校通”网;
2、教师机: P4 2.8GHz,多媒体计算机,配耳机、麦克风,1台;
3、学生机: 赛扬2.0GHz,带声卡,配耳机及麦克风,50台;
4、其他:
(1) 推拉升降黑板组:进行板书,画、写、绘、描的载体。是课堂发挥教师授课主观能动性、性的重要手段;
(2) 录像机(或减少经费选放像机+遥控器):直接播放电视录像教材,进行课堂穿插教学;接收主控室播放的教学录像节目和转播电视台的节目;
(3) 视频展示台:摄取展示文稿资料、图片照片、标本模型、实验器皿等等图文资料和小型实物,摄取展示幻灯投影片,替代传统的投影仪、幻灯机的功能。它摄像时可放大、缩小以充分展示所摄物体的文字与图形、结构和形态。利用它的透视、变焦功能还可以看幻灯片、投影片,利用它的反相功能可以把感光负片直接转换为正片来看;接上显微镜还可以显微摄像,观看镜下的微观世界,特别适合生物教学。由于它能够摄取实物,大大地拓宽了它的使用范围,方便了教学;
(4) 无线话筒及音响设备:帮助教师授课扩音;扩放电视录像、多媒体课件、视频点播的声音信号;
(5) 彩色投影机和电动升降幕布:高亮度彩色投影,投射范围大、亮度高,色彩逼真,是多媒体设备和其他视频媒体通用的投射显示终端。电动幕布应选择白塑质地、平展的产品,尺码不小于100英寸。
四、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 应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很多教师感到难于驾驭。大多数教师计算机操作不熟练,上机时间过少。尤其是一些中老年教师。为了解决此问题,近些年我校先后举办了多期计算机基本操作培训和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讲座,并规定五十岁以下教师必须通过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2、 过去一个教研组两、三台计算机,很难满足教师进行多媒体课件设计、制作和进行备课的需要。为此,我校投入大量资金,为每位教师购买了计算机,结合定期培训,定期考核,让教师很好的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目前,我校教师有85%通过了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有65%的教师可以自己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效率大大提高了。
3、 加强协作,实现资源共享。由于课件制作难度大、投入多、周期长,要想满足教学需要,必须加强教师间的协作尤其是同学科教师间的协作。为此,我校各教研组成立了备课组,共同备课,资源共享。我校还每年派一批各个学科骨干教师到多媒体网络教育发达的地区观摩学习,通过全省现代教育各类培训,让每个学科的教师都能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综上所述,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极大地促进了教育手段的更新,在中小学的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凭借它得天独厚的优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共享,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多媒体网络教室就是一种包含这两种技术的最佳的课堂教学场所,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它将完全取代过去传统的教室,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教育教学.
上一篇:教育技术学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探讨
下一篇:网络课程误区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