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开放教育中基于信息的教学模式及应用探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周辉友 时间:2010-08-15

【摘要】教学是一项有明确目的的信息传播活动,教学要素往往都是通过信息流动维系成一个整体系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远程开放是在开放的信息环境中进行的,教学信息对施教者、受教者和管理者来说都是透明的,教师的教学就是通过对信息、上级平台信息、教材媒体信息和学生学习信息的搜集、分析、格式化的学习过程,为学生自主学习创设而又人性化的学习情景,并且通过和学生进行交互式学习,起到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帮助和促进的作用。学生在学习情景中利用习得的认知工具,对学习信息进行感知,并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广泛进行交流,从而实现知识意义的自主建构。管理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是教师和学生信息的监控者,对教学信息实施实时调控,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远程开放教育试点分校的教学实践中,应该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三大学习循环为骨架,以教学信息为纽带,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化学习策略为教学模式(IWL—3C教学模式Information based learning---3 Circulation)。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设计好三大循环中各信息节点的接口,以实现科学的交流互动、监控调节,实现学生学习效果的最大化。

【关键词】建构主义;信息;循环;学习情景;互动;协作

一、教学信息是教学活动的核心
学习的过程就是信息的传递、加工和存储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在学习过程中的特点、作用和对学习和影响,对不同的学习理论来说有不同的解释。但相同的是,教学过程都是教师和学生对这些信息交互作用的过程。

行为主义学派的学习理论中,教师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信息的加工者、传播者和控制者,学生是被动接受者。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

美国认识心家维特罗克的“学习生存模型”提示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的核心。认为学习生成过程有六个步骤,在这六个步骤中,有关长时记忆、短时记忆和感觉信息都是承载于人脑和学习情景中的信息。也可以看出知识的构建过程就是信息传递、加工和存储的过程,也就是由学习者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加涅的信息加工的学习理论是认知学习理论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之一,认为学习过程是对信息的接受和使用的过程,学习是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认为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即学习者对来自环境刺激的信息进行内在的认知加工的过程。

从上面可以看出,教学信息是教学模式研究的起点和归宿。而教学研究应该特别重视学习过程的研究,也就是要着重研究学习信息的产生、流动、变化的过程。从认知建构主义来看,在构建教学模式时,首先,分析在特定的教学环境条件下的各种教学信息,弄清楚各种教学信息在认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条件下对学习的作用。然后以各种学习信息载体为骨架,以信息流动为线索来建立相对稳定的教学结构。其次,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是学习信息加工的主体为核心,以促进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为目的,以教师和管理员调控信息的流动、造成信息的潮差、促进信息的平衡、管理信息的输出为手段来制定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二、远程开放教育中的教学信息分析
教学活动其实我们可能把它看成教学者和教学环境的关系,在教学活动中,时时刻刻都存在着教学者和教学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和教学信息之间的交换,这就形成了一个教学生态系统。在教学生态系统中,教学信息是教学活动的灵魂,掌握了教学信息的特点和就掌握了教学的主动权,就可以运用现代教学理论来进行教学活动。远程开放教育中的教学要素有教师、管理员、学生、网络和媒体,那么它是由那些生态因子组成的呢?

1、教学物质因子。也就是所谓的教学设施,包括网络环境、现实环境、媒体等。这些因子是由各教育的承办实体的实力来决定的,它们组成教学环境的骨架,为教学信息的流动提供载体和通道。

2、人为因子。包括主管领导、教师、管理员和学生。他们是具有一定的认知结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掌握了一定的认知工具和具备一定学习技能的,并且决定教学生态系统中教学信息的发生、发展、变化的最关键的因子。

3、信息因子:教学生态系统中的所有教学信息都存在于人和学习环境因子之中,它是系统中最活跃的因子,它的表现形式、流动方向和速度、互通互动的状态等对学生的知识意义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影响。

物质因子、人为因子和信息因子相互联系组成教学生态网,并且不断地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根据其组成的复杂程度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由单一学生和物质环境形成的星型结构,如图一:在这个系统中,单一学生处于信息的中心地位,只有一人独立面对各种学习信息,完全自主进行知识的构建。学生靠自己的能力来获取和处理信息,很容易造成信息的丢失或信息吸收的不完整,进而造成在知识建构过程中出现偏差,所以学习稳定性差。

二是,由多个学生和环境组成的结构,如图二。有许多学生共同在一个学习环境中进行学习,逐渐形成一个协作会话关系,能实现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的共享,达到合作学习,共同构建的目的。在这种学习系统中进行学习,学习稳定性较好,学习效率高。

三是,教师、管理员和所属学生与环境组成的网状结构,如图三。这个教学系统就是现在远程开放中比较稳定和教学结构。因为有了知识比较全面的,懂得教育学和心的教师和管理员融入其中,学生学习将不会迷失方向,在其正确的帮助和引导下,学习信息的航路将近永远畅通。


3、教学信息分析

(1)物质因子中承载的原始信息:一是,互联网上各网站的信息,特点是信息量大、庞杂,要经过查询、过滤、筛选、分类才能利用。二是,上级平台的信息,特点是各学科混杂,信息量小,针对性弱,很多都是针对教学方向性的指导信息。三是,媒体信息,特点是信息格式比较固定,针对性强,但信息量小,扩展性和交互性较差。这类信息的特点是,属于公共信息、初始信息,其类型、数量、和质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2)人为因子中固有的信息。教师、管理员和学生所固有的认知结构,教学、管理和学习的能力信息等。

(3)人与教学环境或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信息。教师教学信息有:对教材知识结构理解的信息,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固定在媒体当中;教学策略信息,包括教学实施方案、教学设计、开放性任务、WebQuest教学信息等;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分析、评价信息。这些信息的特点是,属于私有信息,具有时间性、针对性、触发性、周期性。其作用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自主学习进行调节和控制。学生学习信息有:学习过程信息,包括自主学习计划、学习心得体会、学习、学习反馈、测试信息等;学习动机、情感等非智力因素信息。这些信息直接反映学生学习情况,影响学生的学习绩效。

从上面可以看出,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过程就是教学信息交换过程,它们之间是相互作用,互相联系和互相制约的。在认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分析,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充分协调和处理好它们之间关系,就可以结合分校的教学实际,构建一个以教学信息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三、教学模式
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在特定的情景中,利用认知工具,自主实现知识意义的自主建构。教师是学生知识意义建构的帮者、引导者和促进者。以此为指导,以学习过程设计为核心,以教学信息的流动为根本,以开放性教学任务为契合点,形成WBL-3C(Information based learning---3 Circulation)教学模式。

本模式由三大循环组成,一是教师教学设计大循环,另一是学生学习大循环,再一就是管理员学习大循环。

教学设计大循环过程是,教师一经接受教学任务后,自己的长时记忆受到刺激,形成研究的动机进入短时记忆,再利用以有的认知工具,进入上级电大平台和环境中去探究,然后结合对媒体材料和学生情况的分析,确定教学目标,同时设计出开放性的教学任务,以此创设学习情景,提供学习资源,设计出形成性过程评价标准等。教师将开放性教学任务数字化后进入教学平台,完成第一次大循环。如此反复,循环不已。每一次循环时各节点的信息都会因学习循环系统的影响而有所变化,教师就是通过对学习循环的不断监测、控制、评价来调整开放性教学任务和对学习情景的再创造,从而达到帮助、引导和促进学生自主知识建构的过程。

学生学习大循环过程是,学生准备学习时,首先,进入学习平台,开放性学习任务就会对长时记忆产生刺激,激发学习的动动,根据自己的特点设计自己的学习计划和任务,进入短时记忆。其次,带着问题和任务进入问题情景,利用已经掌握的认知工具,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并利用所提供的资源或者网络其它资源,进行主动探究,从而产生感觉印象。再次,将感觉印象和长时记忆进行比较,从而达到知识意义的自主构建。如此反复,循环不已。

管理员学习大循环是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充分搜集、分析和整理各接口和信息,建立和健全各项管理和调控机制,以促进各教学信息而有序地流动。

教学活动以开放性教学任务为中心展开教学活动,教师、学生和管理者将通过教学活动在开放性任务中碰撞,在学习情景的各个环节中进行信息交流,以此不断地调整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从而促进教学系统中各种教学信息达到良性循环。

四、教学应用
(一)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现在是知识爆炸、知识共享、即时查询、即时通讯的时代,信息素养是对一个人能力考量的重要参数,当然也是衡量一个学生自主知识建构能力的总要指标。所以,学生要进入我们所设计的开放性教学系统进行学习,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是开放性学习的前提。

1、通过入学前辅导,使学生了解远程开放教育的有关知识和提高信息素养的重性。

2、进行机操作和网络应用的培训。

3、养成将学习信息改造成数字化信息的习惯。

4、养成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交流的习惯。

5、养成利用电脑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过程设计
在本教学模式中,教学过程其实也就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教学过程也是教师的学习过程,在学习中完成自己认知结构的再造和学生学习信息的量身定制。具体的环节应该有:

1、教学信息的搜集。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对教材、学生情况、网络信息、社会环境中的有关信息进行分析,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把有用的教学信息分类存入教学数据库中。

第一、分析教材和相关的各种媒体,从中获取知识信息。首先,对教材的整体结构和知识体系进行研究和分析,找出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然后用思维导图把整体结构呈现给学生,使学生能对所要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其次,对知识进行分类,具体分出陈述性、程序性和策略性的类型,为问题情景设计和教学资源的提供作好准备。

第二、分析学生,从中获取学生认知结构信息。主要从信息素养、认知结构、人格特征、学习工作条件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方法可以采用问卷调查、小组讨论、虚拟聊天、水平测试等办法。

第三、通过网络搜索,获取有关教学的知识和情景信息。从上级平台中直接读取有关教学要求、教学方法、教学多媒体素材等信息。还可以利用搜索引擎在互联网上找出有关教学信息,根据它们的位置、信息量、类型、与教学的关系、利用的方法等相关信息做成索引,或者直接将其改造后放入教学数据库中。

第四、教学目标分析。目标是学习的动力和方向,学习目标要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符合,有长期和短期目标之分。在制定目标时也要注意目标的科学性、开放性。

2、教学信息的数字化处理。把所搜集的教学信息结合学生学习的要求进行数字化处理,转变成学生容易接受的多媒体信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搜集了大量的教学信息,为了更好在用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去,就应该对其作进一步加工处理,可以用word、excel、powerpoint、frontpage、dreamwaver、DV、DC等认知工具它们转变成文本、图表、幻灯片、网页、视频等一个个独立的知识体,以引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信息源。

3、将多媒体信息与课程进行有机整合。也就是利用信息技术把教学信息搭建成学生知识意义构建的孵化器。具体完成的任务有:教学实施方案的制定、开放性教学任务的设计、学习情景的创设、学习资源的设计等。这些任务都是动态的任务,随着教学过程的不断推进而不断变化的的。

第一、拟定教学实施方案。教师可以上级电大的有关信息,根据分校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拟定一个教学实施方案,上传到相应学科的教学计划子栏目内,供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时参考。在教学实施方案中要求准确告知学生教学过程中所能提供的教学信息的类型、数量、位置、获取方式、有无时间性等。

第二、制定开放性的教学任务,驱动学生自主学习。在开放式教育的学生中,绝大部分都是经过传统的基础教育而来的,基本上都是通过刺激—反应的方式来获取知识的,并且已有的知识结构也很不科学和完整,自主构建知识的意识还很淡薄。所以通过开放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让其能愉快地进入到学习情境中去。当然有些认知结构较完整,自主构建知识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不以开放性学习任务作为自已学习的开端,可以根据自已的情况,在学科知识链条上一任一个节点进入学习。

开放性教学任务的特点主要是开放性、探究性和挑战性。开放性问题设计时应该注意自上而下的学习特点,将有结论性问题、可能性问题、以及现实性的问题作为开放性的任务让学生进行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实现知识意义的自主构建。即时上传到平台上,放于相应学科的教学辅导子栏目内。

第三、创建学习情景。是为学生进行意义建构是设计或推荐的真实的情景,它是为学生学习搭建的学习平台,其中分校教学平台就是较大的学习平台,在其上还可以根据课程的需要,建立一些个性化的学习平台,如:根据设计WebQuest帮助学生进行网络探究;分类,使学生能在思想上、方法上和知识上进行分类讨论,使学生随时保持清晰有序的思路;学习作品和成果展示区,增强学生的学习成就感。通过这些学习情景的搭建,使学生能够愉快地学习,能尽快地进入知识的殿堂。

第四、资源信息库的创建。是教师自主设计或提供推荐的相关学习资源。

4、深入到学生学习过程中,和学生进行交互学习,对学生形成性过程进行分析、评价和监控,由此来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学信息。

第一、推式服务。通过信息交流工具将自己的学习体会、学习信息、对学生学习的分析、学习建议推荐给学生,这种主动引导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节学习进程,修正学习方向。

第二、拉式服务。学生在开放性学习任务和学习情景和触动下,通过自主探究,产生的问题、体会、成果等将通过平台或者是信息交流工具呈现出来,教师就要即时获取这些信息,对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做到明确而有针对性的答服。对于学生发表的学习体会和学习成果要做到准确的评价和鼓励。

第三,通过WebQuest平台和学生进行交互式学习。

第四,情感交流,修练心智。除了在虚拟的学习环境中进行信息交流而外,还要注意安排在现实环境中的学习交流,如设计一些专题讲坐、专题讨论、专题考查和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这样可以缩小大家的距离,建立更加民主、平等的学习份围。

5、即时作出阶段性。教学活动进行一月后做一次总结,对师生学习过程中的形成性痕迹作出统计、分析和评价。作出统计图表,以指导师生后一阶段的学习进程。

通过以上教师所作的大量工作,为分校教学平台注入了鲜活的教学信息,为学生不断创造新鲜的学习环境。学生就可以融入其中进行自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就会产生大量的学习信息,这些信息的产生就会打破学习信息环境的平衡性,造成正反两方面的信息差异,促进信息的流动。这样,在学习信息由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又到新的不平衡的循环过程中,学生逐渐在形成了知识的自主建构。

(三)学生主动建构知识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但要由学生完全彻底地自主实现知识意义的建构是有一定困难的。所以教师制定的教学信息对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都有较大的影响,使其不至于偏离学习的航道。所以,一经学生受到开放性教学任务的触发后就很快进入学习情景。

学生学习的信息环境和教师学习和创设的信息环境是重叠的,师生双方的学习信息都是相互透明的,学生可能根据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对学习环境中的所有学习信息进行选择性利用,或者通过内化再造成为自己独特的学习信息体系。

1、进入平台,启动自主学习进程。
第一、学习准备。首先,进行三级平台注册,找出虚拟的学习场所。其次,设计好自己的认知工具,如:E_mail、、word、powerpoint等。再次,约定好学习小组和交流方式。

第二、制定自主学习计划。依据平台提供的教学实施方案,结合自身实际,制定自主学习计划。在拟定自主学习计划之前一定要充分认识自己现有的认知结构,根据教师提供的思维导图,对所学科目的所有知识进行分类,方法是把客观存在的知识与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进行对比,,判断出那些知识与已有的认知结构能直接或间接产生联结,那些是为能产生联结的知识。对不同的知识设计出不同的学习方法。对能产生联结的知识通过同化—顺应的过程构建自己的新知。对那些不能找到联结的知识,就通过学习信息渠道,首先找到能与之产生联结的下一级知识,以此来构建自己的新知,或者通过请求教师帮助来获取知识。

第三、选择好自主学习和方式。因为学生的知识结构、成长过程、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家庭环境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所用的方法是不一样的。作为教师和管理者就应对可能存在的学习方式进行研究,对他们的学习过程进行跟踪、监控,即时收集到学生的学习信息,并对其进行引导、帮助。

一种是对教师依赖性比较强的学生。他的学习往往是跟随教师的步调呈线性展开的,这种情况下开放性任务驱动这类学生的学习是有很大的帮助的。教师和管理者就要密切注视学习过程中的负反馈,这些信息会在BBS、E_mail、和电话记录上反映出来。只要做到及时调整纠偏,就能促进学生学习的顺利进行。

一种是自己的知识结构比较完整,并且具有较强的信息素养和利用各种认知工具的能力。这类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就可能不照教师所设定的程式进行自主学习。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学科知识分析进入学习过程的环节,制定自己的学习思维导图进行多点学习和多向交流。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就产生很多对其它学生很有用的知识信息,产生正向反馈。教师要通过BBS、E_mail、和电话录音即时收集到这些反馈信息,充实到平台环境中去,并即时作出评价和鼓励。

一种是意志力较弱的,知识结构和信息素养都较差的学生。这类学生往往是学习目的不明确,知识学习感到很困难,也找不到比较好的学习方法,这类学生是很难维持自主学习的,并且教师通过刺激都很难使其发生反应。那么要使这类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就要求教师对其实行点对点的帮助和辅导,进行规定动作的演练,使其逐渐形成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完成知识的学习。

2、在学习信息环境中实现知识意义的自主构建
学生在学习时一定要充分利用自己已经学会的认知工具,如:搜索引擎、office办工软件、netmeeting、E_mail、BBS、电话、传真等工具进行学习。同时,根据不同的学习要求适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如:利用教师设计的探究平台(WebQuest)进行网络—探究学习;根据教师的安排或者自己设计协作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在实践中进行学习;师生互动学习等。具体可能以下学习模式:

第一,“情景—探究”式学习

这种学习方式主要是学生借助开放性学习任务,在问题情境中以教师所提供的资源为支架,进行自主探究,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出现的疑问,通过信息交流工具即时向教师询问。或提出思考问题,借助信息表达工具(如word、BBS等)形成意见并发表,以求其他学习者帮助。对于自己容易理解的知识,可以利用信息加工工具(如Powerpoint,Forntpage,office等)进行意义建构,并且经过整理存放入自己的知识库中,同时在平台学习成果展示区中进行展示,以获取教师或其他学习者对此评价的信息。

  第二,“资源利用—主题探索—合作”式学习

对于一些重难点的学习环节,可以通过设立学习主题,充分利用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进行合作学习,达到共同攻关的目的。(1)确定主题,并制订主题学习计划(包括确定目标、小组分工、计划进度);(2)组织合作学习小组;(3)根据教师提供的与学习主题相关的资源目录、网址和资料收集方法和途径(包括社会资源、学校资源、网络资源)进行相关信息搜集,并对所得信息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分析;(4)根据需要组织有关协作学习活动(如竞争、辩论、设计、问题解决或角色扮演等);(5)形成作品,要求学生以所找到的资料为基础,做一个与主题相关的研究报告(形式可以是文本、文稿、网页等),并向全体同学展示;(6)教师组织学生通过评价作品,形成观点意见,达到意义建构的目的。

第三,“小组合作—远程协商”式学习

(1)建立学习小组,并对小组同学进行内部分工,分别进行问题探索,同时形成相关讨论主题。

(2)在网络环境中寻找相关主题信息,并通过各种认知工具进行处理,分工合作,建立小组网页;

(3)各合作学习小组定期浏览其他合作学习小组的网页并进行讨论;

(4)通过网络通讯工具(BBS、E_mail等)发表各小组的意见,达到互相交流的目的;

(5)经过一段时间后,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对知识的掌握和学习能力进行自我评价;

第四,“知识—团队—实践”研究式学习。充分利用所学的知识,发挥团队精神,到实践中去探索发现,为生产生活报务,为地方建作出贡献。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培养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培养自己在经济建中的责任感和爱家乡,爱祖国的崇高的民族情感。

3、适时总结和评价
第一,作好形成性测试。学生以每月为时间单位进行自主学习,为了使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对本阶段的学习情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每一学月对学生作一次形成性测试。主要以在线测试和上级电大发放的形成性练习题来测试。通过对测试情况的分析,教师和管理员要即时作出分析报告,并即时反馈到学生,以指导其下一阶段的学习。

第二,作好阶段性的总结。要求每个学生在学习进行一个月的时间后进行一次学习总结,主要对所学情况和设定目标进行比较,找出存在的差距,制定出弥补措施。以电子文稿方式通过E_mail提交给管理员和教师,以便准确掌握学生学习信息,对症进行帮助和引导。

第三,学生互评。协作学习评价、小组讨论评价、社会实践评价。

五、学习过程的监督和控制
教学过程中的教学信息随着学生学习进程的延续而不断地变化着,这些信息的相关管理者就要随时跟踪它的发生、和变化情况,并对各种信息的类型、数量、质量、时效性、准确性以及与教学环境、人为因子的相关性作相应的评价,同时以时间为线索建立学校教学信息数据库,为教学研究作好准备。监督和控制的流程如图五。相关责任人要即时对相关教学信息进行搜集、分析整理、评价,并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同时会同有关方面督促和实施。


1、专业责任教师通过平台对教师信息的监控

平台上的教学信息是否构建完成,是否符合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要求。

在辅导中为了突破重难点而制作的课件和提供资源的情况,从数量和质量上对专业教师进行评价。

师生互动情况统计。包括利用、E_mail,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数量和质量。

对学生协作学习的设计和指导情况。

形成性测试的性和有效性。

社会实践和课程整合方面对专业教师进行评价。

学科期末情况作为评价专业教师的依据之一。

2、专业责任教师对管理员信息的监控
检查一月一报情况。

对学生的心理咨询情况。

对教师和学生教学过程信息搜集和分析情况。

与教师、学生的互动情况。

学生学习档案建立情况

3、专业教师对学生学习信息的监控
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所留的痕迹进行分类统计,包括学习计划、学习笔记、知识系统的建立、学习互动情况、协作学习情况、心里反应过程记录、学习、形成性测试、学习成果展示、社会实践成果记录、毕业等。

六、结语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信息的多向流动性,把信息以各种形式传给学生,学生主动接受信息并作出反应,教师对学生的反应要及时作出评价,反馈给学生,以便实时调控。管理者要即时研究各交换接口的信息,建立和健全有效的管理和调控机制,把三大学习循环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做到教学信息畅通,就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达到良性循环。

【】

1、《试论远程开放中教学模式的研究视点和建构维度》徐皓  上海广播电视大学

2、《主导—主体教学理论基础》  何克抗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3、《基于多媒体的建构性学习环境设计》 陈琦、张建伟  北京师范大学

4、《基于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余胜泉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5、《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李克东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6、《如何在WebQuest中发展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  陈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