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教法与现代教法的平衡点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未知 时间:2010-08-15
摘要:当今界普遍把教法分为传统教法和教法来区分一个学校、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教育是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其实,教法无论是传统教法,还是现代教法都只是一种教育手段,只是教育者传授知识的方式,因此,站在创新的角度看,我们不应盲目地摈弃传统教法,而应该探索在教学过程中寻找传统教法与现代教法的平衡点,把精力用在教学效果上。
      5、教师主导性 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
   由于原因,传统教法曾经在我国的教育界占据主导地位,亦为我国的教育事业作出巨大贡献,虽然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但亦不可否认地存在很多合理的地方,而且符合我国民众的思维方式,因此,我们不应该全盘否定传统教法,在现在的教学中,“仍起着巨大作用,没有失去其客观意义”。
   
   而现代教法,与传统教法相比,应具有以下特征:
   1、具有双边性 80年代,苏联教育学和教学论所归结的教学方法定义是:“教学方法——这是为达到教育目的而调整教师和学生相互联系的活动方法。”把这个定义与早期的教学方法定义相比较,表明现代教学论中的教学方法不再单纯地被看作是指导学习的方法或者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活动,而是看作教师和学生的相互联系的活动方法。南斯拉夫的教学论专家费·鲍良克也说:“任何方法都具有两方面的意义:既关系到教师的工作方式,也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采用一定的方法来进行教学——从导入到检查。在同样的阶段上,学生也采用一定的方法来获得知识和形成能力。”
   2、符合知识教学的三级掌握目标 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分为三个级别,也就是三级水平:第一级水平的知识掌握是把接受的信息变成个人的知识;第二级水平的知识掌握是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第三级水平的掌握是达到创造性的运用知识,获得创造活动的经验,把知识和技能转化为能力。我国教学大纲的制订体现了三级知识水平的要求。
   3、教学形式丰富 教学的外部活动形式是指电化教学手段、课堂教学结构、教学程序、学生书面作业等有形的看得见的教学外在形式。
   4、创造性 创造性就是教师设计专门的认识性习题,让学生独立地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这样,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就逐步积累了创造活动的经验。
   5、学生主动性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情感、意志和态度。
   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思想的,教学方法亦得到迅速发展,从而导致了教法的创立,并与传统教法相对应。然而,需要说明的是,教学方法是发展变化的,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传统教法虽然有弊病,但在现在的教学中,“仍起着巨大作用,没有失去其客观意义”。而且,所谓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现代的教学方法也不能截然分开。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有现代教学方法的某些因素,现代教学方法中也包含着传统教学方法的成分,二者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例如,启发和研究的教法都公认是现代教学方法,但是在我国古代孔子就强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学,反对“揠苗助长”式的教育。所以,我们应该以提高教学效果为主要目的,结合传统教法和现代教法的优点,寻找合适的平衡点来完成教学任务。
   
   传统教法与现代教法的平衡点
   每个时代的教学方法,除了继承以前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外,还受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程度的制约,具有特征。在封建社会的学校里,教学方法一般都脱离实际,教师强行灌输,学生死记硬背,这是由封建的科技文化不发达、教学内容以诵读“经书”或“教义”为主而造成的。到了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提高了,学校增设了大量科学教学科目,因此采用了演示、解剖、观察和实验等各种方法。同时,一个时代的教学方法形成之后,还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一方面,一定时代可以继承和使用前一时代的方法,另一方面,每个时代又都会涌现出多种具有时代特点的新方法。这些新方法虽具有不同点,但反映了教法改革的共同趋势。
   传统教法强调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和牢固的技能、技巧,这在今天仍然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要求。但是,在今天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形势下,学生还必须有研究的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这必须用现代教法来培养。因此只有现代教法和传统教法结合起来,才能全面的完成教学任务。
   我在教育实践中,出以下具体措施:
   1、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方式相结合 教学过程是一个变化多端的动态过程,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根据教学要求、课程性质、学生特点以及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而灵活运用。
   在,早在春秋时代的孔子就提出过“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等教学方法与思想,至今对我们的教学还起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有些教学内容,适宜运用传统的讲练、读背等教学方法;有些教学内容,如果巧妙地运用现代的教法,就会更直观形象地再现事物,使学生更易理解,印象更深,教学效果也会更好。如教学《机械波的干涉》,由于机械波的干涉现象比较抽象,其形成原因更是看不到、摸不着的,学生难以想像其过程,更难以理解它的内容。我们可以针对干涉现象制作一个多媒体动画过程来帮助学生想像和理解,然后在此基础上给学生讲授干涉的知识点和应用。所以教师在施教时,采取传统教法与现代教法相结合,合理地选择适合教学内容,适合自己运用的教法,才会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2、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相结合 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之按自己的取向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展。教学是以促进学习的方式影响学习者的一系列行为,因而教学方式必然要服务、指导学习方式。教师在选择教法时,只有把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相结合,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合作者,才将更利于增进教学效果。可以有以下策略:
   ·教学方式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
   ·帮助学生确立能够完成的目标。
   ·激励学生完成富有挑战性的任务。
   ·不要限制学生思考的方向。
   ·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
   ·强调理解而不去死记结论。
   ·引导学生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
   ·及时反馈,建设沟通的桥梁。
   3、知识传授与心理发展相结合 教学过程的主要目标就是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使学生尽可能多地掌握所学的知识。而知识传授与知识吸收并不能画等号。吸收是主体,传授是外部事情,教师在知识传授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学生的心理发展,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心理发展的程度也不一样,接受问题、理解知识、吸收知识的能力也不一样。对低幼儿童,教师在传授知识、选择教法上,应尽量形象些、直观些。对心理发展较为成熟的儿童,教师在教法的选择上就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多进行合作、参与、探究和发现。同时,教师要尽可能地改变师生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创造一种和谐、平等、理解、共进为基础的新型师生关系,提倡师生交往,使教师的知识传授与学生的心理发展相互促进,更加和谐,共同提高。
   4、教法改革与课程改革相结合 现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已全面启动,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课程集中反映了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体现着教育价值的取向,制约着教育的活动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身心成长和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教法也必将随着改革,新的课程需要新的教法,新的教法一定要适应新的课程要求。
   新的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加强课程与社会、科技、学生发展的联系。我们在选择教法时,就要符合这一要求,应选择一些富有创新特征的,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教法。如摒弃灌输注入的方法,改革为启发式、探究式、发现法;摒弃课堂讲授的方法,改为讨论式、导读式、谈话法;还有摒弃冷峻生硬乏味的方法,改为充分运用教学技术和的方法等。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要以提高教学效果为主要目的,将传统教法的朴实、扎实与现代教法的灵活、开放相融合,不断寻找它们之间最恰当的结合点。一句话,就是“以学生为中心”。
   
   以上是我探索传统教法与现代教法结合平衡点的一些实践经验,作为教育改革的一些尝试,供广大教育工作者和教育专家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