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沈菲 沈立峰 时间:2010-08-16
   【摘要】科研经费日益成为高校重要的资金来源,然而科研经费在高校资金中比重的不断增长与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漏洞的矛盾却日益显现。因此,高校只有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合理、有效地使用科研经费,才能更有力地保证高校综合科技实力和水平的稳步提高。
   【关键词】高校 科研经费 管理
  
   一、引言
  
  科研项目是高校综合科技实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促进高校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提高学校声誉和地位的重要保证。近年来,随着高等事业的蓬勃,高校承担的科研项目和筹措的科研经费均呈大幅增长趋势,科研经费已成为学校重要的资金来源之一,科研经费管理也成为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还存在使用不高、效益低下等问题,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刻不容缓。
  
  二、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1、高校科研经费重立项、轻预算,预算编制与结题结算不匹配。许多高校把科研项目及经费作为考核科技管理和教师的重要指标,把科研项目同教师竞争关键岗、重点岗、职称等紧密相连,造成科研人员想方设法去争取科研经费的现象。由于教师并非专业的财务人员,预算观念一般不强,预算管理意识淡薄,经费预算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所需的成本,预算的精确性较低、偏差较大。而实际使用中科研人员又不能根据预算适当开支,以至于项目结题的经费结算与预算存在较大的差距,为了弥补“差距”,只能人为地调整结算支出成本,造成数据的失真。这种情况下,预算的编制仅仅是为了满足争取科研项目的需要,而没有发挥科研经费预算的真正作用。
   2、科研经费支出管理松散,“专款未必专用”。国家教财[2005]11号文关于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科研经费纳入学校财务统一管理,并且专款专用。虽然许多高校制定有详尽的科研经费支出范围和标准,但由于科研经费种类繁多,特别是存在横向科研经费,导致科研经费管理的相关规定在现实中没有严格执行。一是科研经费使用者主动钻政策的漏洞,突出表现在差旅费、招待费等成本项目的使用上。课题负责人通过“瞒天过海”的方式,将自己亲友的书费、差旅费等在科研经费中支出;报销发票中所列的明细项目与实际支出情况不符,堂而皇之地报销不真实的发票或者是使用假发票。二是认识和机制上的问题。目前,大多数高校在对科研经费的管理上实行“课题组负责制”,科研经费到款后学校扣除一定比例的管理费后,其余的由课题组支配,学校财务人员不对经费的使用情况加以管理或控制。三是科研人工费的开支。许多科研经费有临时用工人员劳务费和学生助研补贴项目的用款额度,经费负责人往往采用虚构人物或冒用、借用学生身份套取科研人工费,作为该课题组成员的津贴,达到多发现金以规避个人所得税的目的。
  3、科研经费的资产流失严重。高校开展科研活动形成的资产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学校资产管理部门对有形资产诸如电脑、仪器设备等管理混乱,固定资产登记不及时,对有些化整为零、以耗材方式购入的固定资产亦未仔细核对,对有形资产的盘盈、盘亏、报废、毁损等后续处理工作缺失。科研部门结题时,也未通知有关部门进行固定资产清理,使这些资产中的较大部分滞留在私人手中,流失严重。国家政策明确规定,科研经费必须统一纳入学校财务管理,但由于科研经费的来源渠道众多,尤其是横向经费,不易为学校所控制。部分高校的课题组在外设立公司,科研经费不入学校财务而直接转入公司,以逃避学校财务的监督和漏逃学校提取的管理费,造成高校科研资金的直接流失;或将进入学校财务账户的资金以各种名义如合作、测试等方式转移至校外,使科研资金转为私人资金。更有甚者,有的科研人员校外接受科研项目,却占用学校资源,利用学校的实验室、实验设备、实验试剂等进行实验。
  4、科研项目结题不结账现象比较普遍。所谓结题不结账是指:科研项目完成后已通过项目下达单位验收评估,但在项目支出中不做结账处理,结余资金仍按在职项目进行管理的现象。高校财务制度明确规定:“专用资金项目完成后,应当报送资金支出结算和使用效果的书面报告,并且接受有关部门的检查、验收。”但由于课题负责人大多对有关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及管理制度了解较少,从而给财务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结题不结账的课题中的许多固定资产不能进行清理,结余资金不能分配,造成了有限的教育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增加了财务人员核算和项目财务管理的负担。   三、加强科研经费管理的对策
  
  1、加强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认识。高校科研经费是学校经费的组成部分,是学校科研活动健康的有力保证,而不是科研负责人个人经费。学校领导及项目负责人应充分认识到规范科研经费管理的重要性,充分发挥高校在科研领域的作用,树立全局观念,努力提高学校科研能力和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自觉接受各级部门的管理和监督。
   2、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管理责任制。要进一步明确学校科研、财务等部门及项目负责人在科研经费使用与管理中的职责和权限,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管理责任制。学校科研部门负责科研项目管理和合同管理,并配合财务部门做好经费管理的有关工作。财务部门负责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和核算,指导项目负责人编制项目经费预算,监督、指导项目负责人按照项目立项书或合同约定以及有关财经法规在其权限范围内使用科研经费。项目负责人应自觉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按有关规定及时办理科研项目结题及结账手续,并对科研经费使用的真实性、有效性承担与责任。科研部门、财务部门和项目负责人应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做好科研经费管理工作。
  3、科研经费管理既要重视立项也要重视预算。预算不仅仅是为了申请到项目,特别是在目前许多纵向课题经费的拨付、使用采用国库集中支付的情况下,课题经费的开支直接与预算相挂钩,所以项目的预算编制绝不能马马虎虎。项目申请时,课题负责人负责项目预算的编制,财务部门给予协助,以保证其、合理、详细、明确、切合实际。项目经费到位后,科研部门要和财务部门、审计部门密切配合,根据项目进展请款,以项目预算为依据,共同监督经费支出情况,发现不合理的支出及时纠正,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和科研成果水平。
  4、加强科研经费转拨管理。高校必须严格规范科研经费转拨行为,所有转拨的科研经费,必须由学校科技部门和财务部门共同审批。申请转拨经费的项目负责人应向学校科研、财务部门提供科研批复、项目合同和其他资料,否则不予批准。经费转拨业务必须由学校财务部门统一办理,财务部门依据经费转拨批件、项目合同书、协作单位的合法有效凭据办理转拨手续,不得将款项转入非协作单位或个人的银行账户。
  5、加强科研项目结余经费管理。应根据高校实际情况限定校内科研经费结算管理办法,明确结账时间和结余经费的用途。根据国家政策规定,原则上,项目负责人应在六个月内根据学校制定的科研经费管理办理结账手续。
  6、逐步建立科研经费绩效考核制度。要逐步建立科研经费使用的绩效考核制度,完善科研项目的绩效考评机制,对科研项目所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考核和评价,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
  
  【】
  [1] 陈少杏:对高校科研经费感里若干问题的探讨[J].科技信息,2007(24).
  [2] 袁玲:深化高校部门预算改革的思考[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7(2).
  [3] 苏立恒: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问题与对策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08(3).
  [4] 闵向上: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思考[J].财会通讯(理财版),2008(4).
  [5] 夏伍珍、缪小群:完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探讨[J].事业财会,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