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事工资管理工作中计算机应用的几点思考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8-16
[关键词]工资;高校;管理
高校如何在日常人事工资管理中注重档案数据管理和计算机数据管理,正确处理好人、计算机和数据的关系,笔者结合几年来的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几点认识。
一、提高高校人事工资管理人员的思想素质
处在不同岗位的管理者,知识重心应该有所偏重,这是不需多说的。但处在高校人事工资管理岗位的管理者就应是政治思想素质高的同志,即党性强、作风正、有事业心、有工作能力的同志。拥有了这些素质,就能够成功地应对社会现实的各种要求,发挥高校人事工资管理者的职能作用;这是高校人事工资管理中计算机应用的前提。
所谓政治思想素质,就是从事高校人事工资管理者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品德和思想修养等方面的政治标准和要求,又是作为合格高校人事工资管理者的首要条件。高校人事工资管理者的政治思想素质包括:
1.高校人事工资管理者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执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当前尤其要加强学习和深刻理解胡锦涛总书记的一系列讲话精神。作为高校人事工资管理者,如果不首先学习政治理论,提高政治素质,即使有知识、有才能,在工作中也会迷失方向,使党的事业受到损害。所以,要加强高校人事工资管理者的政治思想,加强理论和时事政策的学习,才能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明辨是非,站稳立场,永远保持作为高校人事工资管理者的优秀品质和高尚人格。
2.高校人事工资管理者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也是高校人事工资管理者的宗旨。只有在工作中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才能在履行职责时平等、热情地对待广大教职工,体现良好的人事服务水平。
3.高校人事工资管理者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事业心、责任感是一种精神面貌、工作姿态、思想境界;强烈的事业心是在长期的工作和锻炼中磨练出来的。它要求高校人事工资管理者要热爱这项工作。只有热爱本职工作,才能开动脑筋去刻苦学习、钻研做好本职工作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潜心研究和把握本职工作的特点与,才能积极面对工作实践中遇到的矛盾与问题,及时主动地解决这些矛盾与问题,创造出一流的工作业绩,而个人的工作能力与综合素质也会在爱岗敬业的不懈奋斗中不断得到锻炼和提高。
4.高校人事工资管理者要有良好的工作作风。工资福利工作直接涉及广大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历来都为领导和广大教职工所关注,它是一项政策性强、情况比较复杂的工作。全面、准确、熟练地掌握工资福利政策对每位高校人事工资管理者来说是一种最基本的要求。在日常高校人事工资业务工作中能够按照工资政策、工作程序办理,履行高校人事工资管理者的职责,以事实为依据,公正、公平、公开地处理每一项业务,恪守职业道德,这才是对高校人事工资管理者的考验,也是真正具有良好工作作风的表现。
5.高校人事工资管理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高校人事工资管理者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是在长期艰苦的工作环境中磨练和修养出来的,是一种无私无畏的精神,即无私,就是不利用职权谋私利;无畏,就是不畏权势,在原则面前敢于碰硬,敢于顶住干扰和压力。具有了坦荡无私、严格自律的精神,高校人事工资管理者不论遇到何种情况,都不会丧失原则,都不会让心怀不轨者有可乘之机,也不会让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受到损失。在这一实践中,高校人事工资管理者树立起自身的良好形象,既遵守了国家政策,又赢得了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单位同事的理解,高校人事工资管理者的工作也会不断跃上新台阶。
二、正确处理人与计算机和数据的关系
在高校人事工资管理工作中计算机应用非常普遍,如何在日常人事工资管理工作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必须注重档案数据和计算机数据的管理,正确处理好人、计算机和数据的关系。
1.高校人事工资管理要规范化、化。由高校人事处集中统一管理的人事档案是高校组织人事等有关部门按照党的政策,在工作中形成的记载个人经历、政治思想、品德作风、业务能力、工作表现、工作实绩、工资待遇等内容的文件材料,这些文件档案一直以来使用传统人工的方式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诸如效率低、查找数据费时费力等困难,不能够及时为人事工资管理者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服务。面向人事工资管理,高校人事工资管理者如果先完成对单位人员基本信息的采集,并使信息采集始终建立在组织人事部门审核确认的“三龄一历”和人事档案数据的基础上,就可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唯一性。实现人事档案服务于人事工资现代化、规范化管理,这是高校人事工资管理中计算机应用的基础。
面向人事工资管理采集档案数据,完成单位人员的基本信息管理,需要人事工资管理者认识到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人事工资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人事档案工作的重要性。高校是事业单位,工资是教职工的主要收入。工资的调整、岗位变动后重新确定工资的工作,新近人员工资办理的工作,都需要随着国家下达的工资政策及时进行上报审批和按时发放。而人事档案工作是高校组织人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人事管理工作中查阅人事档案已成为考察、任免、调动、工资调整等工作中不可省略的重要程序,更是搞好高校人事工资管理的基础。人事工资管理者只有充分认识到了人事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才能够在日常工作行为中制约其行为并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更好地为教职工服务。
第二,档案数据的采集对象主要是人事工资档案资料。人事工资档案资料是人事工资管理的成果。它包括了全校教职工每个人从参加工作起从定级工资到历次工资变动的档案资料,是个人人事工资的、全面的、公正合理的记录凭证和依据。这些包含了个人人事工资档案的历史数据,是进入人事工资历史的手段,可以解决因工资改革带来的人事查档的繁琐,提高调整工资的准确性。
第三,人事工资管理者要对已经形成的人事工资档案资料进行档案数据采集,这是一项工作量大、严谨细致的工作。这些人事工资档案数据,在填写、录入的过程中,要认真核对,准确完整地反映个人工资档案的历史数据。 2.以提高工资管理的水平和工作效率为目的。利用机管理人事工资档案数据,重点解决人事工资管理中的问题。
第一,高校人事工资管理中的计算机应用,应定位在提高人事工资管理水平上。在,计算机是一种按程序自动进行信息处理的工具,它的处理对象是信息,处理的结果也是信息。利用计算机管理高校人事工资,所反映的数据信息比较全面,统计结果一目了然,而且建立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包含多个应用子系统,可以处理大量的复合文档的数据信息。越来越多的高校人事工资管理者已经认识到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高校人事工资管理和交流的便捷。
第二,高校人事工资管理者要学会应用计算机进行管理。高校人事工资管理的数据信息,主要包含了教职工的个人情况、工作情况、、职务及职务聘任时间、历次工资变动情况等各方面的信息,内容比较庞大复杂。日常业务工作中还需要有人事工资材料的高强度查找工作、数据的统计工作、数据的核实工作,等等。这些实际情况带来的重复体力劳动,工作效率极低。所以,高校人事工资管理者要学会应用计算机,使用现代化的手段改变原有的落后工作环境和工作模式,使之与现代化的需求相适应。
第三,根据人事工资档案数据这个对象,利用excel表格建立高校人事工资管理系统,是一个将档案数据和计算机数据统管的解决方案,是工作的迫切要求。
学习excel电子表格的应用。Excel电子表格功能十分强大,运行环境简单,并可与Word用同一版本;输入功能方便,制表快捷、计算准确,文字表格的储存能量大;一张表格可以储存多个品格的表格,并能在打开的excel窗口插入3-5个工作簿,使工作界面大大扩展;表格内的行、列伸缩灵活,空间大,并有隐藏、设密码、显示等功能,使录入的文字数据信息不易被篡改,保密性强。根据excel的特点,用其构建现代化高校人事工资管理系统,既有利于利用的管理方法提高人事工资管理的水平,又有利于提供高校工资管理的全方位需要服务。这是人事工资管理工作的核心任务。
利用excel电子表格构建的单位人员人事工资管理系统,能直观地记录每位教职工的现基本工资情况(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建立了人事工资管理系统可以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对各种人事工资档案数据进行现代化、规范化的管理,比如:输入、查询、修改、核实、增加、删除、存储和维护等工作,快速准确地完成各种工资信息的统计计算和汇总工作,减少手工劳动和重复劳动,提高人事工资管理的水平和日常工作效率。
3.加强管理,提高效率。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高校人事工资管理者对人事工资管理中档案数据和计算机数据的管理,都是对单位人员人事工资档案数据进行存储、分析和整理的过程。把这一过程具体细化到工作任务中,需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以提高办公效率,减少工作错误:
第一,重视数据的录入过程的管理。计算机管理高校人事工资时存储许多原始数据,这些涉及每一个人切身利益的数据,必须与档案数据一致。
第二,重视经常化的数据记录管理。在日常人事工资业务管理工作中,还需要随时地记录和处理一些人事工资业务数据,记录的数据与档案数据要相互核实,保证数据的准确;同时,随着档案数据的变动,计算机输入的数据也应随之变动。这样,在日常人事工资业务工作中,可以用计算机查询和统计的各种资料数据始终是最新的数据。
第三,重视已存储数据的管理。建立高校人事工资管理计算机管理制度,是为了高效、有序地利用档案数据。对已存储的数据,在利用过程中,要明确各程序操作过程中的质量要求,并规范工作行为,严格操作,从而确保过程的科学性、规范性和结果的有效性。
总之,随着高校人事工资管理中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人事工资管理发生了改变,同时也给管理工作带来了更高的要求。已经建立的人事工资管理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和数据有机结合的一个人机相互作用的“智能型”系统,这个系统表现出的技术特征使高校人事工资工作重心转向管理和服务。在这个系统中,输入的原始数据、处理的中间结果和最后结果都是以数据文件的形式存储在电、磁介质或打印输出在纸质文件上,要对系统电算过程和结果的真实性、正确性、可靠性进行确定,即原始数据必须始终建立在组织人事部门审核确认的人事档案数据的基础上,才可以确保管理过程中信息的准确性和唯一性。“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通过这一管理方式的改进,使高校人事工资管理者充分认识到了新兴科技的力量。但人是生产力诸因素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是管理的主体,管理是人的行为,这是任何其他物质所不能替代的。高校人事工资管理中,人力始终是第一资源,计算机只能是高校人事工资管理者的好助手;他们只能利用计算机技术帮助解决高校人事工资管理中数据的问题,提高高校人事工资管理的水平,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为教职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