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教材实验报告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张鹏伟 李 梅 时间:2010-08-19

哈尔滨市近年来开展了高中“一体三重”的扩大教学实验,其中内容之一是使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英语》进行教学实验。参加实验的教师通过学习课程标准,加深了对课程改革的新理念的认识与理解,遵循新教材的教学要求,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实践合理的教学模式进行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英语》教材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实现《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突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

2. 改进教学方法,以当今最有效的、最先进的教学方法努力实现《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3. 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4. 培养学生用英语获得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培养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增进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5. 使教师从熟悉新教材、理解新教材到能驾驭新教材,为使用新教材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6. 使教师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实现“教学相长”,做到师生一起学习,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使教师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得到提高,逐步形成师生英语学习共同体,教学方式不断优化。

7. 初步探讨新的教学评价体系及其相关问题。

二、关于实验操作

我们选择了省示范校、市示范校、一般校的班级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实验,使检验新教材的效度和信度更为客观、真实和全面。

(一)学习观的转变及学习的主动性

不同层次学校的教师在新教学观的指导下, 由重讲解、重语法、重知识、重测试向重操练、重交际、重能力、重情感转变;学生由“坐观式”、“坐等式”、“坐享式”的被动式学习向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的主动式学习转变,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形成有效学习策略,体味合作的快乐和优势。

(二)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及培养

所有的实验教师都特别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觉领悟,再去创造性的应用语言,变语言学习为语言应用,达到语言学习的最高境界。例如,哈三中实验教师组织的学生广告展、师大附中实验教师组织的学生导游团、哈十三中实验教师指导学生创办的学生英语报等。

由于学生层次的不同,各学校的教师在教学中的侧重点也不相同。省示范校教师把“以人为本”的内涵进行得更为深入;市重点校的教师把培养学生外语交际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开展得很好;一般校的老师把师生互助、师生互动、学生互动做得更为生动、更为扎实。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些实验教师还在实践、探讨人机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

(三)词汇教学的多样化、层次化

词汇是阅读、交际的基础,听、说、读、写等技能都与词汇息息相关。由于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英语》较原高中英语教材增加多达1500个的词汇量(不含短语派生词等),这就意味着学生在学习中要接触大量的生词,如果不、合理、有效地进行词汇教学,就会导致学生学习步履维艰的现象出现、也可以说是一种持续的“高原缺氧”现象。因此,我市参加实验的教师在词汇教学方面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 学前措施

省示范校的学生基本能达到自学,即学生自己能预习词汇,自读生词,自找词义,自造语句等。市重点校的学生则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预习,教师指导学生借助学习小组的作用共同完成所有单词的预习。这样,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又增加了合作学习的快乐。市示范校的教师还有的放矢地采取了另外的教学方法,哈十四中的实验教师把新旧教材的词汇结合起来,集中学习。运用重复对比,图示等方法进行教学,然后采取竞赛形式,对记词汇多的取得进步大的学生,和运用正确的方式记忆词汇的学生给予表扬或奖励,以示激励。哈十三中的实验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指导学生制作了每个单元的单词卡片。学生的卡片制作得很精美,并富有个性。学生在学前即可通过打卡片(扑克)的游戏预习记忆单词,这样做既引发了学生的兴趣,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般校的学生综合能力相对薄弱一些。哈五中的实验教师除了发挥学习小组的合作作用外,还运用组间异质的作用,让一个优等生,两个中等生和一名后进生组成小组进行学习。当小组学习有困难时,教师及时帮助。先培训组长优化预习,再由他们带动全组同学优化预习,形成有效学习策略,指导学生学习。

2. 学中措施

词汇的教学是很重要的,也是影响教学成败的关键之一。教师既不能按传统的教学方式逐一讲解,也不能在重交际的理念前提下忽视词汇教学。不能单一的靠词汇表和书中的相关练习进行教学,而应该适当注意词汇形式(form)、词汇的搭配(collocation)、以及词汇的功能和意义(function and meaning),特别是词汇在语篇、语境中的功能和意义。例如:学 acquaintance 一词用联想式学习,教师说出一个学生特别熟悉的词汇 friend, 让学生说出看到这一词所想到的词,这些词汇可能包括:friendship, friendly, gift, kind, make friends, honest, acquaintance... 如果学生说不出 acquaintance,教师作为补充提出来。这样不仅使学生学会这个词,还使学生复习了大量的有关词汇。

哈五中实验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在语篇中划出词组和生词,每人准备字典,集体查阅,提高速度,优势互补。根据词义收集有关的英语谚语送给同学。(A true friend is one soul in two bodies. 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这样做不仅使学生学会词汇,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学习习惯。

省示范校有两位实验教师在学中词汇教学中将词汇紧密地与语篇、语用相结合,富有创意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① 利用几个词义相关的词让学生连词成句,连句成篇,开展交际活动。(Aloha, I can play instruments and I like jazz and rock'n'rock. Don't be an eyewitness. Come on! ② 让学生以哑剧或肢体语言的方式猜测词义。③ 以小组的方式进行 crossword 游戏。④ 运用新词写创意广告。⑤ 男、女生对词游戏等。当然这些方法都是为实现总体教学目标服务的。

对市重点和一般校的学生在学中词汇教学中的要求是不同的,要求优等生会读、会识记、会写;要求中等生会读、会识记;基础较差的学生会认读即可,这样的分层次记词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积极性的调动。

3. 学后措施

学后的巩固词汇教学更为重要。词汇学习学以致用的效度也在此一举。J·皮亚杰的认识结构说认为,认识就是在学生的内化(interiorization)、外化(exteriorization)交错活动中不断提高的,英语词汇复习也不例外。市示范校的两名教师依据艾滨浩斯的遗忘和运用对比、分类、联想、预言与推理等方法自编了高中上、下册逻辑记忆词汇表(哈十三中)和单词测试 100 题(哈十四中),有效地促进了单词的巩固和复习。

分层次的教学实验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既关注学生整体需求,也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在完成共同基础的前提下,更好地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为每个学生提供自我发展的机会,体现以人为本的教改精神。

(四)注重评价,促进发展

在实验中,我们十分注重评价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特别注重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的结合,注重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哈十三中实验教师在实验评价中启发学生不断创新,将课文内容与现实结合,自制自编自画自撰小报。哈十四中实验教师在单词学习与运用中,利用小奖品奖励记录法,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设计采访表采访同学、老师、家长……互相评价各自的“作品”,展示读书笔记……还有的实验教师给学生建立了档案袋,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绩,不断监控、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并不断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有的实验教师还建立家长、学生建议意见表,让学生和家长参与评价,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总之,我们在实验中特别重视形成性评价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学生也十分愿意与教师协作,使实验得以顺利进行。

三、教师对实验教学过程的认识

在新旧教材交替之际,前无经验,后无借鉴,实验十分艰难。各学段之间的衔接和接轨是新教材实验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1. 实验初级阶段,学生观念的转变、有效学习策略的形成也是实验的关键。因为学生已经适应那种“坐等式”、“坐享式”、“被动式”的学习方式,教师提供机会和时间,学生不知从何做起,如何是好。如:有的同学下课问老师:“我们初中讲语言点,这堂课我们怎么没学语言点?”由此可见,初高中的衔接十分重要,小学和初中更需要实验和改革。

2. 实验教师一致认为,由于长时间使用旧教材、陈旧教法进行教学,教学任务极其繁重,自身语言知识和语用能力有所减退,语言文化素质有所降低。加之对新教材和新教法不熟悉,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感到知识面、时代感、信息量诸方面力不从心。

新教材的教学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提高了,新教材要求教师要有更广泛的知识面、更深厚的基本功和更好的应变能力,要想在课堂上对教材驾驭自由,课下教师必须有充分的方方面面的准备。因此,教师不但要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自身也要建立终身学习观,把终身学习看作同呼吸一样重要。不断健全自我,指导、帮助、参与学生的学习,以达到师生的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体现师生互动的真正内涵。

四、学生对实验过程的看法

1. 实验好。有大量时间和空间进行语言实践,课程的多样化满足了他们的发展需求、自主选择和自我发展的机会。

2. 对于实验中的评价,特别是形成性评价的一些做法,学生十分感兴趣。许多学生的档案袋内容十分丰富、形式独特;他们的读书笔记的内容也很充实;他们自己编辑的报纸形式多样,层次分明。学生认为形成性评价有助于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有助于他们的成长与发展。

 

3. 参加实验的学生有一种感觉。他们不仅语言综合能力有所提高,其他能力(统筹能力、应变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也有相应提高。

总之,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 》的教学实验是新课程标准的体现和实践。实验进展的每一步,都有参与实验教师的冷静的思考,客观、的评价,深切的感悟,欣然的收获。我们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参与实验的全体师生会在实验的不同阶段出体会、经验,与大家共同为课程改革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五、实验必须遵循的原则

通过实践,我们认识到如同做任何事都要有一个原则一样。做实验也同样需要遵循必要的原则。我们在实验中除了坚持以往的主动性原则、情趣性原则、拓展性原则外,主要遵循诚信实践性原则、过程形成性原则、探索创新性原则和学习性原则。

1. 诚信实践性原则。

我们在实验中一直坚持实践第一的原则。通过学习,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实验的水平。我们的老师自费参加教研活动,半夜两三点起床赶到市里,是为了不错过听第一节课的机会。他们自费一千元请电台专业人员录像,是为了保证录课的质量;我们的实验老师将自己的课表向全市公开,是为了使实验教师沟通交流,改进教学。总之,我们在实验中一直坚持诚信实践的原则,一心一意做事情,聚精会神做实验,不满足于占有“工具”,而是重视掌握“技术”,以“钓”到“大鱼”。

2. 过程形成性原则。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做任何事都要有一个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实验也是如此。我们十分注重实验过程的形成。1995 年经过多次深入我市省、市重点中学、一般中学课堂听课调研,发现我市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仍沿袭传统的教学观念,突出“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教师讲,学生记,重视语法讲解,词语解释,而不重视学生语用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培养,其结果是把英语课上成了语言讲座课,学生只能听不会说,只能写不会用,一切为了应付。不能为进一步学习英语和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打好基础,同时对英语国家的文化、风土人情了解甚少。因而,不能实现英语学科素质的需要。为此,根据当代外语教学的特点、素质教育原则和目标以及新大纲、新教材的要求,为改变传统的英语教学观念、方法及模式,针对我市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我们提出了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由重讲解向重操练过渡,由重语法向重交际过渡,由重知识向重能力过渡(简称“三过渡”)实验。此后我们选定了“重操练、重交际、重能力,以学生为主体”即“三重一体”高中英语教学实验课题。此实验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对英语教学提出了全新要求。我们用“4 CATS”来表示。

C 代表 CENTRE(中心)。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师要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注意进行情感的调整,以使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教师的指导要注重学法指导,鼓励学生自学、自做、自悟、自助的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交互式研究性学习,帮助引导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而不是主导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在课堂上做到这一点,更重要的是在影响学生学习的各种因素上下功夫。

C 代表 CURRICULUM(课程)。多开发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将所开发的阅读课程资料更加系统化,信息化。课程材料选择内容要基于教材、高于教材、信息量大、科技含量高、有较强的时代感。

C 代表 CREATIVITY(创新意识)。教师在教学中要有创新意识,给学生提供更大思维空间,加大思维容量,提高思维质量,提供更多机会使学生展示自己,在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挖掘潜力,发展智力,提高能力。研究出一整套体现语言学习交际性、实践性、创新性,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作法。

C 代表 CULTURE(文化意识)。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在今后的教学研究中,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总之是要注意文化意识的培养,在教学中帮助学生了解外国文化习俗,拓展视野。体现了解世界文化,培养世界意识的精神。

A 代表 ASSESSMENT(评价)。以往我们对学生的评价只注重对学生学习成绩和结果的检查,并没有把评价看成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重新认识评估与测试的功能。把它看成是英语教学的组成部分之一。在评价的过程中,也要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自我认识,自我调控。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英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在评价的过程中,多鼓励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同时要注重形成性评价的多样化。本次实验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如学生、家长座谈会等),但还很不够,今后还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T 代表 TASK-BASED TEACHING(任务型教学)。由于新的教学理念对教学目标的要求,使得我们的外语教学由语言结构向语言意义,语言形式向语言信息过渡,同时使我们的英语教学由原来的单纯结构教学法向功能、交际、任务型教学方向发展。所谓倡导任务型教学,就是通过语言习得与学得,使学生懂得并学会用所学语言做事情。新课标以学生“能做某事”的描述方式认定各级目标要求。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今后教师要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设计活动不应该仅限于课堂教学,而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S 代表 STRATEGY(策略)。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策略,英语学习也不例外。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外语教育界的很多研究者对外语学习策略进行大量的研究。一个比较可靠的结论是:使用有效的外语学习策略,不仅可以大面积地改进外语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果和质量,还可以减轻学习负担。另外,把学习策略的培养渗透到教学中,得以促进学习潜能偏低或学习进度较为落后学生的学习,解决他们学习的困难。研究结果还表明,不太成功的外语学习者可以借鉴成功外语学习者的学习策略。

终身学习的思想是新时代的要求。自主学习能力是终身学习的前提,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是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必经之路。因此,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学会如何学习,以便他们走入社会之后能够真正实现自主的终身学习。

教师研究学习策略可以促进教学。教师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策略,可以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另外,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和帮助学生培养学习策略

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及语言运用。高中阶段可开发利用的课程资源很多。如:广播影视节目(中央 10 台希望英语、录音录像资料、资源、报刊杂志(21 Century - School Edition)等。

正是有了以上的实验过程,我们经历了“穿旧鞋走老路”,“穿旧鞋走新路”,“穿新鞋走新路”的历程。也正是有了以上的实验过程,我们才有了一些实验的经验、教训和体会,也正是有了以上的实验过程,我们的教师才有较为先进的理念,更加灵活的教法和高涨的教学实验热情。

3. 探索创新性原则

做任何事情仅仅有实践有过程,跟在别人后面,墨守成规没有创新地进行,既不精彩也不会有真正的成功。正如富兰克林所说,如果停止创造性思考,那就停止了呼吸。一个民族有创新精神,才能得以发展,才能立足于世界强林之中;一个人有创新精神,才能不断进取,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创造性思维的潜能人皆有之,但由于个人所处的环境和所受的教育不同,其开发程度便有显著区别。研究表明,专门的系统训练,可以明显改善个人的创造性思维技能,而自发的“耳濡目染”的积累,作用则相当有限。因此,我们在实验中告诉教师“有缺陷的创新胜于完美的模仿”;(Imperfect creation is much better than perfect imitation.);鼓励教师“天天整景,成景。”(这里的“整景”就是“探索、创新”这里的“成景”,就是有了创新意识,形成了创新风气。)激励教师“向他人学习,但不能总跟在别人后面走。”(Learn from others, but not follow others all the time.)我们在实验中教给教师用多种多样方法进行创新思维教学。如:发散提问法、延迟评价法、集体讨论法、思路启示法、急骤联想法、结果预测法、多向求解法、快速猜测法、分割组合法、激疑存疑法、逻辑推理法、问题解决法、定势打破法、指导发现法、发明创造法、参观展览法、文体表演法等,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和准确性(创新性思维基础);思维的新颖性、变通性(创新性思维的具体体现)。

4. 学习发展性原则

当今社会是竞争的社会。竞争不承认过去,只承认现在和未来,所以我们要做到适应竞争,与时俱进。我们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不断发展。我们在实验中除了采取给教师定期培训、请专家讲座、请外教讲课、送老师去外地学习等措施和做法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外,还鼓励教师一定与学生一起学习、共同进步。特别是面临新教材、报刊阅读等崭新高难度、灵活多样化、复杂多信息、充满时代气息的材料时,我们的教师同样面临新知识、新课题、新挑战。教师只有在自我认真学习的基础上,虚心和我们的学生一起学习,才会使我们自身得以持续发展。我们为此成功举办了两届教师演讲与,主要论题是“我是如何与学生一起学习、共同发展的”、“反思、学习与提高”。另外,我们将实验教师的课程表向全市教师公开,征得听课教师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不断发展自我。这些做法深受教师欢迎。而且,使实验教师加强了诚信的理念,克服了图虚名,不求实际的做法。我们的老师不仅仅满足于获得了“钓竿”和“钓技”,而是不断根据形势变化的需求去改进“钓竿”,完善“钓技”,不断学习和提高,力求为我国的英语教育事业贡献自己力所能及的一份力量。

附: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英语》教材实验课题组主要成员:

课题组组长:张鹏伟

哈一中  单宏军  哈三中  张莉  哈五中  田虹  哈六中  黄连杰  哈 14 中  袁亚男

哈师大附中  霍巍巍  吕桂艳  任鹰  哈铁一中  祖建伟  工大附中(原哈 13 中) 李梅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年版。

2. 段继扬:《创造性教学通论》,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

3. “三重一体”实验课题组: 《轻松教英语》,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版。

4. 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5. Scott Thornbury:How to teach vocabulary. Pearson Education. World Affairs Press,2003.

6. Jeremy Harmer: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Pearson Education. World Affairs Press,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