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8-19
一、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弊端
语言是人们交际的工具,是人们获取信息的手段,谁能对他国的语言运用自如,谁就能在获取他国的知识信息方面得到了一张便利的通行证。然而,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大学外语教学受传统教学法的影响,大学生的外语语言技能不高,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模式落后
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课堂教学是“填鸭式”的满堂灌。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没有语言训练的机会,更无自主学习、发挥创造的机会,这种情况下,学生听说能力要想提高实在件难事。学生花很多精力去背单词、学语法,而听、说能力的培养却被忽视了,结果学生们只能对付笔试,口头表达应用能力很差,因此形成了“聋哑英语的尴尬局面。
2.教学效率低
同一时间里许多教师在不同的教室里讲解同样的学习内容,造成了师资和时间的浪费。在方面,教师和学生都为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而努力,应试教学现象较严重。许多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学生,尽管阅读能力较强或语法基础较好,但听、说能力普遍较差,不能适应社会的实际需要。
3.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
学生学习的动力不足,依赖性较强,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学生只为分数奋斗,忽视了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聋哑英语”使他们心理受挫,体验不到成功感,因而丧失了学习的信心。
二、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之路
1.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教师的角色需要改变:第一,教师要成为咨询师,帮助学生做出自己的计划和抉择,找到适合于学生个人的学习方法;第二,教师是教学内容的设计者;第三,教师是学生语言实践的伙伴。因此,教师将融信息服务咨询员、授课解惑者和知心朋友等多种角色于一身。为此,教师要不断扩展知识面,充实教育学、心、语言学等理论,并学会使用机,优化自己的教学过程,同时要提高自身文化道德素质,因为教师的人格特点对学生有着显性或隐性的影响作用。教师要为人师表,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2.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日新月异,特别是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丰富了英语教学的内容,同时丰富了教学手段,学生自学的机会增多了,学习资料也更加丰富了。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大学英语教学必须改革,变传统的大教室讲授上课的方式为大课、小课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所谓大课,就是充分利用CAI,制作出优质的教学软件,以讲座形式讲解共性知识,这样可以避免教师的重复性劳动,且教学软件新颖活泼,容易调动学习兴趣。小课就是教师与20名左右的学生,通过专题讨论、辅导、答疑等形式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这样,可以给学生更多的语言实践的机会,可以提高学生语言的应用能力。
3.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在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而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好,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就越高;反之亦然。可是在我国大学教学中,“重知识传播,轻能力培养”和“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培养了众多的英语“聋哑”学生。课堂上教师“填鸭式”的教学使学生实践的机会大大减少,结果学生学得累,运用语言的能力也难以提高。根据语言的学习,外语学习的首要任务是“学”而不是“教”。语言技能的获得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实现。实践的主体只能是学生,而不能由教师取而代之。我们提倡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并不意味着抹杀教师的作用,相反我们更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任务就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组织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活动,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帮助其解决问题。
4.加强文化知识的教学,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长期以来,我国外语教学由于受应试的影响,对有关外语国家文化知识的传授重视不够。其实,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英语教学不只是教会学生使用语言,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该语言赖以生存的文化。很多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难以提高就是因为知识面太窄,缺乏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也导致了英语交际的无能。由于不重视文化知识传授,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实际交际的过程中,往往不能畅通无阻地交流思想,“交际失误”经常发生。因此开设有关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讲座或选修课,把外国、、地理、风土人情等内容贯穿到各项语言基本技能的培养中,将文化教学寓于语言形式教学之中,使学生形成外语应用能力,才能使我国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走进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满足经济全球化时代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5.注重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1)课堂教学应该成为语言实践的重要场所
语言能力必须在语言实践中培养,课堂教学中缺少交际活动和互动行为,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所以课堂教学应该成为语言实践的重要场所。在课堂中,教师应通过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教学,使自己的讲解与学生的提问互动起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教师应采用课堂讨论或小组表演等多种教学形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实践来逐步培养自己运用语言的能力。
(2)开辟英语第二课堂
课程精简、课时压缩后,学生课余时间增加了,可以加强第二课堂建设,开展寓教于乐、形式多样的英语活动,提高学生英语水平。要充分利用外语学习灵活多样,不受时间、地点限制这一特点,把英语学习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休息和娱乐等各种场合中去,把学生组织起来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可以利用校园互联网、开放外文阅览室、开播英语广播、开办专题英语讲座和英语角等形式,给学生营造一个浓郁的外语学习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下,长期的耳濡目染,就会使他们运用英语的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
[1]刘自中.知识经济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1999(3)
[2]王国平.经济全球化与复合型人才培养[J].经济师2005(6)
[3]杨建荣.知识经济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2)
[4]黄忠.加入WTO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2)
[5]罗全红.知识经济时代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之路[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2)
[6]刘复岩.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以迎接新经济挑战[J].杭州学院学报,2003(2)